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力学原理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
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性现象的产生、社会发展的原因
如何能够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基于“经济动力分布最优化”原理,提出了“分配结构的最优化”,进而所有制的最优化,以调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揭示出人类社会中潜藏的巨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及其作用规律,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思想有创造性,突破了许多主流经济学没有看到的问题。——茅于轼
观点创新,极具研究价值,无疑是中国经济学上史无前例的大师级巨著。——赵仪文(Yves Camus)澳门利氏学社 副社长
在此感谢邹恒甫教授的赏识,感谢茅于轼教授的赞赏,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邓嫒嫒编辑未竟的努力。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感谢他的无限关爱和默默支持!
作者簡介
于忠伟
生于1968年,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先后在工厂任技术员、在深圳从事技术贸易;曾创办企业,后从事管理咨询。
简介1
第一部分
第一章利益与利益追求15
第一节 利益的概念15
第二节 利益的大小16
第三节 利益I关于占有物使用量mu的函数18
第四节 不同占有物产生的利益总和的计算19
第五节 利益I增加的讨论20
第六节 利益I关于时间t的函数22
第七节 利益I、占有物转化速度Vmu与不同用途占有物使用种类数n之间的关系23
第八节 利益追求23
第九节 利益向量的大小26
第十节 利益向量大小的决定因素26
第十一节 利益向量的方向28
第十二节 利益向量、利益、利益人30
第二章 利益集合中的利益与利益向量32
第一节 利益集合32
第二节 利益相关性33
第三节 利益相关系数35
第四节 利益集合L的特征参数36
第五节 正向利益相关系数与反向利益相关系数36
第六节 视在利益相关系数40
第七节 利益侵害41
第八节 利益相关性对利益侵害的抑制43
第九节 利益侵害与剥削44
第十节 利益人Mi的利益向量i的分布状态45
第十一节 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向量48
第十二节 利益的层次53
第十三节 利益组织与剥削58
第十四节 阶级与阶级利益向量61
第十五节 利益向量大小的运算法则64
第三章 利益向量与生产方式66
第一节 利益向量追求生产力的发展66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67
第三节 公共利益向量与生产关系69
第四节 国家的产生71
第五节 专制政治72
第六节 民主政治及其形成条件77
第七节 法制与人治82
第八节 自然道德与强制道德86
第九节 利益约束与道德约束89
第十节 道德的兴衰92
第十一节 宗教与信仰97
第十二节 文化、科学和艺术99
第十三节 社会结构的稳态趋势103
第十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105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之二)111
第十五节 社会稳定的条件112
第十六节 革命114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前资本主义时代119
第一节 利益向量的产生119
第二节 原始时代末期生产关系的变革122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124
第四节 奴隶社会早熟的商品经济和分工126
第五节 奴隶制社会的政治128
第六节 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比较130
第七节 奴隶制社会文化、科学、艺术的特色132
第八节 奴隶制的自我毁灭135
第九节 封建制度的建立136
第十节 封建领主制下的经济动力140
第十一节 封建社会的政治140
第十二节 商品经济的重新兴起与地主制经济143
第十三节 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147
第十四节 地主制与领主制社会政治的比较150
第十五节 中国封建朝代更迭及政局的稳定153
第十六节 孝道是自然经济下的职业道德158
第十七节 封建社会的强制道德163
第十八节 封建社会的文化、艺术的堕落165
第十九节 儒教文化与宗教文化168
第二十节 封建时代的科学理论与技术171
第二十一节 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比较174
第二十二节 结 语184
第五章 商品经济与经济的社会化186
第一节 最初的诱惑186
第二节 商品经济与分工的发展188
第三节 经济的社会化191
第四节 经济的社会化与伪社会化198
第五节 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社会化201
第六节 自然经济与社会化经济204
第七节 经济社会化的两个“自然”阶段205
第八节 经济社会化的运行方式209
第九节 经济社会化的动力210
第十节 经济社会化的“物质”条件212
第十一节 经济社会化的社会制度条件216
第十二节 社会化经济对其经济规模的要求218
第十三节 经济社会化对社会中利益相关系数CL、 的影响220
第十四节 社会化经济内部各局部的量的比例关系223
第十五节 经济社会化的宏观考察224
第十六节 等价交换的规律229
第十七节 价值规律的数学推导233
第十八节 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中的价值规律236
第十九节 商品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自发调节237
第二十节 商品经济的秘密238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240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开端241
第二节 劳动力的商品化24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243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分布248
第五节 竞争250
第六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化252
第七节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254
第八节 从“资本制胜”到“脑力制胜”256
第九节 资本主义劳资分配比例的变化258
第十节 关于一般商品需求曲线的研究261
第十一节 传统的经济危机的分析266
第十二节 产业危机270
第十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277
第十四节 小国的危机280
第十五节 经济动力危机282
第十六节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经济”与“不经济”284
第十七节 股份制在经济社会化中的作用286
第十八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288
第十九节 资本主义的道德和文化291
第二十节 政府的经济行为294
第二十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上的差距295
第二十二节 日本“成功”的奥秘298
第二十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发展趋势303
第二十四节 资本主义的用人标准305
第二十五节 脑的协作时代的企业307
第三部分
第七章 国家所有制经济311
第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分配规律311
第二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掠夺”315
第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就业规律319
第四节 企业破产的“不可能性”320
第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工资的比较321
第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322
第七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投资规律325
第八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328
第九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通货膨胀330
第十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竞争”333
第十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335
第十二节 自治企业与非自治企业337
第十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经济社会化的巨大障碍341
第十四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无法进入“脑的协作”时代 344
第十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政治346
第十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法制”347
第十七节 道德与文化348
第十八节 国家所有制的自然发展趋势350
第十九节 承包制与租赁制的困惑353
第八章 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经济354
第一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的选择354
第二节 股份制与在职职工所有制355
第三节 强迫自治企业与完全自治企业357
第四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规律(之一)362
第五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规律(之二)364
第六节 分层自治企业的所有制基础369
第七节 股份分层的破坏因素及抑制措施372
第八节 分层自治企业中的不平等竞争及改善374
第九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企业中的权力制约375
第十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中的竞争377
第十一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企业的追求379
第十二节 劳动者的选择382
第十三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384
第十四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化385
第十五节 企业分层自治中包含的规律386
第十六节 贷款与合股388
第十七节 国家股份390
第十八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390
第十九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政府的经济职责393
第二十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下的政治396
第二十一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下的社会分层自治397
第二十二节 在职职工所有制下的道德文化、艺术402
第九章 以后的社会及社会发展的趋势406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内涵406
第二节 经济动力革命408
第三节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动力的改善410
第四节 人类社会的经济危机412
第五节 走向统一的世界415
第六节 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417
第七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418
第八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419
第九节 社会制度与利益相关系数、的关系坐标图423
第十节 各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动力优劣比较图表424
附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理系统的错误428
附二 我们所处的时代440
附三 人类社会的精细结构451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简介
“万物生长靠太阳”,普照的阳光为整个生物界带来了生命的动力;从火的使用,到畜力、水力、风力的采用,蒸汽机的发明进而引发了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然后是内燃机、石油、电力、原子能的应用,人类掌握的自然力越来越大!从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及热力学、电磁学的创立与发展,到爱因斯坦、波尔等奠定量子力学的基础,人类对自然力的每一次更多的掌握都将人类社会引向更高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自然力的水平决定了人类文明发展水平。
今天的人类,掌握自然力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自然力的研究水平惊人地发展起来。
然而,对于人类社会自身中所潜藏的巨大能量,却鲜有研究;这巨大的反差,使人类面对社会变革,更多的表现为:茫然无知、无所适从,这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往往被压抑、大量地内耗和极其严重地浪费,这严重地抑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无比巨大的浪费。
假如没有牛顿力学,自然科学的发展绝大部分将不复存在,其科学性当大打折扣!那么,在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相当于牛顿力学中的最基本的力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个人的利益追求。然而,古往今来,没有人对利益追求进行过系统研究。无论是主流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经济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没有人做过这项工作。而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同样因此而大打折扣,这也是经济学没有成为真正科学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很多经济学家常常谈论“公鸡生蛋”的计划,分不清可能性是否存在;他们无法解释国企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原因;无法解释国家所有制下,从未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国家所有制下,价格一放开,通货膨胀就象奔腾的野马,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休克疗法为什么效果如此糟糕?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他们都无从回答。他们的理论只能跟在经济现象的后面追,缺乏基本的预见性;他们的观点往往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难道不是经济学研究存在缺陷吗?而这些问题,对《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来说,都是很容易解决的。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认为:对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性现象的产生,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把人抽象为“利益人”,记为M;利益人包括:利益I、利益追求两个量;利益追求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因而,本书用向量来研究它、称之为“利益向量”;利益人M=(I,)。通过对利益人M的利益追求的研究,和对利益人群体的研究,建立了利益集合、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向量、利益侵害、利益相关系数等一系列概念,用数学、物理方法构造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法律、宗教、文化、科学、艺术发展动力的理论体系。对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社会、商品经济和经济社会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中揭示出支配人类社会的力量─利益向量的作用规律。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中,超越了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提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创造、发展新的产业,从而带来“无限需求”的理论;在关于国家所有制、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的研究中,提出“自治企业”理论,并用“经济动力分布最优化”原理导出“分层自治企业”理论和“分层股份”所有制为基础的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理论。
在“商品经济与经济社会化”的研究中,提出社会经济的不断社会化是社会化经济发展的第二动力;社会化经济分为“手的协作”为主的时代与“脑的协作”为主的时代,前者正向后者过渡;“脑的协作”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整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因而,必然将人类引向在职职工分层固定股份所有制。“脑的协作”对“手的协作”的代替,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发展。
什么是《经济学的力学原理》?简单地说,《经济学的力学原理》就是关于如何能够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学说。基于“经济动力分布最优化”原理,《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提出了“分配结构的最优化”,进而所有制的最优化,以调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
假如你是一位民营公司的老板,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您打算将10%的利润分给员工,那么怎样分最能提高生产率呢?全世界的其他经济学家都回答不了,只有《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才能给出最优化、最美妙、最有趣的答案。而无论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公司的分法都是效率很低的。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还涉及政治学、历史学、道德学、宗教学等诸多领域,用“利益分析”解释了诸如:“为什么封建社会的政治比奴隶社会更专制、更黑暗”、“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下实行民主或专制政治”、“什么样的社会能够稳定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会走向崩溃”、“道德强制与宗教的关系”、“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而不是郭沫若所说的从秦开始”等诸多问题。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揭示出人类社会中潜藏的巨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及其作用规律,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