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評說:任志強解讀地產十年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7月

任我評說:任志強解讀地產十年

作者:任志強
出版社:當代中國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ISBN:9787801707116
語言:繁體中文

任志強常把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稱為是「血色浪漫的一代」,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任志強身上一直保留着愛憎分明、敢於直言的優秀品德,他的敢於直言讓很多人恨他,也讓一些人怕他。——SOH0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任志強曾經在博客文章中引述法國戲劇大師莫里哀的話稱, 「大部分人是死於治療而非疫病本身。」而事實上,他自己也陷入了這樣的尷尬,他的絕大多數觀點之所以遭到炮轟,不是因為觀點本身,而是因為他的表述方式。——著名財經作家 吳曉波 作為房地產業界最具爭議的人物,任志強的每一番言論都能在業內掀起不小的波瀾。在這本書里,任志強繼續以其隨性而辛辣的筆調,對調控政策、樓市現狀等房地產業和大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或探詢、或質疑、或回顧、或前瞻的評述,給我們提供了啟示與借鑒。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共58篇文章。上編回顧了1999~2008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對歷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及相關法規進行審視和解讀,並提出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下編收錄了任志強近幾年來對房地產「泡沫」「拐點」「炒房」等熱點話題的評論文章,並對現行房地產政策、房價未來走勢等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進行深度分析。 本書通過收錄作者記錄其工作和生活點滴的隨筆,及業內同行、朋友對他的評論,全方位展現這位敢說敢做的地產老總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任志強,現為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北京市華遠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並在華遠集團持有股權的合資公司或下屬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等職。任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及多個社團組織、大學等機構任顧問、理事、兼職教授、副主席等職務。曾當選為西城區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現任北京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

自序 真實的價值觀 推薦序一 仔細看看任志強(寧高寧) 推薦序二 任式野蠻 (吳曉波) 上編 地產十年記 1999年 開發商所面對的市場 2000年 21世紀房地產發展的四個特點 2001年 換個角度看房價 2002年 土地交易的公開與自由 對國土資源部「11號令」的看法 2003年 關於「121號文件」 水落石出 2004年 中國房價的三次高漲 新一輪的「泡沫」討論 戲說2004年 2005年 一連串政策出台之後的影響 當前市場存在的重要認識問題 2006年 「國六條」的啟發 疑慮依然存在 誰是主角? 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 也許只是「學生票」 2007年 也說土地增值稅 偉大的《物權法》 曾經的預言 土地、糧食與房價 誰在關心房價 住房是個長期政策 房市會跌嗎? 2008年 北京的房價 全國的房價 地價的期貨作用 我讀政府工作報告 下編 不得不說的話 第一部分 我到底為誰說話? 此類觀點不可取 歷史不能倒退 批評要有依據 暴利的解讀 首都是誰的首都 別把驢子當成馬 開發商該蓋什麽房子? 小肚雞腸 天亮不是因為雞叫 房價再漲十年又會怎樣? 大城市效應 市長與市場 關於小產權房的爭論 有比沒有強 對未來的追求 舊房不是房? 關於第二套住房的爭論 消費升級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投資與炒房 第二部分 我也有一顆童心 無聲的朋友 我也有一顆童心 一個特殊的節日 放開喉嚨 精神力量 責任 委員的職責 好事多磨 企業家的責任 迪拜游記 答復網民的提問 附錄 我知道任志強的幾件小事 潘石屹 我和任志強掰腕子 閆陽生

人都愛聽好話。「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反映的正是社會民眾的普遍心態,因此人們見面寒暄的多是「過年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見人生子多說望子成龍、恭祝未來的話,而說這個孩子早晚都會死的人定會慘遭痛罵,被咒為不得好死,等等。 生活中當然是多說大家愛聽的話為最佳,至少是禮貌或顯得親熱。但如果要辨別真理和討論問題,只靠好話連篇、吹吹拍拍、一團和氣,不但對認識、了解、判斷問題不利,也無助於了解真相和探求真理。 對不同的文藝表達方式,人們會有愛聽與不愛聽、正面與反面的看法與評判標准。有人喜歡京劇,有人喜歡流行歌曲;同樣有人認為昆曲好聽而不喜歡京劇,有人喜歡美聲而不喜歡流行歌曲。人們對「過年話」也有不同的理解,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樂意接受「馬屁」了。 想用真實的世界來解釋過去、今天與未來,就難免會有些與眾不同的看法,而用什麽樣的語言將這些不同的意見表達出來則有著不同的說法。最簡單的當然是用最直白的方式表達,而不論這種方式是否會傷及他人或被他人誤解;當然也可巧妙地偽裝,把真實的意思隱藏在華麗的辭藻後面;還可以用嘲諷、幽默或其他方式表達,而不管這種方式是否會讓他人真正理解。而我對不同表達方式的喜好,大約就如同人們對京劇、流行歌曲或其他文藝方式的喜愛不同。 問題並不在於我們用什麽樣的方式或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自然也不能用京劇、昆曲、川劇還是流行歌曲來區別與評價,關鍵在於我們表達出的意思或反映出的內容是否被民眾所理解與接受。或者不管大家心里是否接受,但至少不是馬屁,至少對於說者是該說、想說並真實的。這種真實來自於理論、實踐、經驗、分析和不懼怕某些威脅的膽識,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也許我的許多觀點和想法是錯的,或只是從某個角度來說有些片面;或許許多觀點因媒體的斷章取義而被扭曲了;也許許多問題直接與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規章制度有所沖突;也許許多事實並不被多數人承認或多數人根本就不願接受;也許許多提法與措施會傷害一些機構或個人的私有利益┅┅但我並不後悔,事實最終會證明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事實總是在各種不同意見的爭論與對立之中被更多人所認識。 當馬爾薩斯提出「人口理論」時,在整個社會引起一片反對之聲;當凡勃倫提出「社會生活習慣形成的階級」時,經濟學界也同樣嘩然;當馬克思的《資本論》出版時,幾乎被所有的國家和統治者封殺┅┅但最終整個社會都將他們列入偉大的經濟學家的行列,都不得不承認他們對社會與人類的貢獻。 不能說所有經濟學家的觀點都是正確的,也不能說他們的觀點都是不正確的,只有事後的幾十年、幾百年的社會實踐才能最終給予他們應有的稱贊。更值得稱贊的是他們認真的研究精神、他們的科學態度,以及他們敢於提出不同於社會主流觀念的突破。這背後的膽識,雖然不被許多人認識,但卻是存在的。 「膽識」和「敢於」並不完全相同,敢於還在於「身正不怕影子斜」,在於觀點、問題可以被討論,但個人的行為卻不能有污點。因為這個社會首先看到的是這個人的人品是否能證明其觀點是干凈的、純潔的,而從來不會相信一個在生活和品行上不被社會、法律和道德所認可的人。 如果一個社會可以讓人們的表達方式更自由些,讓人們對文藝作品的選擇更自由些,讓更多人不僅僅局限於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表達方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將重點轉移到所討論的觀點本身,那麽人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現那些語言與文字背後的閃光點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一思想的解放引導著中國的改革,造就了中國發展的神奇,也改善了社會的風氣與人民的生活,將中國從貧窮中拯救出來。但如今這一標准在人們富起來之後反而被遺忘┅┅最終社會還會回歸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之路上來。對與錯只能靠實踐,當然,也許實踐過程是曲折並漫長的。 社會的進步恰恰體現在寬容的程度上。當人們不再就討論問題的方式而糾纏時,當社會中的個人偏好被新的價值觀所代替時,公允的評價體系將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為平等的人文關懷。只有這樣,中國的經濟制度才有競爭中的統一,才能保證社會的自由與和諧。 任志強 2008年4月10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