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7月

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

作者:郭萬達 劉宇 劉藝娉
出版社:中國經濟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1日
ISBN:978751361009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09元

郭萬達等著的這本《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著重分析了無悔減排的潛力和途徑,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研究在中國低碳城市發展中,如何通過無悔減排的行動以及一系列政策設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構建低碳政府,實現城市低碳發展、綠色增長的目標。 郭萬達等著的這本《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共分八篇二十四章。全書主要研究結論是︰ 一、氣候變化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這個重大的挑戰面前,任何國家、任何城市、任何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走進低碳發展之時,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未來有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減排壓力。從哥本哈根到坎昆,聯合國氣候談判艱難前行。預計未來國際氣候談判可能更趨復雜、爭端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兩個方面的建議︰一方面,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全球氣候談判中應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為此,《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建議中國氣候變化談判的方略,應定位為“長遠打算、早做準備、積極應對”。同時,建議加大力度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系列政策,這樣將會使我國爭取更多的談判主動權,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管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是否持續下去,中國都需要科學發展、綠色發展,都需要制定更加明確的減排目標。其含義是,即使全球沒有變暖,我們也要做一些有助于減排的行為,做了總不會後悔,這就是無悔減排,或者說是無成本、低成本減排,不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的減排。 本書的主題“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低碳的發展與快速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正好走在一個交叉重疊的“時間之窗”通道上。全書著重分析了無悔減排的潛力和途徑,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研究在中國低碳城市發展中,如何通過無悔減排的行動以及一系列政策設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構建低碳政府,實現城市低碳發展、綠色增長的目標。 為了實現中國無悔減排與低碳城市發展的目標,本書重點提出了八個方面的政策建議︰第一,提高城市的能效、走低碳城市化的道路,是無悔減排的重點。中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的時期,城市的不斷膨脹帶來了能源消費的激增。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和促進低碳發展,是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必然選擇。樂觀估計,未來10年(到2020年),通過節約能效、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改革能源價格以及推廣新技術等無悔措施,中國比“趨勢照常情景”的碳排放可減少50%。 第二,中國的無悔減排戰略,或者說無悔行動,是一個綜合的戰略安排,其本質和特點就是要走低碳城市化的發展模式,即要實現城市發展、經濟發展和碳減排兼顧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本書強調,低碳城市化的道路,首先是要實現低碳化的城市形態規劃,即通過規劃來實現綜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在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緊湊城市是低碳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理念。此外,發展低碳城市,中國現階段關鍵是要實現產業的節能,也就是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構建低碳城市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中國的無悔政策,著重要強化政府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建立地方政府激勵相容的低碳發展政策,建立地方政府的碳排放的報告制度。本書重點建議,要加快建立基于市場機制的激勵制度,把汽車排放稅納入低碳城市的試點,加快探索地方(區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第四,中國城市的無悔行動,要將低碳社區的發展看成低碳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低碳社區源自于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新城市主義、理性增長和生態城市等理念。低碳社區以低碳型的產業和居住一體化的綜合社區,追求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的低碳發展方式,以低碳規劃、低碳建設、低碳運營和低碳生活為準則,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從國際上來看,大多數低碳社區都是政府主導、多方(房地產商、居民)參與的發展模式。本書建議,要加快發展中國的低碳社區,政府就要通過規劃、政策和標準引導片區綜合開發,在項目審批、土地指標、投資導向等方面優先考慮低碳社區,出台優惠政策鼓勵低碳社區開發建設。 第五,中國的無悔減排,要把促進城市向低碳經濟轉型作為一個戰略方向,成為中國綠色增長的重要內容。低碳經濟的提出既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又超出了氣候變化本身。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矛盾最終的出路。為此,本書建議,要加大力度促進中國經濟向低碳轉型,包括促進自主創新向低碳技術傾斜,促進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支持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電動汽車企業做大做強,加快中國房地產業向綠色轉變,高度重視建築行業對實現全國節能減排目標的作用。 第六,要實現中國的無悔減排和低碳發展,建立低碳政府是一個重要的保障。低碳政府就是應當能夠促使不斷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及單位排放強度這一過程的政府模式或政府範式。本書認為,考量一個政府是不是低碳政府,可以從低碳引導力、低碳管理力、低碳自制力和低碳保障力四個層面進行評價。其中,低碳引導力著重從政府是否通過法律法規、規劃設置、宣傳教育等方面營造低碳發展的環境;低碳管理力著重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確保低碳經濟的穩步實現;低碳自制力著重衡量政府在自身消費和支出方面是否做到了低碳化;低碳保障力著重分析政府在低碳發展中的碳匯能力和財政保障能力。本書嘗試性地運用模型對 “五省八市”低碳試點省市進行了評估和排名,結果顯示,廣東在省級政府中排名第一,深圳在市級政府中排名第一。 第七,要實現無悔減排和低碳發展,就要摸清“家底”,編制碳排放清單。因此,本書建議,不僅需要加強對國家碳排放清單的研究,也需要加強對區域碳排放的清單的研究。統計及估算溫室氣體排放方法,國際上一般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的指南為參考基準。由于排放清單核算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本書對廣東珠三角的碳排放清單作了案例研究。 對廣東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清單和碳源的核算表明,廣東省2008年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7.4億噸。對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碳排放研究表明,無論是香港,還是廣州、深圳,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集聚,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碳排放強度總體偏高。 第八,要實現無悔減排和低碳發展,如何借鑒國際上有益的經驗為我所用,也是值得積極探索的。通過考察世界低碳城市的先進經驗,我們發現,政府的綜合主導力量在所有低碳城市的成功中佔有關鍵地位,這對研究我國低碳城市的建設極具借鑒意義。政府的主導,可能表現為立法、政策和激勵,也可能表現為規劃、引導和示範。國際案例還表明,公眾的參與對于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公眾參與減排的領域和方式有很多,比如家庭能源審計、碳里程和綠色選擇、多座客車通道和汽車共享等。

第一篇 氣候變化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章 氣候變化的事實與趨勢 第一節 氣候變化的科學背景 第二節 溫室氣體排放現狀與趨勢 第三節 減排的主要方向與潛力 第二章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機遇 第一節 應對氣候變化與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二節 低碳經濟是全球新的增長點 第三章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方略 第一節 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的方略 第二節 中國在坎昆會議的方略 第三節 中國氣候變化談判策略的定位 第四節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內政策定位 第二篇 無悔減排的潛力與重點 第四章 無悔減排的概念與潛力 第一節 “無悔”的概念 第二節 無悔減排的潛力 第五章 發展中國家的無悔減排 第一節 提高能效與無悔減排 第二節 城市化與無悔減排 第六章 中國無悔減排的目標 第一節 城市化是中國無悔減排的重點 第二節 中國無悔減排的目標 第三篇 低碳城市的模式與政策 第七章 中國低碳城市化之路 第一節 低碳化的城市形態規劃 第二節 低碳化的城市運行模式 第三節 低碳化的城市產業布局 第四節 低碳城市化與主體功能區規劃 第八章 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模式 第一節 中國低碳城市的發展模式 第二節 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綜合戰略 第九章 促進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政策 第一節 低碳城市發展是一系列政策的集合 第二節 建立地方政府激勵相容的低碳發展政策 第三節 把汽車排放稅納入低碳城市的試點 第四節 探索地方(區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第四篇 低碳社區的建設與運營 第十章 低碳社區的建設與運營 第一節 低碳社區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低碳社區的建設與運營 第十一章 低碳社區的國際案例 第一節 國際案例 第二節 國外成功案例的運營模式 第十二章 低碳社區建設的政策支持 第一節 政府應加強對低碳社區的規劃 第二節 政府對低碳社區的扶持政策 第五篇 綠色增長的驅動與方向 第十三章 促進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 第一節 低碳經濟是綠色增長的重要方向 第二節 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第三節 促進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 第十四章 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第一節 電動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第二節 中國電動汽車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節 比亞迪發展電動汽車的案例 第四節 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策略 第十五章 加快中國房地產業向綠色轉變 第一節 建築節能的興起 第二節 綠色地產的支撐 第三節 招商地產的案例 第六篇 低碳政府的指標與評估 第十六章 低碳政府的作用與體系 第一節 低碳政府的作用 第二節 低碳政府的構建體系 第十七章 低碳政府的指標體系 第一節 低碳政府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 第二節 低碳政府的指標體系 第十八章 低碳政府的評估與分析 第七篇 區域碳排放清單與核算 第十九章 溫室氣體的排放清單與核算 第一節 溫室氣體排放研究現狀 第二節 排放源分類 第三節 溫室氣體核算的排放因子 第二十章 廣東的碳排放核算及空間均衡分布 第一節 廣東的碳源碳匯測算 第二節 廣東碳排放空間均衡分布 第二十一章 香港、廣州、深圳的碳排放 第一節 香港與廣州碳排放比較 第二節 深圳工業部門的碳排放和減排的對策 第八篇 國際經驗的案例與借鑒 第二十二章 政府引導減排的國際經驗借鑒 第一節 通過立法引導減排︰以蘇格蘭為例 第二節 通過制度創新推動減排︰以丹麥哥本哈根為例 第三節 通過激勵來推動減排︰以德國弗萊堡為例 第四節 通過可持續行動計劃促進減排︰以瑞典維克舒爾為例 第二十三章 公眾參與減排的國際案例 第一節 公眾參與能源領域減排︰家庭能源審計案例 第二節 公眾參與生活領域減排︰碳里程和綠色選擇案例 第三節 公眾參與交通領域減排︰多座客車通道案例 第四節 公眾參與交通領域減排︰汽車共享案例 第五節 公眾參與交通領域減排︰無車日和智慧出行案例 第二十四章 通過城市規劃實現減排的國際經驗 第一節 政府規劃能源管理︰英國布里斯托爾市案例 第二節 政府在城市中規劃低排放區︰德國斯圖加特市案例 第三節 政府規劃袖珍公園︰英國北安普敦郡案例 第四節 政府規劃廢棄物循環利用︰日本東京案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