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法灸法圖解(第三版)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5月

針法灸法圖解(第三版)

作者:藺雲桂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1日
ISBN:9787533548957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作者70餘年臨床、科研與教學中積累的經驗與心得。力圖以圖解的方式闡釋各種手法操作的動作及複式手法的操作過程,使那些只可意會而不可占傳的內容盡顯圖中。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收錄針刺治療手法。詳細整理了運針、行針手法練習、調整針感方法、古代補瀉手法、現代各家手法等內容,逐步深入教您掌握針刺手法。下篇收錄灸治法。分別從皮膚結構和功能、損傷性灸、無損傷性灸、各種灸治方法等內容,為您剖析灸治法。附篇歸納了作者經驗總結的56個穴位的針法、手法、針感、灸法應用圖解,為實際應用的重要參考資料。

藺雲桂。1953年畢業於中央衛生部針灸班。曾任福建省委門診部及省人民醫院針灸科、省中醫研究所經絡針灸氣功研究室、福建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針灸中心研究室主任,福建省針灸研究會副主任委員,華僑大學中醫系教授,福建省科協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國際針灸醫師水準考核委員會委員,全國經絡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

第一章毫針手法基本要求圖解
一、毫針的規格要求
(一)毫針各部位名稱
(二)毫針針尖的形狀要求
(三)毫針針體的形狀要求
(四)毫針針柄的形狀要求及應用
(五)毫針的品質要求
(六)毫針的長度規格
(七)毫針的粗細規格及應用
(八)一次性毫針
二、掌握毫針手法的基本條件
(一)要具備一定的中醫理論基礎
(二)要有敏銳的指感
(三)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四)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三、毫針手法練習法
(一)指力練習法
(二)準確度練習法
(三)指感練習法
四、自身練習法
(一)減輕疼痛的體驗練習
(二)得氣(針感和手感)的體驗練習
(三)基本手法的體驗練習
(四)補瀉手法的體驗練習
五、施行針刺前的準備工作
(一)安排好治病的環境
(二)安定患者的情緒
(三)安置好患者的體位
(四)找准穴位
(五)消毒注意事項
六、施術者刺針前的思想準備
一毫針手法基本原理圖解
一、毫針治病的理論基礎
(一)補氣、瀉氣理論的來源
(二)毫針補瀉的原始概念
(三)毫針調氣理論
(四)調氣與“補氣”“瀉氣”的區別
(五)調氣的基本原則
(六)古代對毫針作用研究的一個側面
二、得氣針感和手感
(一)針感
(二)手感
(三)得氣與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特性
(四)得氣與經絡分佈
(五)針感與神經系統
三、影響手法療效的若干因素
(一)手法療效與穴位
(二)手法的療效與時機
(三)手法刺激的量和質
第三章毫針基礎手法圖解
一、減痛和無痛刺針法
(一)壓迫皮膚減痛法
(二)轉移病人注意力減痛法
(三)提捏減痛法
(四)快速刺針減痛法
二、進出針手法
(一)撚轉慢進針手法
(二)撚轉快進針手法
(三)直刺進針手法
(四)搖刺進針手法
(五)慢速出針手法
(六)快速出針手法
(七)撚轉出針手法
(八)按壓出針手法
(九)後遺感的處理方法
三、產生及尋找針感的手法
(一)留針候氣法(留針產生針感的方法)
(二)引氣催氣法(誘發和激發產生針感的手法)
(三)慢撚轉進退尋找針感的手法
(四)提插尋找針感的手法
四、調整針感程度的操作手法
(一)飛法
(二)撚轉法
(三)搓針柄法
(四)壓法
(五)敲擊法
(六)震動法
(七)搗動法
(八)提插法
(九)頓式提插法
(十)震動提插法
(十一)提插撚轉法
(十二)刮柄法
(十三)撥柄法
(十四)彈柄法
(十五)剔法
(十六)搖法
(十七)擺法
(十八)弩法
(十九)倒針法
五、針感傳導的激發和誘發手法
(一)循法
(二)捏法
(三)敲擊法
(四)按壓法
(五)切法
(六)阻斷法
(七)針向法(倒針法)
(八)接力法
(九)語言誘導法
(十)多種方法的配合使用
六、留針手法
(一)靜止留針法
(二)旋針留針法
(三)間斷留針法
(四)動留針法
(五)消除針感的留針法
第四章古代毫針補瀉手法圖解
一、古代毫針基礎補瀉操作手法的分析和應用
(一)徐疾補瀉法
(二)開合補瀉法
(三)呼吸補瀉法
(四)迎隨補瀉法
(五)陰陽補瀉法
(六)提插補瀉法
(七)撚轉補瀉法
(八)三刺補瀉法
(九)營衛補瀉法
(十)“九六”補瀉法
(十一)平補平瀉法
二、古代毫針複式補瀉操作手法的分析和應用
(一)《內經》複式補瀉法
(二)燒山火法
(三)透天涼法
(四)陽中隱陰法
(五)陰中隱陽法
(六)青龍擺尾法
(七)赤鳳搖頭與白虎搖頭法
(八)蒼龜探穴法
(九)鳳凰迎源法
(十)龍虎交戰法
(十一)子午搗臼法
(十二)龍虎升降法
(十三)進氣法(運氣法)
(十四)納氣法
(十五)留氣法
(十六)交經法(五臟交經、隔角交經、通關交經、關節交經)
(十七)汗、吐、下三法
(十八)母子補瀉法
(十九)納支補瀉法(納子法)、納幹法(納甲法)、子午流注法、十二經流注時刻補母瀉子迎隨補瀉法、靈龜八法、八法交會八脈法
附:古代幾種刺針方法圖解
(一)十二節刺法
(二)九變刺法
(三)五腑相應刺法
第五章現代各家針刺手法圖解
一、承淡安針刺手法
(一)進針後之手法
(二)一般應用之新針法
(三)出針之手法
(四)得氣與補瀉
二、任作田針術
(一)八法
(二)十術
三、魯之俊手法
四、朱璉手法
(一)撚轉法
(二)刺入撚轉法
(三)退針法
五、裴斌燒山火、透天涼臨床操作經驗
(一)燒山火
(二)透天涼
(三)燒山火、透天涼操作點滴體會
(四)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局限性
(五)燒山火、透天涼操作注意事項
(六)手法操作和臨床效果的關係
六、焦勉齋針刺操作手法
(一)進針、出針的操作方法
(二)補瀉方法
(三)實踐經驗和體會
(四)燒山火與透天涼法
七、樓百層的燒山火與透天涼針刺手法
(一)燒山火法
(二)透天涼法
八、陸瘦燕燒山火、透天涼手法
(一)燒山火法
(二)透天涼法
九、司徒鈴針刺補瀉手法
(一)得氣與候氣
(二)補瀉手法的操作
(三)針刺補瀉有效的準則
(四)針刺法的發展
十、鄭魁山針刺手法
(一)針刺前的準備
(二)進針法
(三)得氣法
(四)補瀉手法
(五)守氣法
十一、趙緝庵補瀉手訣
(一)補法手訣
(二)瀉法手訣
(三)平補平瀉手訣
十二、楊甲三毫針單手進針法
(一)空壓式
(二)角度壓式
(三)撚壓式
(四)連續壓式
十三、郭效忠針刺手法
(一)有效點
(二)得氣效應
(三)三通
(四)神經類型
(五)手法
(六)治療時機
(七)留針
十四、劉天健運氣行針法
(一)運氣行針手法的理論
(二)練氣方法
(三)應用運氣行針法的注意事項
(四)運氣行針的手法
十五、王樂亭十二透刺法
(一)透刺法的作用與特點
(二)十二透穴方
十六、師懷堂針刺手法
十七、方吉慶鳳凰展翅補瀉法
十八、張信滯針術
(一)滯針術
(二)螺旋弧度刮針法
(三)臨床意義和應用
十九、孫明一呼吸激發經氣法
(一)呼吸法的具體操作
(二)呼吸法的臨床體會
二十、李志明針刺涼熱補瀉手法
(一)操作方法
(二)臨床應用
二十一、王啟明針刺手法
(一)進針法
(二)補瀉法
(三)出針法
第六章其他針刺治療手法圖解
一、銀針(淺針)術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刺激強度的掌握
(四)取穴
(五)適應證
二、挑刺術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刺激部位
(四)應用
三、梅花針(七星針)術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刺激部位
(四)應用
四、刺絡術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刺激部位
(四)出血量
(五)治療時間及次數
(六)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七)應用
五、穴位注射術
(一)穴位注射操作法
(二)病灶組織注射操作法
(三)疾病反應點注射操作法
(四)應用—
六、耳穴治療術
(一)耳穴治療方法
(二)應用
(三)耳穴的分佈
七、芒針術
(一)操作方法
(二)應用
(三)取穴
八、火針術
(一)針具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四)應用
九、頭針術
(一)刺激部位
(二)刺針方法
(三)注意事項
十、點穴術(指針術)
(一)指力練習法
(二)點穴操作法
(三)應用
十一、穴位埋藏術
(一)埋藏物質及埋藏方法
(二)注意事項
(三)應用
十二、小針刀術
(一)針具
(二)操作程式
(三)操作技術
(四)注意事項
(五)應用
十三、電針術
(一)工具
(二)操作方法
(三)應用
(四)注意事項
十四、電熱針術
(一)工具
(二)操作方法
(三)應用
(四)注意事項
十五、電火針
(一)構造
(二)操作方法
(三)應用
……
下篇灸治法圖解
第一章皮膚的結構和功能
第二章損傷性灸
第三章無損傷灸(溫灸)
第四章各種灸治方法圖解
附篇56穴位的針法、手感、針感、灸法應用圖解
參考文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