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下的感動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5月

72下的感動

作者:菲非想
出版社:悅讀名品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24日
ISBN:9789865971755
語言:繁體中文

你仍在為你的人生煩惱嗎?
你總是在思索活著的意義嗎?

你是否一直在追求幸福而始終不得?
你是否還在對你的未來困惑、迷茫呢?……

  不要讓夢想因為客觀條件的不盡如人意而擱淺,把握住自己,默默地運用你的感覺、力量,努力的去奮鬥,那些看似遙遠的夢想,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你仍在為你的人生煩惱嗎?你總是在思索活著的意義嗎?你是否一直在追求幸福而始終不得?你是否還在對你的未來困惑、迷茫呢?……

  人生是一條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然要行走於這條路上。可是這條路的終點在哪裡呢?人生之路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東西,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夠和人類的生命相媲美。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每個人只能得到一次。我們並不是請求誰讓我們出生的。首先在出生之前,我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上,因此也就不可能請求誰生下我們。當我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時,我們已經出生了,這就是生命的不可思議。

  既然我們不是由自我意志而來到這個世上的,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並不是因為有意義才出生的,生命的意義只能在出生以後去尋找。然而隨著自我意識的出現和增強,我們卻逐漸感到了一種無形的恐懼壓抑著我們,那就是死亡。無論我們如何賦予生命高度的價值,那些價值當中必定要包含著死亡的意義。

  人生的這條路是通向死亡的,死亡是人生的一個終點,人生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把死作為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而是要更好的、更高的去生。只要你活著的時候不會因為畏懼死亡而錯過當下,只是把全部生命都奉獻給現在的事情,而不是奉獻給死亡,這樣死去的那一刻才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後悔,你也就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這個世界上似乎存在著一些永恆的、不變的真理,這也是對真理最通俗的描述。但是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是否能夠尋找到那些永恆的真理?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唯一能夠永恆存在,實現不朽的就是人類的奮鬥精神。奮鬥遭遇的最大障礙是就是自身境遇的困境,這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如果你連自己要去哪都不知道,那麼你就那也去不了。

  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出身的不同,一樣的生活,有人輕而易舉的就能得到,而有的人卻要灑下無數的汗水和淚水。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含著金鑰匙出身,因而他注定要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的資源;而有些人出身貧寒,從生下來那一刻就注定他必須一生奮鬥不息:從小就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大學;考上大學後又要努力的獲得獎學金,而且還要靠假期打工賺點生活費,沒有閒暇時間享受大學生活的美好,就連自己喜歡的人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投向別人的懷抱;熬到畢業,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又要租房,要交水電煤電話費還要償還助學貸款,還要給家裏寄零用錢,剩下的錢只夠自己吃飯;在社會上苦熬了五年、十年後,好不容易攢下點錢買了房,結了婚,生了子,可仍然又面臨新的問題,支付房貸、生活費用、供養子女、父母……等到終於可以和那些富家子一樣坐在咖啡店裏細品咖啡時,發現自己頭髮已經白了,臉上也爬滿了皺紋,猛然間醒悟,自己用了一生時間才得以和這些富家子坐在一起喝咖啡。

  不要去嫉妒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雖然他們還是嬰兒時就擁有了令人羡慕的財富,但是他們擁有的一切,你都能夠得到。即使你只是一個出生在貧民窟裏的窮小子,也能成為璀璨的珍珠。

  無論貧窮富貴,百萬家資或顛沛流離,都要一樣地從容豁達。成功是屬於每一個人的,雖然夢想的實現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為基礎,但歷史上卻往往出現這樣的情形:音樂天才很可能是出自一個根本買不起鋼琴的貧寒人家,書法大家的成長居然是以一根根小樹枝來描畫……所以,一個從貧民窟裏走出來的孩子通過努力奮鬥,也能讓自己的夢想之花盛開在綠茵場上。

  沒有精美的筆記本,至少我們可以在簡單的紙張上寫下一道道數學題的答案;沒有昂貴的油彩,至少我們可以用鉛筆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素描。夢想就是一筆最大的財富,無論你現在是富裕還是貧窮,它都能成為你的乘風破浪的雙翼。所以,不要讓夢想因為客觀條件的不盡如人意而擱淺,因為,沒有人天生窘困,把握住自己,默默地運用你的感覺、力量,努力的去奮鬥,那些看似遙遠的夢想,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長不過百載,站在歷史長河的岸邊看,猶如彈指一揮間、白駒過隙。但在人生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中,終歸的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即使最終不能夠事隨心願,但畢竟為之努力奮鬥過,此生可以無悔矣。

  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本書。通過本書,揭示隱藏在現實世界表象下的真實,讓你正確的、深刻的認識自己,同時,也促使您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不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作者簡介

菲非想

  中正大學哲學系畢業,鄉下子弟。

  曾服務於殯葬業一年,看盡人生終點的歡與苦。

  目前從事哲學及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平常喜歡寫一些人生哲學與心理的感悟,或許是家庭的關係,或許是經歷的關係,所以對人生的看法似乎比較深入,也喜歡跟朋友討論相關的人生議題。

PART 1 我們何以能為人
一、人,是唯一能夠追問自身意義的動物    018
二、人,是在自我意志中選擇自己的生活    022
三、人命,雖然很平凡但卻一點都不卑微    026
四、人活於世,就要讓生命跳動的更充實    030
五、沉思,人的生活才會變得良好而清醒    034
六、人的誕生,煩惱痛苦必跟著一起誕生    038

PART 2 操縱生命的力量
一、我命在我不在天,一切都在自己手裡    044
二、各人大異其趣,別忽略自己只會模仿    047
三、能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心裡的信念     051
四、生命的跳動,不須別人的喜歡來驗證     056
五、人能支配的,唯有對外在遭遇的態度    060
六、唯有現在,才是操縱生命的唯一力量     065

PART 3 尋找心靈的寄託
一、理性純淨的靈魂是永恆的幸福     070
二、給靈魂一些尋找幸福的空間    074
三、快樂是人內在力量自然的實現    079
四、切莫讓良心接受靈魂的審判    084
五、信仰是靈魂給予心靈的饋贈    088
六、理想是靈魂生活的棲息之地    093

PART 4 扶持生命的能量
一、生命,需要用慾望來扶持    098
二、求知慾是生命的原生動力    102
三、禁慾是對意志的故意破壞    106
四、生而不長壽,就是一種罪    111
五、生命的廣度由人格來決定    116
六、生活的意義存在於人的交往中    121

PART 5 聆聽良心的聲音
一、別用謊言的紙包裹事實的火    126
二、總盯著痛處,就看不到光明    130
三、保護好你的「阿基琉斯之踵」    134
四、人生短暫,愛的時間很有限    138
五、用愛包容寬恕,你就是世界    142
六、自尊,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恩    147
七、有悲觀墊底的執著是一種超脫    151

PART 6 迫害心靈的毒藥
一、貪婪有如海水,喝得愈多就愈口渴     156
二、羡慕有腐蝕性,自尊是腐蝕的目標    160
三、盲目的服從心,只能是奴隸的表現     164
四、一味給予分享,不是仁慈而是傷害    168
五、報復打擊別人,對自己是一種摧殘    172
六、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最大的憂慮    176

PART 7 人性該到的境界
一、認識自己是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    182
二、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    186
三、專注,可輾轉出美麗的人生風景    191
四、在無望完成之事中也要訓練自己     195
五、擺脫虛假,享受自我實現的歡愉    200
六、登上頂峰前必須長時間耐心等待    204

PART 8 心靈與肉體的糾纏
一、肉慾的滿足無法讓靈魂長久安寧    210
二、充實與空虛是愛情的正反兩面    215
三、並非所有的愛情都有完美的結局    220
四、情侶只有脫離情網,才能相愛    224
五、自戀是因找不到愛自己的適當方法    229
六、強烈的愛源於絕望,深沉的痛苦源於愛    234

PART 9 72跳動之下的人生
一、生活並不公平,而且從來如此    240
二、生活雖然很累,但卻不可畏    244
三、沒有苦難,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248
四、讓智慧,僅僅用於正直地行動    252
五、死亡,難以直視卻又無處不在    256
六、抑鬱,所給我們的饋贈是歷練    261
七、死亡之毒的解藥是真誠的愛    265

Part1 我們何以能為人 一、人,是唯一能夠追問自身意義的動物 芥川龍之介有一篇著名的小說《河童》,講的是河童這個種族的嬰兒將要出生時,他的父母便會詢問他是否願意降到人間,如果回答不願意,他的生命將會自動消失。 河童的人是幸運的,可惜的是,人類並無此幸運,沒有人會徵求你的意見:願不願意出生。你就已經降臨人世,有了生命,在呱呱聲中,來不及問一聲為什麼,命運的鞭子就已經催你上路了。 面對洶湧而來的無限時空,人類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在把目光轉向那玄妙不可知而又必然不可免的命運時,人類在面對物質世界的雄心勃勃和不可一世,是否還能剩下什麼?人活著又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為何而生?」古往今來,人類何止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活著,這個問題太簡單又太複雜。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成為人間的匆匆過客;有人皓首窮經,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 茫茫的宇宙中,人類是唯一能夠追問自身意義的動物,這是人類的偉大,也是人類的悲壯。 人生意義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暫性。在具體的人生中,每一個人對於意義問題的真實答案都不是來自於自身的理論思考,而是來自自身的生活實踐。 人生的意義永遠是不確定的。用薩特式存在主義的觀點看,活著本身是荒謬的,是沒有人跟我們商量過,就胡亂將我們拋擲在這個世界上。 人的一生,實質上就是上演一場悲劇。人,在自己的哭聲中、在親人的笑聲中踏入這個世界,又在自己的無言中、在親人的哭聲中離去。那最初的一哭,就是人生悲劇的開幕;那最後的一哭,就是人生悲劇的謝幕。也許人生的意義就蘊藏在那最後的哭聲的多寡與高低之中吧! 有些人正因為看到了人生終極意義的虛無,在經歷了人世冷暖、艱難苦恨、富貴榮華、獲得世人稱讚活得有意義之後,卻選擇了放蕩不羈、遁人空門、離開這個世界。莊子為妻子的死鼓盆而歌;音樂家李叔同放下音樂念起經來;陶朱範蠡散盡巨富隱逸而終;國學大師王國維留下一句「五十只欠一死」跳湖了;歐洲中世紀哲學家奧古斯丁拋棄情人和未婚妻,做了修道士……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