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4月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作者:駱芬美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25日
ISBN:978957135728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5元

原來──鄭成功時代,臺灣人不瘋媽祖原住民頭目制度是荷蘭人所設立的三百年前,臺灣商人就採用股份集資……十三篇精采翻案,讓你重新認識臺灣的真正歷史!
  臺灣地理位置特殊,歷經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發達,十七世紀曾被荷蘭、西班牙統治;明鄭敗亡後,納入清朝版圖,政權變動頻仍,族群融合多樣,文化發展多元。
  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以近四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面貌;以生動故事敘述方式、配合精彩圖片說明,完整呈現三百多年來的臺灣真相。
作者簡介
駱芬美
  臺灣雲林土庫人,輔仁大學歷史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
  教學頗受肯定,曾獲「優良教師獎」
  早期研究中國明代史,近年深入涉獵臺灣史,並在九八新聞臺「九八講堂」節目擔任臺灣史主講人,致力透過講故事,讓聽眾瞭解、認識臺灣
  作者勤於走入歷史現場,進行田野調查與拍攝,為本書增添臨場感與可讀性
  著作《三楊與明初之政治》、《丁憂與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

推薦序 歷史去偽始見真相 宋光宇推薦序 我愛說「古」的姐姐 駱芳美作者序 因緣際會臺灣史
1.西方人如何認識臺灣?你以為:四百年多前葡萄牙人發現臺灣,並命名為「福爾摩沙」事實是:葡萄牙人只是經過並未登陸,真正登陸且稱呼「福爾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2.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你以為: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積極且主動的占領臺灣事實是:荷蘭人來臺灣,是明朝官商勾結的分配結果
3.荷蘭人在臺灣做什麼生意?你以為: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始有出口擴張和轉口貿易政策事實是:荷蘭時期,臺灣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在全球經濟網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4.漢人移民臺灣你以為:當年漢人「唐山過臺灣」是情非得已的悲哀事實是:荷蘭時期,漢人覺得臺灣機會無限,紛紛渡海而來
5.荷蘭人和原住民你以為:臺灣原住民的頭目制度是部落既有的傳統事實是:原住民頭目制度是由荷蘭人創立的
6.鄭成功如何趕走荷蘭人?你以為:鄭成功直接用武力打敗荷蘭人事實是:武攻之前,鄭成功早已透過經濟封鎖癱瘓荷蘭人的貿易
7.鄭經和英國人你以為:十七世紀時,英國人和臺灣沒有任何關係事實是:鄭經帶著英國人從臺灣到中國,導致後來的鴉片戰爭
8.兩岸諜對諜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一九四九年以後才開始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已然存在
9.明清皇室來臺你以為:清朝嘉慶皇帝曾來過臺灣事實是:明清皇室成員只有明朝寧靖王朱術桂在臺灣住了十八年
10.玄天上帝與媽祖你以為:到處可見的媽祖廟是民間信仰的自然發展事實是:推廣媽祖信仰是清朝統治者的手段
11.臺灣棄留你以為:鄭克塽投降後,康熙因施琅建議而納入臺灣事實是:康熙經過十個月考慮才做出決定,對臺灣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2.一府二鹿三艋舺你以為:臺南、彰化鹿港、臺北萬華(艋舺)是清朝廷開發的事實是:這三大港口城市全是民間自力開發、自然形成的
13.客家人的義民廟你以為:義民廟只是客家人的一種民間信仰事實是:義民是客家人在以閩南人為主的早期社會中取得合法身分的重要管道
徵引書目

8.兩岸諜對諜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一九四九年以後才開始的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始終存在從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兩岸之間就存在著諜對諜的政治鬥法。一九四九年起,陸續有軍人從臺灣投誠大陸,最多曾有人拿到獎金二千五百兩黃金;而一九六一年起,前後有十六名大陸的「反共義士」起義來臺,政府共支出將近五萬兩黃金獎賞這些「義士」們,換算成臺幣應有十億元左右。其中駕米格二十一型飛機來投誠者,還領到七千兩黃金,三十年前的市值達一億元,應該可以在臺北市精華地段買下好幾棟豪宅。而這種臺灣和大陸諜對諜、人員「投奔」對方陣營的戲碼,早在三百年前,鄭成功東渡(一六六二年)臺灣到鄭克塽投降滿清(一六八四年)為止的二十二年間,就屢見不鮮了。鄭成功進入臺灣時,清朝隨即施行一道對於鄭家極具殺傷力的「遷界令」,要求浙江、福建、廣東三省,住在距海三十里(十八公里)以內的居民,一律往內陸遷徙,隨後將村莊焚毀。這個堅壁清野的策略,實施得非常徹底,目的是讓鄭成功糧餉物資來源枯竭,最後迫使其山路五商、海路五商無法經營。少了海外貿易收入支應軍費,經濟愈來愈困窘,只好在臺灣努力拓廣耕地、發展農業(註1),但農業收入遠不如海上貿易,鄭家終究無法再與清朝廷相抗衡了。提出這個「高見」的人,是原本鄭成功陣營的將領黃梧。他是在清朝廷對鄭成功部屬提出優遇的招降條件時(註2),獻出鄭方重要基地海澄投降清朝(註3)。因為黃梧熟知鄭軍內情,他向清廷提出「滅賊」策略:「鄭成功之所以能夠守金、廈彈丸之地與清朝廷對峙,是因為有沿海人民接濟糧餉、油、鐵、船。」此一建議果然斲傷鄭家的命脈。此外,黃梧投降清廷後,招降鄭方官員二百多人,兵好幾萬人,使鄭成功北上的計畫受阻,更大大助長了清朝的實力。康熙皇帝特別封他為海澄公,位居「一等公」,是明鄭降將中職位最高的,子孫更可享受「世襲十二代」的賞賜。趕走荷蘭人後(一六六二年),鄭成功年僅三十九歲即在臺灣病逝。他死前的遺命竟是賜死兒子鄭經,因此,他的驟死引發鄭氏內部權力真空。鄭成功的部將黃昭在臺南擁立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鄭襲,繼位為延平王;在廈門的鄭經,則拉攏掌握海軍都督周全斌,以「正統」自居。位於金門的元老重臣鄭泰(鄭經堂叔)則持觀望態度,傾向與清方談判,甚至提出金門、廈門、臺灣三島,比照朝鮮成為朝貢國的辦法。這時清朝廷康熙皇帝剛繼位,年僅八歲,大權掌握在鰲拜手中,在一切還不穩定的狀況下,清廷不想開啟戰端,因此不斷招撫廈門的鄭經。只要鄭經願剃髮,並到北京請降,不但赦免其違抗的罪責,還給予優厚的爵位、從優加薪、安插官職。鄭經不想被招降,又擔心自身實力不敵清廷武力,於是假造人員、器械總冊,以準備投降的姿態迷惑清方,並和清政府進行談判。同時,出兵臺灣打敗叔叔鄭襲,之後留下部將黃安掌理臺灣,自己又回到廈門。回到廈門的鄭經,卻面臨被孤立和親信背叛的危機:一方面「遷界令」使廈門失去物資和情報的來源;另一方面,堂叔鄭泰因立場不同,被鄭經幽禁後自殺。鄭泰的弟弟鄭鳴駿和兒子鄭纘緒因而帶著八千士兵及一百艘船,向清將領耿繼茂投降;第二年,原本支持鄭經的海軍總督周全斌、提督黃廷也投降滿清。鄭泰事件發生後,鄭經又被施琅和荷蘭的聯合部隊打敗,撤出金門和廈門,退守到漳州沿岸的小島銅山,他的部屬大多投降了清廷。四個多月後(一六六四年三月)鄭經終於放棄福建沿海的島嶼,撤退到臺灣,建國「東寧」,對西洋人自稱「東寧國王」,為保有政權的合法地位並維繫鄭成功舊部屬的向心力,仍繼續尊奉南明桂王的「永曆」年號,但不再有西征清朝的想法。跟著鄭經來臺的人,三年內,有四分之一的人陸續從澎湖、臺灣渡海投降清朝,估計約有文武官員近四千人、正規軍四萬多人、船隻九百多艘。清廷對明鄭來降的將官,剛開始只給一些閒缺。後來漸漸依照帶來投降的人數多寡,給予職銜和薪水,例如:帶很多官兵來投降的官員,就加職銜,給原本的全薪;所帶官兵少又沒什麼功勞,就降職等,給一半的薪水。清廷方面,不放棄武力攻臺的鰲拜,命施琅統領水師征剿鄭經,只是施琅前後三次攻打臺灣,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鄭經退到臺灣三年後,十一歲的康熙皇帝開始親政(一六六七年)(註4),再度招撫鄭經,只要剃髮並歸順清朝,就封給他爵位和優厚的俸祿(註5)。面對施琅不斷提出攻臺計畫,康熙不僅未接受,還免去施琅的福建水師提督職務,調他入北京,拆散兵眾、燒毀船艦。鄭經對康熙的善意雖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重啟戰端。鄭經仍堅持「不剃髮」,致力在臺墾殖,將官和士兵生活漸漸安定,也不騷擾清廷,雙方算是「相安無事」(註6),只發生過少數零星的叛逃事件。鄭經來臺九年後,也就是康熙親政六年後(一六七三),兩岸關係又有了戲劇性變化……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