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
臺北市身為臺灣首善之都,臺灣的都市發展,多參照臺北市訂定的制度或模式,作為各地發展的依歸。但臺北市由於歷經多種時代性 的因素,造成各地發展不一,終究需面臨改善、保存、更新等都市議題,但每個區域又有著各自不同的問題需要面對,造成改革往往窒礙難行。
從歷史角度看,二次戰後臺北市城市發展歷程與戰前日據時期都市計畫密切相關。臺北市現代都市計畫歷程濫觴於十九世紀末,並在一九三〇年代初步入新的里程碑。十九世紀末開始的臺灣城市規劃應是內容較為侷限的「市區改正」,並非真正完整意義的「現代都市計畫」,然而已經對百年來臺北城市空間的現代化奠下基礎。一九三〇年代初期啟動的都市計畫,是日本殖民政府官僚在西方現代都市計畫理論的指導之下,在臺灣試行的計畫,具有高度的實驗性,卻對今後臺北城市空間的構成產生了結構性的影響。
一九四五年臺灣政權易手,導致既有都市計畫制度、人員與執行產生某些變革,但整體而言,臺北市既有都市計畫體系並未產生根本性改變,反而因為戰後重建與新移民大量湧入累積了不少的「都市問題」,對既有的以及下階段的都市計畫體制進行挑戰。
一九六〇年代是戰後臺北都市計畫體制更異的第一個關鍵期。從一九六〇年代初引入聯合國專家的指導、都市計畫體制本土化的試行到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後的觀念與體制革新,為戰後幾乎陷於停滯的都市計畫推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接軌了高度經濟發展時期的一九七〇年代與一九八〇年代。 一九九〇年代臺北市都市計畫體制再次進行大幅更易,其標誌性的作為就是在一九九三年將原有都市計畫處擴大改制為都市發展局,同時都市設計也在隨後逐漸成為體制的一部份。這時期臺北市都市計畫面臨的是全球化的挑戰、市民集體力量的快速崛起與城市再發展的問題叢結,已無法如之前一樣,藉著外國理論的輸入來解決問題。藉由都市計畫的在地實踐領頭來重構理論,變成是最急切的問題。
本書選定臺北市二十三個重要發展區域,彙整自二次大戰後,臺北市發展的重要歷史照片及規劃資料,將區域改革進行時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採取的規劃手法,深入淺出的忠實呈現。
編者簡介
林秀澧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英國倫敦大學(UCL)巴特雷規劃學院碩士。曾任Dialogue建築雜誌主編,參與多項展覽活動執行與建築都市專書編寫,現職事務所展示企劃及展示工程專案經理。
高名孝
築閱行銷企劃有限公司企劃總監。淡江大學建築系出身,曾任Dialogue建築雜誌特約主編,經歷包含建築行銷、國際展覽等領域,專長於建築、旅館、房地產、廣告、展覽等企劃與執行,並於相關行業內參與多項活動。
006 序 戰後七十年:回首是為遠望
008 導論 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研究計畫
城事一 落腳到定居
026 臺北市戰後都市及公共住宅發展的未竟之業
034 UHDC--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
040 南機場公寓--安置違建的整建住宅
052 民生東路新社區--美式鄰里單元新社區規劃
062 柳鄉社區--第一個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之都市更新案
城事二 不斷擴張的市政藍圖
074 與時俱進的規劃策略
080 營邊段計畫--未實現的副都心
088 信義計畫區--以新規劃方法引領的副都心開發
106 基隆河截彎取直--都市發展新生地的出現
114 內湖科學園區--產業轉型的契機
112 南港經貿園區--知識經濟新核心
城事三 運輸變遷下的區域轉型
136 交通變革帶來更新契機
142 臺北鐵路地下化--都市縫合的推手
150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百年不間斷的進行式
170 中華路--臺北西城牆的變遷
182 西門町行人徒步區--商圈自治的起步
192 光華商場--舊書間誕生的秋葉原
城事四 變動與保存
204 找尋臺北城市的主體性
214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老街保存機制建立
228 大安森林公園--停滯六十年的都會綠地
238 十四十五號公園--康樂里拆遷
246 建成圓環改建--遺落的臺北記憶
256 四四南村--眷村文化地景保存
264 寶藏巖聚落--藝居共構活化保存
272 糖廍文化園區--大理街社區再造
282 華山文創園區--從酒廠到展場
292 松山菸廠--開發與保存的競合之地
302 結語 八○後臺北城市規劃專業的發展脈動
314 附錄 戰後臺北市城市發展歷程大事記
序
戰後七十年:回首是為遠望
「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連橫《臺灣通史》序
這個計畫原來是始於對當代臺北都市發展的追本溯源與紀錄保存。臺北自荷蘭人於一六五四年始繪地圖開始,一七〇九年泉州陳賴章墾號的拓墾、一八七五年沈葆禎的奏准設府、一八七九年陳星聚的開府建城、 一八八四年的城垣落成、一八八五年劉銘傳的現代化建設伊始、日據之後一八九九年的第一次市區改正到一九三二年的大臺北市區計畫,有關戰前臺北都市發展的研究,雖不至於汗牛充棟亦是書盈四壁。相較於此,戰後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六五年間美援時期的都市規劃研究已是屈指可數、聊備一格,一九六七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的發展,更是除了政府出版乏人問津的年報外,已為人們所淡忘而忽略。
然而戰後這七十年的發展,卻又是當代臺北最為關鍵的歷史時刻,許多制度的演化,許多機制的肇造,在在都是今日臺北成為臺灣首善與全球城市一員的重要關鍵。一如美援時期許多創立臺灣與臺北都市規劃的前輩先驅的先後凋零辭世,其後接手的開拓長者亦逐漸年事已高,當代臺北的都市蛻變脈絡,在缺乏紀錄保存與研究報告不斷佚失之下,我們真的擔心這關鍵的數十年都市發展變貌,終將變成一段失憶的空白;尤其是二〇〇一年納莉颱風災後,典藏於市府地下室一整間的歷年研究報告的失毀,與前輩長者的逐漸凋零老化與忘卻記憶,一種時間壓力不由而生。
「不容青史盡成灰」,這不僅是一種與時間競爭的焦慮,也是作為承接歷史之業往前邁進的所有當代臺北專業者的責任。民國一百年在舉國歡慶的當下,我們開始進行臺北城市發展歷程資料的蒐集與重建,在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吳光庭與王俊雄二位前後任理事長協助下,從戰後的大事記建構、關鍵人物的口述訪談與資深專家的深入座談、以及關鍵計畫的資料彙整與檔案重建,歷經二年完成了六大冊數千頁的報告資料與影音檔案,雖不敢說是鉅細靡遺但也一定程度的完成第一階段的保存紀錄工作。但這仍是一份不易解讀的檔案,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臺北的發展歷程,我們決定將之簡化為這麼一本輕薄可讀的小書。
歷史作為當下存在的依附以及往前邁進的支柱,是我們認真看待這份職志的基礎。一九八八年成立的DOCOMOMO(現代主義運動記錄與保護國際組織)指出了對現代建築運動的保全、教育與交流的人類責任,同樣的對於當下臺北之所以如此,及其可能的未來發展,我們是承擔了這份歷史的責任:讓當代前輩先賢因應時勢發展所做的抉擇與努力,重現於世人眼前是我們這個世代無可迴避的擔當,因為只有深切回顧來時路之所以然,我們抬頭邁步走向明天時,才能更為理直氣壯、築夢踏實。
林崇傑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前處長)
十四十五號公園/康樂里拆遷1956年臺北市進行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康樂里(古稱三板橋)之地依照日據時代的都市計畫用地編訂為公園預定地。當時上面已經住了兩千多名住民。1975年臺北市政府著手規劃十四、十五號公園,並與當地住戶協調,但無結果。經數度抗爭波折之後於1997年3月4日正式拆除。2003年10月完成公園建設。從墓地到公園預定地日據時代的三橋町,是日人的高級墓葬區,範圍包括今日的林森公園、晶華酒店、欣欣百貨一帶,日本總督在參拜臺灣神社回程時,得以順道祭祀。該區有乃木希典母壽子、明石元二郎等人之墓,還有為紀念一對殉情者而建立的「比翼塚」,附近並設有極樂殯儀館。一九三二年殖民政府公告﹁大臺北市區計畫﹂,為了達成收容人口六十五萬的目標,除了規劃交通路線外,亦規劃設置公園等休憩場所,在三橋町區域為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日人的墓地亦屬於預定地的一部分。不過在日人戰敗結束對臺殖民之時,在臺北市區僅完成圓山、臺北、龍山寺、螢橋及建成兒童遊樂園,十四、十五號公園的闢建計畫並沒有實施。在墳場搭建家園一九四九年國民黨三二軍團的士兵及其親屬(多自山東、江蘇)由海南島撤退到臺北,在國軍縮減部隊的政策下選擇自謀生路,他們來到三板橋這塊日人墓園落腳,初期僅以最簡便的方式搭起棚架以求棲身,用蘆席在墓碑、石塊上建起茅草屋、土厝,終至覺悟暫時不克反攻大陸,且因資源匱乏、居住環境種種不便,於是動手拆解公墓裡的墓碑、棺材板再利用為重建家園的建材,加以木材磚塊與塑膠浪版的組合,一間間「家戶」便如變形金剛一般在墓園中逐漸立起來。一九六〇年代又有一批來自中南部的城鄉移民搬入這裡,繼續在狹小空間裡建立家園。儘管一九五六年在政府在戰後首次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中,沿襲日人的規劃維持將三板橋地區列為公園預定地,但暫無經費闢建,且由於當時政府一時之間無法解決大量的住宅需求,便仍讓住民居於此地,並發給門牌,行政區劃屬中山區康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