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沒教的中國史-清談風雅魏晉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5月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清談風雅魏晉

作者:李默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4日
ISBN:978986178094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69元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清談風雅魏晉】西元220年至西元580年?中國政治的紛擾與民族融合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三部曲【清談風雅魏晉】
  娓娓告訴您,關於統一的中國再度回到如戰國時代,紛擾不休、分合不斷的動盪時代。
強盛的漢王朝終究還是走向分崩離析的命運,魏蜀吳的正統爭戰,哪一個名正言順了?戰爭頻頻、人民流離,時代的氛圍悽悽惶惶佛教大盛、清談流行,這樣的保護膜包裹的中國是否一無可取、黯淡無光?王朝南遷、胡族南下,南與北、漢與胡,又會爆烈出什麼火花?瞧瞧老師沒教的中國史,見識古代人生命力有多強!!
  全景式圖文並茂紀錄中國文化歷史,帶您追尋中國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
作者簡介
李默
  李亞平,筆名李默。海南萬寧人。198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1973年赴海南國營英州林場插隊務農,後歷任廣東省旅遊局幹部,廣東旅遊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副編審。
學術顧問
李學勤
著名青銅器專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
羅哲文
中國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中國長城學會名譽會長
俞偉超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曾任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曾憲通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漢語文字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攻戰國秦漢文字
彭卿雲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曾任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Part 1三國220A.D. ~ 264A.D.魏編《皇覽》支謙在吳譯經羅馬商人秦論入華南方瓷的典型代表──東吳青瓷九品中正制建立川南人懸棺曹氏父子的文學成就建安七子主導文壇發展建安之傑——曹植劉劭代表才性學諸葛亮的軍事思想諸葛亮二上《出師表》正始名士流行服石吳入臺灣西蜀漆器獨秀馬鈞作指南車皇象寫《急就章》唯刀獨尊反切發明倭女王遣使至魏進貢魏攻高句麗.刻石記功而還江南首座佛寺落成玄學產生魏立三體石經司馬懿死.司馬師專魏世襲領兵制在東吳形成朱士行西遊取經《廣陵散》流行皇甫謐著針灸經典竹林七賢集聚山陽蜜餞出現中國開始大規模造佛像劉徽注《九章算術》
Part 2 西晉265 A.D. ~ 316A.D.竺法護入白馬寺譯經荀勖造笛律校正管口司馬炎詔造六宮汲塚竹書出土孫吳碑刻異軍突起陳卓繪《全天星圖》晉頒戶調式等制度趙爽證畢氏定理《脈經》最早總結脈學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出現洛陽紙貴劉毅請廢九品中正制魏夫人之《黃庭內景經》水磨大量使用紙寫書普及陳壽撰成《三國志》八王之亂賈后專權《博物志》編成清談盛行衛?作《四體書勢》玄學完成向秀郭象注《莊子》外遷「五胡」反玄學潮流中國書法成為獨立藝術《平復帖》劉淵稱帝建漢.十六國開始中國文化開始大規模傳入日本青瓷工藝成熟都督氾濫成災
Part 3 東晉317A.D ~ 419 A.D司馬睿稱帝.東晉建立鮑敬言提出「無君論」《抱朴子.內篇》發展道教理論蘇峻據建康.晉大亂晉代名將陶侃虞喜發現歲差.創安天論王導主晉《遊仙詩》郭璞遊仙後趙興佛風干寶《搜神記》馬鎧傳入中國重甲騎兵出現東晉實行土斷政策西域高僧佛圖澄圓寂楷書發展成熟書法家衛夫人《華陽國志》首創中國地方誌東晉與拜占廷建交《蘭亭集序》王羲之書法冠古今王珣《伯遠帖》王猛入秦佐政傳國璽輾轉還晉「天竺樂」傳入中國敦煌石窟工程開始東晉名僧支遁桓溫第三次北伐實用的急救方書──《肘後方》塢壁莊園廣泛出現道安南下襄陽弘法譯經江南大地主莊園經濟形成前秦統一北方晉建北府兵前秦禁老莊圖讖謝安執政東晉石刻線畫復興圍棋空前興盛慧遠入廬山秦晉淝水大戰王獻之開拓新書體行書、今草形成魏道武帝改革北魏的改革法顯赴北印度取經求佛法魏晉軼事小說《西京雜記》般若學欣起高潮麥積山雕鑿石窟佛寺壁畫開始在中國興起顧愷之代表魏晉繪畫的藝術高峰麵食開始占主要地位鳩摩羅什入華傳播大乘空宗秦奉鳩摩羅什為國師研習《黃庭經》之風盛行《小品方》影響深遠中國陶器流行於世界師子國贈玉佛像夏築統萬城僧肇推動中國佛學中國佛學學派興起私學流為三派
Part 4 南北朝420A.D ~ 580 A.D「五胡亂華」.十六國的形成消長寇謙之起天師道場.弘揚道教宋改革制度炳靈寺石窟開建僧慧琳作「黑衣宰相」中國繪畫進入繁榮時期中國文化進入佛教影響時代胡人婦女風情入主中原北魏馮太后殺子謝靈運推動山水詩發展玄言詩與山水詩代興竺道生宣傳涅槃說高麗音樂傳入中國《孫子算經》提出剩餘定理私學溝通南北山水園林大量湧現何承天考古.創新律魏太武帝滅佛魏佛禁稍弛劉義慶編著《世說新語》外國玻璃大量輸入中國畫論興起范曄撰《後漢書》官營手工業發展為手工業主體滿地繡出現南朝庶族興起中國絲織技術傳入波斯雲岡石窟開鑿金銅佛像進入全盛時期祆教傳入魏上層社會譜寫家史盛行鮑照發展樂府詩道教流派出現道教捏造老子化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均田制陸探微影響南齊畫風范縝著《神滅論》魏孝文帝主張漢化新體詩出現魏碑書法風格勁健大科學家祖沖之推算圓周率江南清商樂成為音樂主流北魏開鑿龍門石窟蕭梁以佛教為國教佛教東渡陶弘景建茅山道宗教教理《瘞鶴銘》代表南朝碑刻菩提達摩東來木塔樓開始流行集前代名舞大成的清商樂舞銅新品種出現酈道元撰成《水經注》褲褶流行南朝瓷器形成繁榮局面北朝陶瓷器後來居上行台制實行南朝駢文極盛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編成南北朝陵墓雕刻藝術復興宇文泰創府兵制賈思勰著成《齊民要術》宮體詩形成《洛陽伽藍記》記錄佛寺興衰石刻佛像遍及中國北朝石刻線畫成就斐然五嶽勝地逐漸開發齊廢道教南北朝學風數起數落庾信改變詩風髹漆工藝出現新突破婁睿墓壁畫代表北朝繪畫水準南北朝寺院經濟勢力達到頂峰胡舞湧入中國新疆石窟形成龜茲風格佛寺建造登峰造極佛寺壁畫藝術達到高峰南朝情歌綺豔中國政治由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制過渡

導言
  「老師沒教的中國史」是一部全景式圖文並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國文化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此書的出版,凝聚了編撰者的心血,學術顧問們的智慧。尤其是李學勤先生,親自動筆寫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書沉甸甸的份量。
  中國文化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國文化的歷史造就的,是中國文化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文化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國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國文化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幹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國文化就是四大古國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國文化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西元前後兩百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隻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入中世紀的時候,中國文化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國文化處於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國文化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國文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國文化這樣持久,這樣統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國文化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係,它的文化是統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國文化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於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於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國文化,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國文化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于中國文化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後,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衝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衝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于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於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國文化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老師沒教的中國史》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老師沒教的中國史》,力求總結和回顧中國文化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兩千頁的範圍內容納了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國文化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流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國文化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逐漸形成了編著《老師沒教的中國史》的設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雲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畫作了充分討論,並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透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國文化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國文化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國文化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一點貢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