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
台灣視角,兩強衝突,無法置身事外的一場戰事
被歷史遺忘,唯一以台灣為戰場的重大戰役
台北空襲不是全貌,只是這場戰役的一部份
美軍對台實施轟炸行動長達10個月
本書喚起民眾對台灣航空決戰的完整記憶
日本因戰勝而佔領台灣,也因戰敗而撤出台灣。期間,由於日本人的銳意經營建設,台灣不但成為圖南飛石、南進基地,本身也變成不沉航空母艦,屏衛著南方戰略物資回運日本的海上交通線,也是日本絕對國防圈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從經略、政略或戰略角度來看台灣,它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太平洋戰爭末期的台灣航空決戰,驗證了寶島戰略價值的不可取代性。
由於對外勢力的擴張,台灣全島因此而要塞化、軍事化。太平洋戰爭期間,雖然台灣並沒有成為美日雙方島嶼爭奪戰的焦點,但是居於遠東戰略要津地位之台灣,仍然躲不開兵燹,慘遭連續十個月的狂轟濫炸。
台灣的戰略價值,凸顯了它在戰爭中的角色,但也因此帶給無辜百姓血腥的殺戮和家園破碎的結局。
在南太平洋節節敗退的日本,戰線已經來到「絕對國防圈」內。作為日本一方的台灣,當美國準備實施接近本土的最後階段作戰時,在登陸與否規劃中,一度被美軍作為必須要考慮的目標。這也就是「堤路行動」發想的背景。即使美軍明知要付出慘重的傷亡,還是擬定了登陸攻奪台澎的作戰計畫,因為台灣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一旦佔領了台灣,盟軍不但絞殺了日本戰略物資自南洋的回運,還可利用現成密如蛛網的飛機場,作為轟炸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設備完整的港灣泊地,更可作為揮軍直取日本的跳板。
台灣航空戰期間,美日雙方共出擊7,317架次,損耗851架,是太平洋戰爭全期規模最大、兵力最密集、損耗最多的航空作戰。然而,雙方都沒有一本完整的著作把這段歷史給說明清楚。
當戰爭的腳步越接近台灣,美軍對台灣的報復性攻擊更是密集度更是到了極限,美機幾乎天天從菲律賓出發襲台。各種空中攻擊手段都派上用場,戰禍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機場、港口、廠房、交通要津無一倖免。子彈、炸彈下不分日人、台人,空襲警報發布下,人人均要走避保命。台灣民眾也就成為美日雙方交戰下的犧牲者。
本書特色
1.完整概述日美雙方在台灣周邊海空域作戰的經過,是台灣一部沒有被完整喚起的歷史記憶
2.從日本經營台灣開始談起,了解台灣在東亞戰略地位之重要姓
3.深入說明台灣航空戰的經過,整合美日兩方的檔案,用一個更完整的畫面了解這場戰役
4.搭配接近百幅圖片、地圖與圖表,讓讀者能清楚了解各種數據與態勢
作者簡介
鍾堅
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曾多次在新聞媒體及報章雜誌論述軍事戰略戰術,並有多篇專書及論文出刊發表,為知名的軍事評論家。
軍事著作包括《台灣航空決戰》、《驚濤駭浪中戰備航行》、《爆心零時》;譯作有《越戰空騎之旅》。(皆麥田出版)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南方共存—躍進台灣(1896年至1937年)
第二章 圖南飛石—基礎建設(1907年至1944年)
第三章 武運長久—不沉空母(1917年至1945年)
第四章 東亞共榮—自台出擊(1935年至1943年)
第五章 低飛進擊—突襲台灣(1937年至1944年)
第六章 絕對防衛—玉碎台澎(1943年至1945年)
第七章 台灣航空戰—第一階段(1944年10月)
第八章 台灣航空戰—第二階段(1945年1月)
第九章 濫炸台澎—飛鷹凌空(1945年1月至8月)
第十章 斷瓦殘礫—台灣血、皇軍魂(1937年至1945年)
後記
附錄一 台澎灣重要軍事設施地名的美軍英文拼音與中文對照
附錄二 進出台澎地區各國航空器一覽表(1924-1945)
附錄三 台灣與離島飛行場站位置及戰時被襲天數
附錄四 本書常用日軍軍語解釋
附錄五 參考文獻
第七章台灣航空戰—第一階段(1944 年10 月) 1944年10月,美軍航艦艦載機自花東海岸外蜂湧而至,美、日雙方在上空激烈交戰,稱為「台灣航空戰」第一階段,也是太平洋戰爭規模最浩大、最慘烈之空戰首部曲。此役之後,日軍航空部隊一蹶不振,美軍穩握台海空優。 日本的絕對國防圈,係以日本本土為中心,內南洋的南海諸島、台澎、沖繩、塞班島及硫磺島為馬蹄形防衛圈的內緣。國防圈上日本的海、陸軍建軍備戰,到了太平洋戰爭末期已可相連、互為依托,台澎地區,也就成為日本絕對國防圈的鎖鑰。 1944年7月,美軍奪佔塞班島並規復關島,等同於在日本馬蹄形絕對國防圈打開一個潰堤缺口。儘管美軍下一階段攻勢為先取菲律賓,日本仍不敢掉以輕心,在硫磺島、沖繩、台澎等絕對國防圈內緣處處設防,擔心美軍會同步對各關鍵節點實施攻擊。事實上,美軍在登陸菲律賓雷伊泰島前夕,就同時對台灣及沖繩發動牽制性的空襲。 到了該年9月底,美軍在馬里亞納群島集結,說明主攻軸線暫時不會是台澎,而是菲島南部。接替墜海殞命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大將的,是豐田副武大將。豐田大將係1905年自海軍兵學校33期畢業,掌聯合艦隊兵權前,任職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豐田大將在本土神奈川縣的聯合艦隊日吉指揮所,當機立斷下令在左營港的高雄警備府地下室,另設聯合艦隊第二作戰指揮所,並親自南下至台灣左營,就近督導即將爆發的捷一、二號作戰。 1944年10月的台灣航空戰第一階段,美軍第38特遣艦隊連同陸航兵力出動各型戰機2,729架次襲台,戰損71架,戰耗18架。日軍出動各型戰機1,340架次反擊,戰損311架,戰耗180架,雙方5天內共出動4,065架次纏鬥。空中交戰弱勢的日軍慘敗、強勢的美軍大勝,日、美的戰機損耗比為5.5:1。戰役結束後,卻催生了日軍的特攻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