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製造業:實踐篇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6月

重塑製造業:實踐篇

作者:(美)理查德·洛克
出版社:浙江教育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01日
ISBN:978755367455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17元

2010年,面對美國製造業自20世紀80年代轉型之後創新能力不足,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集結不同學科的重要研究人員,組成創新經濟生產委員會(PIE),專門研究創新與製造業之間的關係,以解決美國製造業的外流與創新難題,研究成果構成了《重塑製造業》。《重塑製造業(實踐篇)》是它的姊妹篇,對PIE委員會為期兩年的研究做了彙報和總結。

PIE委員會歷時兩年,用獨立設計的問卷,對3596家成熟製造業企業和新創企業,以及從事製造業相關研究的研究人員行了調查,並深採訪了107家企業,論述了為什麼製造業對經濟來說仍然舉足輕重,並從人才、全球競爭、企業策略、新興技術等角度對創新和生產製造如何在實踐中結合行了詳盡的說明,這些信息將為製造業戰略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與行動指南!


理查德.洛克:布朗大學教務長,國際上備受尊敬的學術權威,曾任蘋果公司學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曾與耐克、可口可樂、蘋果、惠普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研究如何協調企業盈利能力和可持續商業實踐。曾任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科學系主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副院長。

瑞秋.威爾豪森,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系副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博士,曾為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

引  言 製造業對整體經濟的重要性
1 “無人”製造:招聘難題與技術缺口
從我們的抽樣結果看,16%的製造業企業存在長期職位空缺的問題,而且空缺職位之多令人擔憂,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值得重視。對這些用人單位來說,需要高等數學和閱讀技術是造成長期職位空缺的重要原因。
製造業員工的基本特點
製造業人才和人才缺口
問卷調查提供的證據
製造業企業面臨的招聘難題
造成招聘難題的原因
結論
附錄1-1:研究方法
附錄1-2 :所需技術問卷
附錄1-3:回歸表
 
2 就業的回歸:建立新人才培養體系的8大措施
為了保證美國現有的體制能夠滿足製造業的人才技術要求,需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的媒介作用,提高社區大學和高中的教育水準,降低製造業的就業風險,來把年輕人吸引到這一行業。要使這些步驟行之有效,用人單位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就業背景
措施1:雙學徒制
措施2:以用工企業為主導的仲介機構
措施3:就業委員會
措施4:非營利性的社區仲介
措施5:社區學院
措施6:高中
措施7:短期工作政策與再培訓機會結合
措施8:改善認證體系
用人單位方面的因素
結論
 
3 創新的培育:市場化過程中面臨的資源難題
高 科技新創企業不斷湧現,它們開創了一個創新新模式,這些新創企業在開發新技術、進入全球化市場的過程中,必須尋找互補資源。這些企業在美國面臨的創新生態 環境讓它們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到海外去尋找互補資源,國內的融資環境不暢,海外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增長快,國內缺乏規模生產的資源,這些都成了促使企業向 海外看的推手。
從新創企業的創新策略中獲利
麻省理工學院新創企業的研究
探索階段的創新生態環境
稠密的人才市場和勞動力網路節點
稠密的供應商市場
轉折帶的融資和資源轉移
結論
附錄3-1:接受採訪的麻省理工學院TLO企業
附錄3-2:不同產業及不同企業融資數額
 
4 低碳社會:建立新型能源創新體系的實踐
如 果想要讓人類能夠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壞影響,同時又享有充足、穩定、價格合理的能源,美國必須在能源創新中發揮領導作用,進行技術、商業模式、公共政策和 監管機構創新,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能源生產、輸送和使用方式。美國必須建立一個能夠迎接這些挑戰的創新體系,現在做的還遠遠不夠。
能源和氣候變化
美國的三波能源創新
三種有效的政府行動
能源創新體系模型
建立能源創新體系的10項措施
結論
 
5 從創新到製造:中國建立新型能源體系的實踐
中國企業並不是一味依靠生產要素低廉和補貼來取得在高科技生產製造業上的成就的,尤其是在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興能源領域。中國在創新製造業方面獨闢蹊徑,能夠很快把複雜的產品構想轉化為可以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正是透過這種能力,我們看到了創新和製造之間的密切關係。
關於中國製造業的一些觀點
中國的創新製造業
中國創新製造業的主要特點
對中國製造業的其他研究
風能與太陽能
中國的3種開發模式
中國的產品平臺
創新的生態環境
結論
6 全球競爭:複雜產品系統的重要性
對所有從事複雜產品系統的企業來說,要從國際市場退回本土市場是不可能的。在核能技術產業中,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中國的、韓國的、法國的,還是美國的,都沒有哪家縮小活動範圍,把活動重心轉回本國國內,取消跨國合作的,因為這不是企業發展壯大之道。
複雜科技和系統整合能力
複雜產品系統與國家競爭優勢
核能產業的技術轉讓和本土化
核能供應鏈價值的多向性
全球化的核能產業
結論
 
7 離岸與在岸:企業如何決定在哪裡生產
離岸還是在岸,對企業來說是重大的戰略性問題,對公共政策來說也是如此。這些問題對所有企業都是關鍵性的。離岸還是在岸不是一個單獨因素決定的,企業要面面俱到,尤其要考慮創新因素。通過產品多樣化,創新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企業在岸生產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多。
為了創新,在岸生產
採訪得到的證據
影響選址的其他因素
產品成本分析模型
結論
 
8 智造未來:7類科技如何影響先進製造業
7類新科技會對21世紀初的製造業做出積極貢獻,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現在還沒有的新產品。開發全新的產品和服務的機會也不斷湧現,讓我們進一步提高生產力,一種改變整個生產製造現狀的全新流程即將來臨。
先進製造業的7類科技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
美國各地的應用
相關文獻調查
先進生產的定義和含義
結論
附錄8-1:和工業設計有關的技術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