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廿三)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5月

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廿三)

作者:黃俊傑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10日
ISBN:978986000875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0元

  在臺灣歷史的諸多轉捩點之中,1945年戰爭結束臺灣光復,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年代。日本統治臺灣五十一年,將臺灣從傳統的漢人社會轉化成現代社會,但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卻也在臺灣留下諸多歷史的傷痕,其影響至今仍餘波盪漾。本書所編各篇論文都扣緊光復初期臺灣的劇烈振盪及其轉型作為主軸,從思想與文化兩大領域,論述1945至1949年之間臺灣所經歷的變局。
  本書第一篇論文討論光復後臺灣在文化領域的變遷。第二篇論文探討光復初期臺北的學運,將臺灣學生運動上溯至1922年2月間臺北師範學校的事件。第三篇論文以光復後左翼文化人主導的刊物為考察對象,分析這些左翼文人言論的轉折與民主思潮的內容,由此探討近代臺灣「殖民地化」的歷史傷痕,在復歸中國後所造成的文化困境與二二八事變的關係。第四篇論文分析光復初期臺灣知識份子的日本觀。第五篇論文則跳脫臺灣而分析光復初期南洋地區華僑的民主派人士有關臺灣的書寫。第六篇論文探討介於1947年二二八事變與1949年「四六事件」之間的1947年五四文藝節。第七篇論文分析焦點則轉回臺灣島內的《新生報》,指出:光復初期《新生報》「橋」副刊的諸多作者,充滿了經營新中國的豪情壯志。但是,1949年「四六事件」的鎮壓導致學生運動潰散,加上歌雷與楊逵相繼被捕,使這段「文化鬥爭」宣告休止。本書最後一篇論文則檢討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發展的動向。

編者引言                           黃俊傑
壹、光復初期台灣的教育                     曾健民
貳、光復初期的台北學運(1945-1949)                藍博洲
參、光復初期的左翼言論、民主思潮與二二八事件          徐秀慧
肆、光復初期台灣知識份子的日本觀(1945-1949)           何義麟
伍、光復初期南洋華僑民主派的台灣書寫:以新加坡《南僑日報》為例 朱雙一
陸、一九四七年的「五四」文藝節:「緘默」如何被打破 橫地剛著、金培懿譯
柒、「去殖民地化」與「祖國化」:從《新生報》「橋」副刊的論爭談其意涵                           丸川哲史
捌、光復初期的台灣美術發展(1945-1949)              梅丁衍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