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杜威︰自然與協作的智慧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理解杜威︰自然與協作的智慧

作者:[美]詹姆斯‧坎貝爾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ISBN:9787301163887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以一種全面觀照杜威哲學視野的方式來展示他的思想主題。在杜威看來,人類既是自然的生物,又是社會的生物;我們的生命源出于自然和社會的環境,而我們的生活又時刻與這些環境發生著相互作用。這個世界既是我們的過去,又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也是我們所運用的手段。杜威強調,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環境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植根于我們意識不到的渴望和不容置疑的信仰。 同時,我們人類具有探索與評價的能力︰我們能透過眼前的利益直指持久的價值,直達那些關乎人類的繁榮與福祉的行動、信仰和目標。這是杜威的核心觀念,即對人類的這種價值洞察力的信仰,他稱之為智慧。但智慧不是一種個人的稟賦,而是一種群體的稟賦。相互配合的探索者們組成活躍的共同體,正是這種共同體的協同努力能夠為我們面臨的集體性問題提供最好的解決辦法。 詹姆斯‧坎貝爾,先後就讀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現為托雷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哲學系杰出教授,曾經是因斯布魯克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富布賴特學者,主要著作有︰Selected Writings of James Hayden Tufts(ed.1992,Southern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The Community Reconstructs︰The Meaning of Pragmatic Social Thought(1992,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ecovering Benjamin Franklin︰An Exploration of a Life of Science and Service(1999,Open Court)。

杜威歸來(叢書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美國經驗 第二節 杜威的生平與思想歷程 第三節 實用主義 第一部分 杜威的基本哲學觀 第二章 人性 第一節 達爾文學說的根源 第二節 活的有機體 第三節 社會性的個體 第四節 探究的模式 第五節 杜威人性觀透視 第三章 經驗、自然與哲學的作用 第一節 經驗的形而上學 第二節 經驗與自然 第三節 心理上的安穩與物質性的安全 第四節 哲學的作用 第二部分 杜威的社會視野 第四章 善的界定 第一節 科學精神 第二節 作為道德科學的倫理學 第三節 利益與價值 第四節 人的需要與道德成長 第五章 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 第一節 政治危機 第二節 概念上的重構 第三節 新舊“個人主義” 第四節 重新思考“自由”和“社會” 第五節 “民主”意識的提升 第六節 制度重構 第七節 社會探究 第八節 作為一種合作實驗的民主 第九節 教育與民主 第六章 批評與回應 第一節 我們能滿足民主的要求嗎? 第二節 協作性的探究靠得住嗎? 第三節 杜威式的回應 第四節 社會向善論與責任 第七章 作為一種宗教目標的人類共同體 第一節 杜威與宗教生活 附錄 參考書目 索引

新世紀伊始的幾十年里,中美關系似將成為這個世界各個層面的最重要的保障。不過這種被雙方利益驅動的日益復雜的關系並不穩固,甚至有時還很脆弱,並且由于中美文化間缺乏深入的理解,雙方的關系亟待推進。要推進這一關系不僅需要能夠傳達共同價值和文化渴望的詞匯,同樣也需要一種能夠表達相互差異的語言,這種差異使文化交流成了相互激發和豐富的契機。 這個譯叢紹介的是對美國哲學的研究性著作,而且初衷是為中國廣大讀者介紹美國真正的本土哲學,在紹介的過程中,糾正人們對實用主義的流誤俗見︰實用主義鼓吹的是權宜之計和投機主義,不配被視為倫理學。 這個譯叢更大的雄心是鼓舞人們接續實用主義和儒家哲學的對話。為此,叢書的主編甄選出書目,經過相關領域的行家里手的傾力翻譯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努力,最終呈獻給中國學界和廣大讀者。 毋庸置疑,在美國哲學與中國的“夙交”中,杜威是最重要的代表。就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夕,杜威在其哥倫比亞的學生胡適和蔣夢麟的熱情邀請之下來到中國。當時胡適和蔣夢麟已經在學界和新文化運動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革新者。在華的兩年間,杜威在華夏大地周游講學,剛剛起步的中國媒體不惜筆墨,廣為報道。但羅伯特‧克羅普頓和吳俊生在其編纂的《約翰‧杜威︰中國講稿1919—1920》中說︰“杜威在中國大學里的哲學學者中間沒有贏得多少擁躉,他們在歐洲受的教育,也繼續師從德法的哲學潮流。”在當時烈火烹油的革命狂熱下,杜威的思想被當時的激進听眾望文生義地“誤讀”了。他們覺得社威的思想對于當時的社會和政治需要更有效用,而非對專業的哲學領域。這種對杜威的誤讀只要不加以助長,是可以諒解的。 如今,我們有條件按照美國哲學本然的革命性品質對其進行重讀,儒家哲學和美國哲學問的聲氣相通已被當代學界所察覺,在這兩個傳統中進行對話的里程已然發軔。 這一對話的開始之際,我們或許會受到這個事實的鼓舞︰自稱是“美國”哲學家的移民懷特海說過︰“要想了解孔子,去讀杜威;要想了解社威,去讀孔子。”在《過程與實在》中,懷特海進一步指出,他的“有機主義哲學似乎更接近中國思想的某些流派”。可是,同樣是這個懷特海,在其他地方也曾經有點大言不慚地宣稱︰在哲學活動中,有趣比真實更好。綜合這兩點來看,懷特海這種地位的哲學家建議我們將和他“同父異母”的同胞杜威和更具異國色彩的孔子加以串讀(tan▔dem reading),這即便不是作為真理的谷倉,而是作為啟迪的源泉,或許更佳。不過,真理卻是所有事物中離我們最遙遠的。 懷特海對于他與杜威和孔子所共享的那種過程性的感受(processsensibilities),似乎多有忽略,並且,懷特海在事實上也顯然沒有深思作為“實用主義者”的杜威和孔子。在懷特海看來,杜威和孔子都服膺于那種他所認為的天真的經驗主義(naive emplrlclsm),而除了屏蔽掉最枯燥乏味的哲學探險之外,那種經驗主義自身也乏善可陳了。懷特海在將杜威和孔子聯系起來的審視中,重演了威廉‧詹姆斯在《實用主義》(1907 )中辨識出來並加以說明的兩難困境.唯理論和經驗論之間的這一困境常常使我們的哲學進路遭受挫折。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