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7月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作者:莫尼卡.蘭利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28日
ISBN:9789571340463
語言:繁體中文

這本筆觸優美、節奏明快的讀物,是迄今描寫魏爾是何許人最好的作品。 --美國《商業週刊》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及經濟變遷,徹底顛覆了華爾街,本書對這段經歷的著墨引人入勝。--《富比士》雜誌若要恢復日本經濟的成長潛力,必須改善日本弊病叢生的金融體系。作者用見微知著的高妙手法,以長期信用銀行化為灰燼及新生銀行浴火重生的驚人事蹟,說明了今天日本轉型的艱鉅。--哈柏(Glenn Hubbard)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這個有趣的故事不只述說一個人不屈不撓攀爬到金融市場的最高峰,《花旗集團》也把華爾街在 1990 年代如何轉變的過程忠實紀錄下來,令人心醉神馳。任何對當前金融市場有興趣的財經人士,都希望馬上一睹為快。--《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作者之一 巴洛(Bryan Burrough) 魏爾不只是當前華爾街最引人入勝的人物,他自視甚高、不可一世的性格更像李爾王,他的貪得無厭及無窮的野心,具體呈現了美國資本主義的轉型力量。內幕報導更是無以倫比,讓讀者直接側身於最高機密的董事會議,在四季餐廳用餐,登上公司專屬噴射機,見證金錢真正的力量。             --《賊窩盜窟》(a Den of Thieves)作者 史都華(James B. Stwart) 2003 年最佳財經書。《花旗集團》是華爾街大亨魏爾活靈活現的傳記,也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華爾街史,作者從高階主管辦公室直擊決策過程,說明美國企業為什麼有時候在道德上顯得遲鈍無比,一本完全有事實為本、但讀來有如小說的好書。     --《華爾街的貪婪和光榮》(Greed and Glory on Wall Street)作者歐列塔(Ken Auletta) 2003年,花旗集團總資產1兆零970億美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集團總裁魏爾以布魯克林猶太移民子弟之姿,克服萬難及外界根深柢固的偏見,成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國,並成為2002年度執行長。本書述說魏爾的一生,更為50年來美國商場及社會的巨變提供真實的歷史背景。  《打造花旗帝國》以前所未見的角度,觀察企業最高層如何推動業務和財務往來,近身觀察這些有權有勢者的性格和動機,鞭辟入裡。尤其是權力與性格錯綜複雜的互動格外吸引人。魏爾是第二代移民,父親是裁縫師,然而他自己卻是個傳奇人物,他的創意不斷、見縫就鑽、甚至恐懼,讓他成為華爾街最有傳奇色彩的執行長,從最基層的工作一路爬升到最位高權重的階層。在橫跨近五十年的歲月中,他和幾位金融界最重量級的大老打過交道,通常都占上風,包括金融家羅伯(John Loeb)、基金業殺手及大企業家蔡吉拉德(Gerald Tsai)、出身高貴的美國運通銀行(American Express)董事長羅賓森(Jim Robinson)、眼光獨到的銀行業鉅子李德(John Reed)。魏爾撮合交易的功力無懈可擊,在他手上聚集和失去的證券公司不勝枚舉,最後一頭裁進重建他的帝國,打造出現代美國金融服務的超級市場。魏爾身處花旗集團近來危機的核心,許多人都等著看這位大人物垮台,更多人想知道他成功的祕訣。  華爾街日報記者蘭利經過近五百次第一手採訪攸關魏爾生活及事業的要角(包括魏爾本人)後,她不僅以編年方式記錄魏爾的公眾性格,也刻劃他不為人知的一面:直話直說,甚至有點粗魯無文,但謙虛不做作,有時候甚至毫無戒心,極富魅力。《打造花旗帝國》揭露他有如暴君般的怒氣,以及淚流滿面時的悔恨,極度的吝嗇及前所未見的大方,他具有強烈的忠誠感,但剷除潛在對手時毫不手軟,就算是他所愛的人也是如此。蘭利披露魏爾爬上巔峰的過程充滿了階級衝突-─猶太人對抗盎格魯撒克遜的白人新教徒(WASP)、移民對抗五月花號的後裔、創業家對抗根深柢固的組織─-並且探究他反覆無常的個性,能激發別人對他忠心耿耿或鄙視不屑。《打造花旗帝國》突顯許多令人震驚的新事實,雖然是以敘事體說明一個人的一生,但其結構豐富及迷人卻有如小說,為過去五十年商場上及美國社會的巨變提供歷史背景。本書可讀性極高,令人愛不釋手,要了解重塑美國金融體系的力量,非讀本書不可。 作者簡介莫尼卡‧蘭利(Monica Langley)   為《華盛頓郵報》工作超過十二年,她在各個廣泛領域的專題調查報告經常出現在《華盛頓郵報》頭版。曾任執業律師八年,目前與丈夫及女兒居住於紐約市。 譯者簡介齊思賢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擔任國內主要財經媒體資深編譯十三年,負責國際金融新聞。最近譯作包括《知識經濟時代》、《引爆趨勢》、《克魯曼談未來經濟》、《華爾街世紀》、《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中國熱》、《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新黑暗大陸──從文明的曙光到 21 世紀歐洲》、《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股市危機的挽救行動》等。他並編譯審核過多本金融專書。

推薦序  即知即行的金融領袖 邱正雄推薦序 看魏爾如何完成個人霸業 湯明哲前言 年度執行長之夜第一章  進入華爾街家族事業夢想破滅命運在此轉變 / 彼此相契的夥伴鉅細靡遺地鑽研建立人才庫高層變動第二章  醃牛肉和萵苣老鼠吃大象 百萬富翁處女秀 攤牌 新朋友 背棄 站在世界頂端,但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進入美國運通的挫敗與美國運通合併 光桿總裁 讓保險部門反敗為勝 告別演出第四章  流亡公園大道準備東山再起 卡內基音樂廳插曲 沒有電話進來第五章  重返紐約上流社會接收商業信用公司 「我有工作了!」 舞台上的主角第六章  鄉巴佬大亨前進巴爾的摩 大幅精減及瘦身 晚餐經營學第七章  擴展業務引導分公司轉型 就要東山再起 夢想未能實現第八章  噴射機與金降落傘找到併購新目標 金降落傘炸彈 最後王牌:噴射機第九章  驚天動地重起爐灶快馬加鞭重振雄風 客房主管會議 控制脫韁野馬第十章  歡迎回家建立另一個金融重鎮 安德魯颶風幫大忙 華爾街新巨人 未爆彈第十一章  紅色雨傘李普新官上任後 擦亮招牌 葛林希爾實驗失敗 家務事 出身貧困的百萬富翁們第十二章  選擇分道揚鑣 預備下一場大戰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十三章  最大的挑戰來談合併案吧 另外一件大案子 打電話給柯林頓第十四章  多頭怪獸諾亞方舟 合併的文化衝突 狄蒙離職導火線 「拜託,別抱我」第十五章  僵局缺乏共識 關係惡化浮上檯面 陷入僵局 緩衝的第三方 與狄蒙重修舊好第十六章  攤牌經營階層內傷 只有一個人能留下 判決 魏爾個人秀登場第十七章  毀滅之源不是在做夢 走向全球 九一一事件的應變 逆勢中成長第十八章  措手不及有名無實的接班計畫 整頓華爾街 世界通訊醜聞第十九章  改革華爾街帶領華爾街到新境界「我為此感到遺憾」 最後一位誠實的分析師 熬過難關後記 採訪筆記 附錄 重要人物介紹

年度執行長之夜   魏爾(Sanford I. Weill)整天都在練習他的演講,希望晚上在集合全美眾多知名企業執行長的聚會上進行演說時,能夠更自在從容一些。但是,就和往常一樣,這樣只是讓他更緊張。  當然,他其實沒有必要感到緊張。身為花旗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魏爾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執行長,他的公司也是全世界最賺錢的企業。他經常會晤一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其中包括國家元首;在這種一對一的場合,他向來能夠展現迷人的風采及睿智幽默。但這天晚上的聚會對魏爾有特殊的意義,地點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這裡不但是全球的金融重鎮,也是多年前激勵魏爾從事金融事業的地方。在一九五○年代,魏爾身為波蘭猶太裔移民的兒子,想要得到華爾街最卑微的工作都得使出渾身解數。魏爾運用自己絕佳的分析能力、再加上追求金錢及受人敬重的動力,不斷成功出擊,買下的公司規模愈來愈大,並且將它們整合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國。  儘管如此,魏爾還是沒有安全感。他付出了不少代價才能出人頭地。他在商場上四處征戰的勝利反映著階級之爭:猶太人對抗盎格魯薩克遜的白人清教徒、移民對抗五月花號第一批移民的後裔、窮人對抗富人、白手起家的創業家對抗根深柢固的豪門世家。 一切就要改觀   魏爾的座車凱迪拉克停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戒衛森嚴的貴賓入口處,魏爾從後座走出,迎面而來的是攝影機的強光和照相機的閃光燈。魏爾好名,因此對媒體聚焦在自己身上當然甘之如飴。魏爾穿著量身訂作的名牌禮服,雖有昂貴的腰帶裹著這位美食家兼品酒家五呎九吋的身軀,他仍然沒有一副西裝畢挺的模樣。他走進交易大廳時立刻笑了開來。  從眾人身後走出來歡迎這位貴賓的是電腦業奇才戴爾(Michael Dell)。去年在同一個場合,這位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公司創辦人也被《執行長》(Chief Executive)雜誌選為年度執行長,當時他三十六歲,是最年輕的得獎人。今晚,魏爾成為二○○二年度執行長,現年六十九歲,是年紀最大的企業英雄。當攝影機突然轉向備受矚目且英挺的戴爾,請他針對近期美國企業的信心危機發表意見時,戴爾不以為然地說:「今晚是屬於魏爾的。」  魏爾這位身材中廣的金融家面對這般明星級的待遇,興奮得像個小孩子。《執行長》雜誌通知他得獎時,魏爾不由得全身發抖。「這是我一輩子的夢想,而且我已老大不小了,」他這麼說。為了今晚的風光場面,他甚至用飛機把九十一歲的老岳母從加州請到現場;當年他既沒有工作、也沒有大學文憑時,準丈母娘可是堅決反對讓女兒嫁給他。今晚,花旗集團的執行長要向她,以及無數以往低估和不曾完全接納他的人,展現自己的豐功偉業。  這風光的一夜似乎進行得相當完美。被賀客及攝影機圍繞的魏爾不住地微笑示意,站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夫人瓊安。美國一些最重量級的執行長列隊向他致敬,當年他初到華爾街打拚時,這些人中很多認為他是「最不可能功成名就的人」,尤其在多年後他被美國運通公司掃地出門時,更是這麼認為。當時他雖然被迫出走,卻下定決心要東山再起,結果卻把一個不被看好、窮途末路的企業垃圾,一點一滴地變成二十一世紀的環球金融超級市場。  魏爾一輩子想出人頭地的夢想終於在兩年前實現,當時他擊敗最後一位對手李德(John Reed),成為花旗集團唯一的接班人。當初魏爾說服這位全球知名的銀行家,把花旗銀行信用卡及消費金融部門併入旅行家(Travelers)保險及證券部門後,同意與李德共享權力。但共事期間卻是吵吵鬧鬧,最後臉皮超厚、依靠直覺的魏爾,終於趕走了保守和理性的李德。  魏爾陶醉在其他執行長的道賀之中,內心卻愈來愈焦躁不安。在諛詞奉承聲中,他準備要上樓用餐,如此才能把受獎致詞暫時拋在腦後。以往他的演說通常是簡短的「謝謝,並祝大家晚安」,今天晚上可不能就這樣輕鬆打發。在當前投資人賠錢、企業醜聞頻傳的環境中,他必須為企業負責人加油打氣。大多頭行情既然已經崩解,投資人、政治人物及主管當局都想找個代罪羔羊。而這時擺脫了可憐蟲形象的魏爾和花旗集團,卻成為一九九○年代美國企業貪婪及行為不檢的象徵,受到外界大肆抨擊。魏爾的企業帝國都感受壓力:花旗的銀行部門曾和世界通訊(WorldCom)及安隆(Enron)做過生意,這兩家公司都已經破產且醜聞纏身,而且媒體成篇累牘地報導著,相關業者提供熱門的新股給企業大亨,卻犧牲散戶的權益。  今晚,魏爾希望忘掉外界的批評。然而,他心中的壓力表露無遺:他的眼袋又黑又腫,而且還直冒冷汗。 今後的挑戰   在他上台發表演說前,交易所大廳的巨大電視螢幕播出一個畫面,引起他以及幾乎在場所有人的注意。螢幕上是克魯伯曼(Jack Grubman),他是魏爾手下年薪高達兩千萬美元的分析師,但行事頗引起爭議。影片內容是克魯伯曼當天下午出席的一場國會聽證會,國會正在調查因不法勾當已經破產的世界通訊公司與克魯伯曼之間的關係。有位國會議員突然詢問這位任職於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的明星分析師,他是否暗中把一些粥少僧多的熱門股票分配給世界通訊公司的高階主管,也就是業內所稱的「分股」(spinning)。  在交易大廳內的每部電視機裡,膚色稍黑且顯得緊張的克魯伯曼似乎愣住了。「我不記得了。我不──我不會回答是,也不會回答不是。」魏爾咬緊牙根,裝做沒有看到電視,但還是忍不住神情慌張地瞄了瞄頭上的電視。這段殺傷力極大的影片重複播出很多次,CNBC電台甚至以當天的頭條新聞處理,因此交易大廳內穿著正式禮服的賓客應該都不會錯過。  花旗集團到場為魏爾慶祝的高階主管聽到克魯伯曼的話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大事不妙了。一直擔任花旗法律總顧問、目前是營運長的普林斯(Chuck Prince),馬上想到克魯伯曼就像水門案聽證會上的狄恩(John Dean)。他知道,魏爾把今天看成運動明星榮登名人堂一樣地慎重。魏爾曾經私下告訴普林斯,他是多麼期待自己能和比爾蓋茲和威爾許(Jack Welch)一樣,躋身企業名流之列。花旗集團總裁威廉史塔德(Robert Willumstad)也擔心,克魯伯曼的惡劣形象破壞了魏爾最光榮的一夜。  果然如他們所料,影片對魏爾的影響不小。魏爾對這場演講原本就坐立難安,現在更顯得方寸大亂。他胡亂吃了沾滿蕃茄醬的小腓力,然後大口喝著紅酒。這場慶功宴對魏爾來說愈來愈像是虐待,他不但不能盡興,反而侷促不安地東張西望。他多次抱怨過程拖得太久。九點三十分時,他終於按捺不住地問活動主持人,「時間會不會太晚了?」  等到戴爾介紹他為年度最佳執行長時,他已經臉色蒼白,滿身大汗。他把水晶獎座高舉過頭,做出勝利的姿勢,並且調侃他和娃娃臉的戴爾雖然都是億萬富翁,但兩個人的年齡差距太大。他接著開始唸出講稿。  「今晚是我們嚴肅面對各項挑戰的時刻,」他開門見山地提及今年嚴峻的財經情勢,包括全球經濟衰退、恐怖主義、阿根廷經濟危機,以及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案。「這些企業醜聞重創我們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魏爾說,「外界也因此質疑我們企業高階主管的操守。」  幾分鐘後,汗珠從魏爾的雙頰流下。他緊抓不放的講稿,原本是用來展現他的領導風範,平息外界對企業不當行徑的疑慮,但他所說的,在今天晚上意義不大。真正能讓他聲名大噪或身敗名裂的,是他未來幾天、幾週及幾個月的作為。  「我們必須開始捫心自問,身為企業執行長此時此刻該做什麼,儘管挑戰再大、再怎麼不痛快,我們也要為所當為,」魏爾說,「除了創造利潤之外,我們得自覺到還有更寬廣的目標。」  演講一結束,就有人以香檳酒敬他。魏爾顯然是如釋重負,立刻大聲嚷嚷,「給我琴酒,」音量已經超過得體的範圍。瓊安立刻衝到丈夫身邊。魏爾用手帕擦臉。瓊安牽著他的手走下講台時,不禁喘著氣說:「魏爾,你的手像冰一樣!」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