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受制於人:人氣心理諮商師教你如何自處,並學會掌握與他人的適當距離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高敏感的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受制於人:人氣心理諮商師教你如何自處,並學會掌握與他人的適當距離
不被人際關係綁架,擺脫提心吊膽、以他人為主的生活
「不知該如何掌握與他人的距離感。」
「總是忍不住看對方臉色,無法暢所欲言。」
「當與他人的關係發生摩擦,就會心想『是我做了什麼嗎?』而感到不安。」
「被對方的反應牽著鼻子走,對人際關係感到疲倦。」
「出於好意所做的事,對方好像覺得很沉重。」
你也有著上述這些煩惱嗎?
所謂「高敏感族群」,其實是個性相當溫柔、總是為對方著想、具有高度感受力的和平主義者。
高敏感的天性並不是壞事,卻會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感到疲倦、累積壓力,掌握不了與他人適切的距離感。
有著這些煩惱的人,該如何營造讓自己舒適、輕鬆的人際關係呢?
從「他人本位」的束縛中解脫!
知名心理諮詢師根本裕幸,清楚點出高敏感族群的特徵與心理,以最貼近心情的文字敘述高敏感族群該如何自處、發揮高敏感的優勢,既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又能更加善待自己。
讀著本書,或許你也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符合「高敏感族群」的心理特徵,或是擁有相同的人際關係煩惱,這些其實都在無形中累積生活上的壓力。
不用擔心,只要讓這本書協助你,一定能建立對你而言最佳的人際關係。
別再逞強!
保護自己、準確掌握距離感的課程
第1章 為什麼掌握不了與對方的距離感?
第2章 他人本位的人無法幸福的理由
第3章 為了避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建立自我本位的方法
第4章 母親這道牆構築了你的人際關係
第5章 建立舒適距離的方法
第6章 與討厭的對象劃分界線的方法
第7章 我也經歷過!關係失和的修復方法
作者簡介
根本裕幸
1972年生,現居日本大阪。1997年拜神戶心理服務中心代表‧平準司為師。自2000年起成為專業心理諮詢師,進行過1萬5千次以上的心理諮詢服務,每年舉辦100場以上的座談會。2015年4月以自由心理諮詢師、講師、作家的身份展開活動。著有暢銷書《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采實文化)等多本著作。另外,也為《anan》、《CLASSY》、《LEE》、《美ST》、《OZ PLUS》、《日経ビジネス•アソシエ》、《日経おとなのOFF》等雜誌、讀賣新聞、每日新聞等報紙撰稿。並多次參加各種電視、廣播演出,協助節目製作。
官方部落格:nemotohiroyuki.jp/
前言 消除人際關係的煩惱,活出自我!──3
第1章
為什麼掌握不了與對方的距離感?
1-1 無法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劃分界線者的特徵──20
1-2 你是否在白費溝通技能??──27
1-3 以為溝通只用語言是大錯特錯──35
1-4 不從他人本位轉變成自我本位,無法得到適切的距離感──39
第2章
以他人為本的人無法幸福的理由
2-1 過著以他人為本生活者的3種模式──48
2-2 迎合他人的天才們過低的心靈充實度──55
2-3 被評為「很沉重」的人分送的不是愛而是罪惡感──61
2-4 被評為「你有點冷漠」剛剛好──65
第3章
為了避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建立自我本位的方法
3-1 以「相互依賴」為目標,邁向貫徹自我意見的自己──70
3-2 用我訊息找回自己 *確立自我本位的課程1──79
3-3 用手指確認讓意思明確化 *確立自我本位的課程2──84
3-4 透過意識到現在不受時間影響 *確立自我本位的課程3──86
3-5 習得察覺對方想法的捕捉能力──90
3-6 建立在生活中互助的人際關係──95
3-7 確立自我本位的課程總結──100
第4章
構築你的人際關係的母親這道牆
4-1 人際關係距離感失常的真實原因──104
4-2 難以結婚的人與母親的關係──113
4-3 脫離母親獲得心理自由的方法──119
第5章
建立舒適距離的方法
5-1 「感受能力」對於掌握適切的距離十分重要──124
5-2 掌握不再猶豫所需的距離感的基本方法──130
5-3 想接近人就給予超乎期望的款待──137
5-4 為求理解而傷害對方的勇氣──142
第6章
與討厭的對象劃分界線的方法
6-1 與討厭的對象之間清楚地劃出界線 *步驟1──154
6-2 挖掘「為什麼討厭他?」的理由 *步驟2──158
6-3 刻意試著尋找討厭對象的優點 *步驟3──165
6-4 將討厭的對象納入自己心中 *步驟4──167
6-5 感情好的人之間也必須注意!親近中也有距離──171
第7章
我也經歷過!關係失和的修復方法
7-1 職權騷擾、性騷擾受害者會令他人產生親近感──178
7-2 為何自己或對方的心突然變了?──185
7-3 那會成為你的護身符!將辭呈藏在口袋裡──191
7-4 老奸巨猾!?人人苦惱的婆媳問題──196
後記 首先是自己,接著是對方,最後是兩人的關係性──201
前言
消除人際關係的煩惱,活出自我!
「不明白與他人的距離感。」
「總是忍不住看對方臉色,無法暢所欲言。」
「當與他人的關係發生摩擦,就會心想『是我做了什麼嗎?』而感到不安。」
「被對方的反應牽著鼻子走,對人際關係感到疲倦。」
「出於好意所做的事,對方好像覺得很沉重。」
「總是因為人際關係原因導致工作不順利。」
「有心儀的對象,卻不知該如何接近。」
「經常忍不住過度干涉他人而招來厭惡。」
在將近20年的心理諮詢經驗中,我聽過許多人談起這樣的煩惱。
職場人際關係自然不用說,夫妻與家人間的問題、朋友關係與學習才藝的同伴之間的關係,還有與鄰居的往來……要追究起來,我們許多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反過來說,只要能構築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絕大多數的煩惱都會消失,可以放心的過著活出自我的生活。
特別容易懷抱這類問題的人,大都是懂得他人心情具高度感受力的人、心靈非常溫和的和平主義者,本書將具備那些特質的人稱作「高敏感人」。
各位是否會考慮到對方的心情而壓抑自己的心情、心想「只要我忍一忍就行了」主動配合場合的氣氛、出於好意以對方的期望為優先?
高敏感人因為太過了解對方的心情,往往忍不住更優先重視對方的事情勝於自己。本書將這種生活方式稱作「以他人為本生活」。因為這類人不是以自己為本,而是以他人為本來行動。
當然,因為是為了對方而行動,從中也會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則犧牲自己的事情往後拖延。
比方說,你可曾想著「今天我想在家裡放鬆一下」,但當朋友邀約「陪我去購物!」時,依然不甘情願地擠出笑容回答「好啊!」那一刻你不由得犧牲了「想放鬆的自己」並關進心中。雖然得到與朋友共度的快樂時光,另一方面,自己本來「想放鬆一下」的心情依舊沒得到滿足。
而且高敏感人大都性情溫柔,無法原諒自己和朋友一起遊玩卻感到疲倦。「難得朋友約我,居然覺得很累,我真是差勁!」他們會這樣責備自己。
像這樣以他人為本地生活,心靈會感到越來越疲憊。
如何學會自在的操縱與他人的距離
我想你在日常中也感覺得到,人際關係很少順心如意。
舉例來說,有時想接近心儀的異性卻遭到對方保持距離。另一方面,有時卻異樣地得到不擅應付的客戶中意,被對方拉近距離。
另外,因為職業之故,我經常聽說想增進夫妻關係伴侶卻毫無此意,滿足於現狀的情況。
因為交際往來不得不相處,但很想盡快獨處的場面,在職場或媽媽朋友之間或許都經常出現。
更進一步來說,也發生過明明是出於好意的行動,對方別說感謝,甚至視為惡意之舉而抱怨的情況吧
這種時候該如何才能更輕鬆、更有自我特色地跟周遭的人往來呢?
本書便是為抱著這種苦惱的各位全新撰寫而成。
請透過通讀本書,學習更符合自我、更順暢地構築人際關係的方法與思考方式。
與他人的距離感變化多端,昨天良好的距離並不保證今天也適用。因為我們的情緒和天氣一樣時時在變化。能夠應對那樣的變化,構築每一刻最舒適的關係性是最理想的,我們所有人都具備那種能力。
本書要介紹像這樣巧妙地衡量與他人的距離,得以舒適地表現自我所需的方法。
舉例來說,在工作上會碰到不得不奉陪厭惡的人、不擅應付的人的情況。當然也會有越來越討厭原本很喜歡的同事的時期。為了這些人,我對於「要如何與厭惡的人建立距離?」也做了詳盡的說明。
想拿給從前的自己閱讀的一本書
首先在第1章,介紹的是掌握不好與他人距離感的人常見的模式。
在本章回顧無法順利劃分與他人的界線、過度依賴技能或技巧的自己,同時學習在心理學層面上的溝通。
第2章會詳細介紹過著以他人為本生活者的心理。
不由得迎合他人分為幾種模式。例如,本章會說明乍看之下明明是為了對方著想做好事,卻對自身及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的現象。我認為這對各位而言是個回顧現今自身的機會。
第3章則是思考怎麼做才能放開他人本位,以「自我本位」生活。
大家或許會感到意外,活用過著以他人為本生活時培養出的「察覺對方心情的能力」與「配合對方的能力」是重點所在。
在第4章將深入探討,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重大影響的「母親」與我們的關係。
母親從我們還是胎兒時起就是最親近存在,我們向母親學習各式各樣的事情。語言自不用說,價值觀與感受方式等等也是從和母親的關係中學到的。請透過重新審視與母親的關係,來取得構築更順利的人際關係的線索。
在第5章,終於要針對自己感到舒適的與他人距離衡量方式詳細說明。
在這個部分,要去「感受」與對方的距離感、從「給予」的重要性學習「信賴」對方。因為偶爾也會介紹感覺看似難懂的想法,請反覆閱讀以派上用場。
工作自不用說,我們有必要在各種場合接觸厭惡的人,從前和睦的關係失和也很常見。我會依序說明這種時候該怎麼做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而第7章會說明在人際關係中令人高呼「我也經歷過!」的困擾案例與應對方法。每一個案例都是我的客戶的實際體驗,各位應該也能透過他們的經驗得到可供參考的方法。
其實我也一樣,特別是在20來歲時有非常多關於人際關係的煩惱,無論在職場或私生活都接連受挫。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完全過著以他人為本的生活。對自己毫無自信,總是提心吊膽地在意周遭的人怎麼看待自己。
為了改善那樣的自己,我學習心理學、面對自我,後來成為心理諮詢師得到與許多人接觸的機會,漸漸累積起在本書中介紹的訣竅。
直到現在,我還偶爾會變得以他人為本被耍得團團轉,不過在美好的家人、朋友與同伴們陪伴下生活,反倒讓我覺得那樣的機會很新鮮。
這是我想務必要送給從前的我的一本書,同時也期盼本書能為有同樣感受的各位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