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作者:股素人卡小孜
出版社:凱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ISBN:978986892574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08元

◎退休理財要趁早,以免淪為"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老人!
 
  普通上班族淪落至"下流老人"的可能原因是:(1)父母、子女因疾病或意外,需要長照醫療費、(2)子女為繭居族或啃老族,而依賴父母的救濟、(3)夫妻長年相敬如"兵",導致熟齡離婚、(4)單身或家庭關係不佳,導致無可依賴的親人和(5)沒有儲蓄理財觀,"少年祙曉想,呷老毋成樣"。2018年,日本的人均GDP為40,063美元,高收入的日本上班族,尚且有"下流老人"的危機意識,人均GDP僅24,889美元的台灣上班族,能避免"下流老人"的危機嗎?
 
  2018年日本金融廳的長官說:「退休後,除了退休年金外,夫妻二人至少要有2,000萬日幣(≒600萬台幣)存款,供晚年之用」,而日本上班族普遍的存款目標是2,500萬日幣(≒750萬元台幣),那麼,台灣上班族的退休資金900萬元應該夠了吧?但是,這900萬元不應是放在銀行定存的儲蓄,而是在退休之前,儲蓄兼投資,用來每年買殖利率5%的官方金融股(※金雞母),如果月存6,000元,存40年,儲蓄本金僅288萬元,依 5%複利滾雪球效應,40年後將使本利和達913.2萬元以上(※圖4-5a)。
 
  借鏡日本,防範未然,因此本書引用許多日本資料,來和台灣現況做比較,盼能觸發讀者的危機意識,儘早啟動退休理財計劃,退休後才能成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上流老人。
 
本書特色
 
  ◎不一樣的(退休)存股理財書籍,半生受用。
  ◎錢進官方金融股,細水長流,退休快樂活。
  ◎退休前,存股理財計劃ABC;退休後,節流花錢計劃DEF。

作者簡介
 
股素人
 
  美國Memphis大學機械能源碩士。機械技師、冷凍空調技師高考及格。正職從事冷凍空調工程設計與節能改善工作,擁有8項專利及11本冷凍空調相關著作。
 
  1998年進入股市,只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就嚴重虧損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
 
  2014年起,與卡小孜合著《股票收租法,我4年賺100%》、《我用4張表,存股賺1倍》、《股素人、卡小孜的收租股總覽1》及《理科阿伯的存股術(原名:收租股總覽2)》,皆為大樂文化公司出版。
 
卡小孜
 
  7年級生。台灣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碩士。
 
  閒暇時替股素人整理股市理財資料。2013年,將股素人的投資原型理念改良成股票收租法,2015年再創定存股買前檢查表,2020年發揮日文專長,收集並翻譯新作「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的日本參考資料。
 
  平時忙於非理財工作及照顧2位小孩,無暇看股市行情,存股理財只是"每年2次"的股市打零工活動而已。

推薦序:「不一樣的(退休)存股理財書,半生受用」
前言:「存股理財,飼養金雞母;細水長流,退休快樂活」
卡小孜自序:「上班族的危機:隱性下流老人!」
股素人自序:「我是下流老人,如果我活到100歲!」

Chapter1下流老人的神話:理財計劃
1-1.下流老人的悲歌
1-2.絕對貧窮vs.相對貧窮vs.在職貧窮
1-3.越老越窮,越不敢退休
1-4."派遣制度"開啟了低薪時代的新紀元
1-5.今日的日本;明日的台灣
 
Chapter2上班族的政府退休金哪裡來?
2-1.我國的退休(年)金制度
2-2.勞保投保薪資vs.勞退月提繳薪資
2-3.勞工退休時可領多少退休金?
2-4.勞保年金vs.勞退年金
2-5.勞工退休金速查表
2-6.勞退基金虧損時,扣不扣勞工退休金帳戶的錢?
 
Chapter3"退休樂活"的資金基準線
3-1.退休基金會破產嗎?
3-2.砍完軍公教18%後,勞工退休金剉咧等?
3-3.薪資行情比個夠!
3-4."零利率時代"來臨:存款利息不見了
3-5.通膨怪獸吃掉薪資年增率
3-6."退休樂活"的資金缺口有多大?
 
Chapter4退休前:儲蓄存股計劃ABC
4-1.未來值、收益率、殖利率與年化報酬率
4-2.先天不良「A計劃」:政府版退休年金
4-3.主動儲蓄「B計劃」:勞退年金自提6%
4-4.養金雞母「C計劃」:錢進官方金融股
 
Chapter5錢存銀行"不如"買官方金融股
5-1.官方金融股有哪幾家
5-2.官方金融股的個別股價/股利數據
5-3.官方金融股的特色:"中股息、低波動"
5-4.保守理財首選:超富爸撐腰的官方金融股
 
Chapter6退休後:節流花錢計劃DEF
6-1.退休理財計劃的中場時間:樂活ShowTime
6-2.背水一戰「D計劃」:賣股為生
6-3.割股充飢「E計劃」:以房養老
6-4.退場謝幕「F計劃」:安樂死!
6-5.「85歲安樂死」vs.「85歲國家養」
6-6.「85歲以上國家養」玩真的!
 
Chapter7穩健型(收租)定存潛力股
7-1.25檔權值型退休理財用定存股
7-2.「(收租)定存股4張表」導讀說明
7-3.本章參考資料來源
7-4.25檔權值股的4張表

推薦序
 
「不一樣的(退休)存股理財書,半生受用」
 
  股素人找我們寫推薦序時,我們笑他是不是得了"老人痴呆症"了,不過,股素人說:「理財專家寫推薦序,全是客套話,翻一下目錄與作者序,就可以寫序了,你們不一樣,必須整本看完,再給建議」;我們是路人甲,是股素人的山友,心想有機會先睹為快也不錯,就自不量力的寫此篇"非專家"的推薦序。
 
  我,春嬌(公務員,46歲),中規中矩的上班族,夫妻兩人除了薪資收入外,沒有其他財源,只會錢存銀行、買保險,不敢買股票。認識股素人後,4年多來,依自己的經濟能力,看他買什麼,我也跟著買一些,我共買了4檔金融股及6檔優質定存股,分別存在兩名子女的帳戶內,擬作為將來的教育基金;金融股每年領股利(現金+股票)利息達5.5%以上,其他6檔定存股,是以股素人建議的「適當買價」買進,目前每年的現金股利約7%,其中曾經持有的松翰(5471)及大塚(3570),今年在股價漲70%時就賣出了,賣出後才後悔沒聽股素人"不倍漲不賣"的話,僅僅隔了20多天,股素人是在"倍漲才賣"。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畢竟,上班時偶爾會滑手機,看看手中股票的行情,股價已經漲了70%了,我是正常人,能不賣嗎?
 
  很高興認識股素人,看來我的退休樂活資金與子女教育費,都有著落了。此外,看了本書之後,知道將來要如何面對退休孤獨老的生活,並做個不惹人厭的母親與婆婆。
 
  我,志明(退休1年勞工,66歲),認識股素人6年多,他平時很低調,不會主動報明牌,因此,一同爬山健行時,我只會問他最近有買什麼股票?現在的價格還可以買嗎?
 
  拿到「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的書稿時,被書封面的「驚天大號外!85歲安樂死」嚇一跳,立刻建議他刪除,他說:「不急,你先看完第6章之後再說」;下山之後,顧不得洗澡,花1個多小時看完第6章「退休後:節流花錢計劃DEF」之後,我就沒異議了,此章除了敘述如何節流樂活外,還探討如何避免孤獨老死、成為惹人厭的下流老人等話題;既然「85歲安樂死」不可行,書中還提「85歲國家養」的建言。因此,我建議他在書封面加上「85歲國家養白皮書」,希望政府的財經決策的長官有機會看到這本書,那麼,等我85歲時,就可以住進公立安養中心,安享晚年了。
 
  我的子女已成家自立門戶,家中只剩夫妻二人,說真的,還要怪股素人太晚寫這本書,否則我可以更早進行退休理財計劃,有更多的閒錢;我不會投資理財,有閒錢時只會買郵局的6年期儲蓄壽險;在60歲時銀行存款尚不足500萬元,直到5年前才開始學股素人,只在每年1/1及7/1前後30天買賣股票,前後共買過16檔股票,其中有4檔股票因為倍漲賣出而換股,目前手中持有12檔股票,每年約有40多萬元的股利收入。
 
  託股素人之福,至少去年兒子娶妻買房時,尚有能力贊助他三成的頭期款,並有足夠的閒錢,退休快樂活。
 
  本書由進入職場的薪資行情談起,一路談低利率與通膨衝擊、儲蓄/存股理財、上班族淪為下流老人的危機,以及退休生活的應對方法等,一直到人生謝幕為止,對上班族而言,是一本風格大不同,"半生受用"(※非"終生受用")的存股理財書籍。
 
春嬌、志明
 
作者序
 
「上班族的危機:隱性下流老人!」
 
  40歲以下的上班族,大概多未曾想過退休後的問題,因為離65歲退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眨眼間,我也即將40歲了,雖然我從34歲開始"存股理財",但當時,並非為了籌措退休資金而理財,單純的只為了賺點外快,增加收入而已。幸運的是,我沒有像家父股素人一樣,有"巨額虧損繳學費"的故事可談,我只如前三本拙作所說的,遵守紀律與原則,每年只在1月及7月買優質定存股。
 
  我個性"超保守",也沒有賺大錢的慾望,因此這5年多來,只買優質定存股,也只有股價倍漲及(買房)缺錢急用時,才會賣股票應急,平時也不看手中持股的股價漲跌,即使在2020年2月至4月間,股市/股價因新冠肺炎而上下激烈震盪(±30%以上)時,手中持有的股票總值跌了近30%,也未曾買/賣任何股票。
 
  "存款不足"是普遍50歲以上之上班族的隱憂,上班族要存多少錢才夠?在網路上可看到一些推文,每月存款,有人5,000元,有人10,000元,有人20,000元不等,比較中肯的說法是"薪水有高有低,不能看金額,應以月薪比例來衡量",大多數上班族每月存錢的比例約在15%~50%之間(※有人住家,有人租屋,有人有學貸、房貸…)。
 
  存錢儲蓄要有決心,按順位;每月領到薪水時,依①貸款/欠款,②房租,③存錢≧20%,④三餐費,⑤交通費、⑥必要生活費(生活必需品、消耗品…)及⑦非必要生活費(社交+娛樂+服裝+…)區分,前三項是不可動的固定支出,不可挪用,第③項可利用銀行的自動轉帳功能,轉到股票存摺中,以免誤用花掉;後四項是"可變動"支出,要"儘量減、儘量摳",每個月月底,剩下的再轉為存錢。
 
  同時,宜養成記帳習慣,根據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不須支付貸款及房租,每個月可節省60%以上的薪水。婚前是養成記帳儲蓄習慣的重要關鍵,單身上班族如果每月可存20%薪水,結婚後夫妻2人可省45%總薪資並非難事。我2005~2007年在日本攻讀碩士時,住學校宿舍,有共用廚房,可自行購買食材料理三餐,領有獎學金,週末打工2個晚上,省吃儉用,2年就存下半桶金。
 
  本書是源自家父的構想,專談退休理財計劃,兼談上班族退休前/後的狀況,退休前狀況我來說,退休後狀況由古稀之年的股素人自己談較適當;因為日本的現況就是台灣未來的寫照,所以我花了半年時間在日本(官方)網站,收集許多可引用的數據資料,為了強調真實性,本書中有些資料直接採用日本的原文圖表,只稍作翻譯(※大部分漢字與中文意思相同)。
 
  在日本讀書時,只覺得日本是富裕的高福利國家,而日本人多是"有禮貌、守規矩,且不想造成旁人困擾"的民族,並未特別關注日本社會的情況,因此,本書所引用的日本資料,也是我首次接觸到的資訊,才知道日本亦有需仰賴政府救濟的中低收入戶和流浪街頭的遊民,甚至可能比台灣還嚴重,很難相信日本社會有約5.2%人口的"下流老人"存在(※日本總人口約1.26億人)。
 
  在2000年金融海嘯之前,日本上班族的平均年薪高達461萬日幣,此後一路下滑,跌至2009年的谷底406萬日幣,再緩緩回升,迄2018年時,仍未回升至2000年的461萬日幣的水準(※圖1-6a、6b)。此外,日本上班族2016年每月的退休年金,比1999年的最高峰仍少了2.4萬日幣(約少16%),使日本上班族不再樂觀,現在日本的普通家庭,多已沒有純家庭主婦了,妻子多會每週打工20小時以上,以累積退休後的晚年生活費。
 
  2018年日本金融廳的長官說:「退休後,除了退休年金外,夫妻二人至少要有2,000萬日幣(≒600萬台幣)存款,供晚年之用」,而日本上班族普遍的存款目標是2,500萬日幣(≒750萬元台幣),那麼,台灣上班族的退休資金900萬元應該夠了吧?但是,這900萬元不應是放在銀行定存的儲蓄,而是在退休之前,儲蓄兼投資,用來每年買殖利率5%的官方金融股(※金雞母),如果月存6,000元,存40年,儲蓄本金僅288萬元,依 5%複利滾雪球效應,40年後將使本利和達913.2萬元以上(※圖4-5a)。現在的日本,是未來台灣的寫照,因此,退休理財計劃的「Plan C:飼養金雞母」應儘早啟動。何時才啟動?當然,愈早啟動,每月儲蓄的金額愈低,而"滾雪球"的獲利效應也愈大。
 
  退休理財講的是細水長流的安穩(股利)收入,不求急漲暴利,不砍金雞母(※賣股票)、不需理財技術就能穩定獲得5%以上的收入;老實說,不怕您見笑,我只懂得三本前拙作所寫「定存收租股準則」而已,完全不懂股市理財專家所談的各種線圖/指標分析等專業技術,因此,有媒體要求採訪時,我怕自己現出"無知"的原形,獻醜不如藏拙,只好婉拒媒體的邀約採訪。
 
  本書專談退休理財,建議只買由政府撐腰"穩健不會倒"的官方金融股,所以更簡單,連「定存收租股SOP」都不用懂,每年只要定期(※年終獎金發放時(1月~2月),或是股利發放時(8月~9月)),不定額買1次(或2次)官方金融股即可,不必理會股價的漲跌起伏,"憨憨買、不賣出",只是,大多數人均做不到,我問了一些朋友,得到的回答是:「哪有可能!」。
 
  確實不太可能,股素人和我也做不到"只買官方金融股",主要原因是我們5年多前,開始嘗試「定存收租股SOP」時,只買現金殖利率≧6.67%的優質定存股,尚未把現金殖利率不到5%的官方金融股"看在眼裡",直到2018年底稍作調整,我才買進2檔每年配發現金和股票股利的官方金融股,每半年再加碼一次,因為官方金融股的每年股價波動小,少有股價倍漲的機會,所以迄今只買不賣。唯一可能"只買官方金融股"當退休資金用金雞母的人,是從未買過股票,且看了本書才決定進行退休理財計劃的"超保守型"存股理財者。
 
  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個班級中,同一位老師以相同的教材教學,但是班上永遠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之分,因此,「退休理財計劃ABC」並非人人做得到,不僅需要"決心與紀律",還需要犧牲一些眼前的"口腹之慾";有人寧可享受早、午各喝一杯咖啡/拿鐵/冷飲等,也不願每月存小錢,換取三、四十年後的樂活願景,因此,退休之後,有人辛苦有人福,想要退休樂活,錢進官方金融股要趁早。
 
  ★正常人必會受到股市行情的影響而買賣股票,存股理財者宜"每年只買賣股票2次";飼養金雞母,細水長流!
 
卡小孜
 
「我是下流老人,如果我活到100歲!」
 
  家母自82歲中風迄今已逾10個年頭,剛開始時因為措手不及,只能將家母送往離(雲林)老家20分鐘車程的長照機構,住了半年,每天帶自備的餐飲,早中晚各去探視一次,直到在老家附近買了一棟透天厝後,才接回家照顧。家母原本是慈濟回收場的志工,接回家住後,家母仍然保持樂觀,每週一、三、五早上前往醫院做復健,二、四、六早上到回收場做志工,在看護的協助下,仍然可以做紙張整理、瓶罐分類等簡單的工作,做了3年多。最近2年雖然每週仍會去醫院做復健(※復健已無效果,只是希望家母有機會與人互動),但是因為身體不再硬朗,偶爾還得掛急診、住院醫療,家母雖然頭腦清楚,但目前已不再開口與家人說話,只用點頭、搖頭表示。※哀莫大於心死,痛在母身、疼在我心。
 
  家父高齡95歲,勉強尚能拿拐杖走路,吃飯仍可自理,已有輕度失憶現象,約5年前開始,已沒有朋友來探視,因為耳背的關係,也沒有親友會打電話來問候,偶爾跟他說週日會有晚輩要來探視他,會害他連續好幾個晚上興奮得睡不著覺。雖然有看護及家人的全天候陪伴,但是他仍然會"吵著"要外出購物,或到郵局、農會去刷存款簿,查看(家母)國民年金及(家父)老農年金的入帳情形再轉戶頭,銀行理財專員偶爾會跟他說:「現在美元或人民幣的利息比較高,要不要改存?」,家父並不聽陪去家人的勸阻,堅持要依理財專員的建議,改存美元或人民幣,屢勸不聽,後來家人認為反正是家父自己的存款,也並非被詐騙,就讓他外出有機會與人交流吧!在家父的堅持下,目前每週至少要陪他外出3、4次,不出去則會發脾氣。※與超銀髮父母同住的子女,要有心理準備,莫要應驗"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流言。
 
  弟妹和我輪流照顧父母已10年,眼看父母需仰賴他人照顧的情形,不禁想到,如果我中風又活到100歲,這已不單是錢的問題而已,我會活得快樂嗎?子女能面對中風、失智的父母嗎?沒有為父母把屎把尿經驗的子女,切莫談"長照經",而把照顧父母的責任全推給與父母同住的兄弟姐妹。"金錢並非萬能,沒錢卻萬事不能","老人有閒錢,才有發言權";所以,自己要先存足長照預備金,才能請看護,政府的「長照2.0」政策不切實際,本書的「C計劃+D計劃」,就是自己的「長照3.0計劃」。
 
  ※"24孝"及"養兒防老"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童話故事,不知現代是否仍有「父母呵護我一生,我要陪他走餘生」的觀念?
 
  去年因為陸續看了「下流老人」、「續‧下流老人」及「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三本日本的暢銷書,才知道"高收入、高福利"的日本,居然有"下流老人"的危機,而在日本被視為禁忌話題的"安樂死"問題,也浮出檯面,看日本社會如何面對"下流老人"與"安樂死"的問題,警覺到自己如果不幸長命百歲的話,是否也會成為拖垮子女的"下流老人"?乃有感而發,決定以"拒當下流老人"為題材,撰寫此本退休理財計劃的書籍。※"家有一高齡,財產全歸零"!
 
  在擬訂中長期計劃時,我至少會準備「Plan B」,例如,在35歲生日前一天,毅然前往美國攻讀機械碩士時(※當時國內尚無"在職碩士班"可讀),因為已離開學校12年,深怕自己畢不了業,故出國前我花了半年時間,去學做豆花、粉圓、米糕、鹹鴨蛋及牛肉餡餅等,並拿張餐飲補習班的(英譯公證)結業證書,以防萬一讀不下去時,可執行「Plan B:到China Town去打工或開台灣小吃/冷飲攤」;所幸,順利畢業拿到碩士學位,回國開啟第二階段的人生旅程。
 
  每一計劃多難以完美無缺,因此,本書依序列出6項計劃,寧可備而不用,也不願淪為下流老人,大多數情況下,「計劃A、B、C」就足以"退休快樂活";我雇用2位看護照顧90多歲的父母,仍然用不到「賣股維生:D計劃」,不過,因人而異,也許有人會因長照需求、啃老族纏身,或是政府大砍退休年金時(※第3-1節),而需要啟動「D、E計劃」,至於「F計劃:安樂死」,是應由政府出面收尾,順便解決政府財務危機的終極計劃。
 
  第六章是本書的重頭戲,除了談「退休後節流花錢計劃DEF」外,我將退休老人分為(1)65~74歲的輕銀髮、(2)75~84歲的中銀髮、(3)85~89歲的重銀髮及(4)90歲以上的超銀髮四階段,如果存有足夠的退休生活資金,退休樂活也僅止於輕銀髮及中銀髮階段,一旦踏上85歲以上的重/超銀髮階段,要有面對"孤獨老"的心理準備,要承認自己是弱勢族群之"既無奈又殘酷"的現實,即使仍然有閒錢又健康地活著,也可能要面臨"孤獨老"的困境,我以自己和朋友的境遇,探討包括「如何避免"孤獨死、無人知"」、「預防"假善心、真詐財"」、「要裝瞎、做啞、裝白癡,才不會成為"討人厭"的老人」等問題,並探討已於2019年11月在立法院通過一讀的「安樂死法案」。
 
  我每次推家母進入醫院時,看到的多是"老老照"的"老人照顧老人"(※夫妻),或是"老人照顧更老的老人"(※老子女照顧父母)的景象,看起來頗為溫馨,但是看到推輪椅者一臉惶恐,又於心不忍;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有選擇安樂死的權利嗎?資深媒體人傅達仁先生兩度由家人陪同、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巨額費用,並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得起;病人安樂死,家屬真的能夠解脫嗎?還是要承受罪惡感的折磨?要怎樣面對生命的終點?又將如何與最愛的家人告別?一連串的問號,實在難有正確的答案。
 
  「諫有五、諷為上」,本章節以誇張的方式,闡述"重/超銀髮族"將來要面對的,究竟是「85歲安樂死」?還是「85歲國家養」?「高齡安樂死」可以立即解決國家的財務危機,日本小說「70歳死亡法案、可決」(※中譯本:「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的封面書腰聳動寫道:「為了國家,請您去死吧。」;台灣85歲以上的老人共有39.5萬人(※圖6-5),如果「85歲國家養」,經費哪裡來?在此野人獻曝,漲(加值)營業稅?還是課徵地下經濟行業及類醫美業的(加值)營業稅?這只能看英明政府的決策了。
 
  ※孔子的禮運大同篇:「…;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卻又像是只差最後的一哩路!
 
  「今天的日本,明日的台灣」,日本的「少子高齡化」問題比台灣還嚴重,在2018年時,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28.4%(※全球第一),已成為超高齡社會國家,日本安倍首相在2019年的年初記者會上,稱「少子高齡化」為"國難",台灣的「少子高齡化」也有日趨嚴重的趨勢,在2020年第1季時,台灣的"出生率"已低於"死亡率",人口已正式進入負成長時代,2020年8月18日,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占20%)。
 
  近幾年來,日本的老人犯罪率,有直線上升的趨勢,犯的多是在商店/超商行竊的小罪,而且以反覆偷竊的累犯居多,為的是「監獄生活比外面更美好、三餐免費、有同伴聊天、生病時不必上醫院排隊即可看診」。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數據(※圖1-4),日本65歲以上老人覺得退休生活狀況①很辛苦和②有點苦的比例高達54.2%,2019年6月,日本金融廳的一份報告指出:「每對夫妻除了退休年金外,至少要額外準備2,000萬日幣(≒600萬元台幣)的存款,以支付晚年生活費用」,日本老年夫妻每個月生活費的缺口約7萬日幣,若65歲退休後再活25年到90歲,則需要有2,100萬日幣的存款,然而日本老年夫妻之存款高於2,000萬日幣者,僅占40.8%(※圖1-3)。
 
  借鏡日本,防範未然,因此本書引用許多日本資料,來和台灣現況做比較,盼能觸發讀者的危機意識,儘早啟動退休理財計劃,退休後才能成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上流老人。
 
股素人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