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驅動心理學:你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 如何做好生意 - 2024年11月

內在驅動心理學:你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作者:史蒂芬.柏格拉斯
出版社:日出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25日
ISBN:9789865515140
語言:繁體中文

《財星》推薦75本商管必讀書單之一
克服職場倦怠的經典之作

  倦怠、情緒失控、焦躁、沮喪、不想上班
  職場如戰場,你要征服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己!

  當拚盡全力達到目標、甚至攀上人生高峰,
  卻開始對一切產生莫名倦怠與厭煩,喪失了動力,
  只想放棄一切,擺脫日復一日的身心枯竭感……
  究竟該如何戰勝工作帶來的心力交瘁?
  如何從心理卡關中找到出口?
  找到你的內在驅動力,就能深度喚醒熱情!

  ★每個人在工作的不同階段,都會遭遇到各種等級的心理負擔與危機:
  →努力達到了目標,卻發現人生沒有如預期中變美好。
  →一個輕鬆的長假已經無法帶給你心理上的放鬆,只感覺不安。
  →明明從事一生夢寐以求的志業,卻想放棄從中脫逃。
  →想在人前展現最好的一面,不得不戴上「符合他人期待」的面具。
  →厭惡自己長期從事的工作,但沒有什麼大變動逼你放手,自覺難以解脫。
  →如何面對同事的成功?在職場上缺乏存在感,該怎麼辦?
  →害怕自己的一帆風順是僥倖,時刻擔心能否維持現有表現、將來能否創造更多的成就。
  →工作與家庭、人際關係無法兼顧,感覺漸漸失衡。
  ……

  ★心理危機不一定能成為轉機,反而在不斷累積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疲力竭症」,到底該如何從這種心理卡關中找到出口?
  →以正確方式認識自己
  →放棄「改頭換面」的念頭
  →樂於迎接壞消息
  →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
  →以女性思維方式思考
  →承認自身的弱點,拋開自責
  →要問「為什麼」,而不是「怎麼做」

  ★深度喚醒工作熱情,必須重新認識成功的定義與幸福的真面貌:
  →別再信奉「我的職業=我的人生」!
  →錯誤的等式:成功=物質富裕=幸福。真相是:安可=重複動作=乏味。
  →不爽就辭職,放棄金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成功嗎?
  →夢想達標後,生活一定非常美好?
  →自尊=成功/期望
  →脆弱≠沒有抗壓性

  再完備的自我管理,都不如「內在獎勵」的驅動力,心理上的自我獎勵,絕不是簡單的給自己加油、鼓勵,而是要找到深刻的心理緣由,針對性地採取有效的心理技巧來自我療癒,讓你能夠以最佳狀態迎擊工作和生活接踵而至的突發事件。

  人人都想追求成功與幸福,
  但為何成功後,卻又感到失落?
  「這就是全部了嗎?」、「我只能這樣嗎?」

  為什麼「精疲力竭症」會搞垮許多人的身心?它往往是由持續不斷的微小瑣事所引發,大多來自於對自己的憤怒,尤其當你長期被栓在工作與生活的懸崖邊奮力拚搏時,若放任「精疲力竭症」耗損精力、掏空身心,它將能輕易搞垮我們的生活、甚至毀掉苦心得來的成功:

  缺乏鬥志、失去安全感:沒了目標,覺得無路可走。
  自我設限行為:患得患失,徘徊於害怕失敗丟臉與他人期待之間。
  自我傷害:以傷害自己或製造事端來報復他人,為此尋求存在感與回報。

  身為心理學家的作者史蒂芬.柏格拉斯是職場倦怠領域的權威,他指出:很多人都飽受「精疲力竭症」所折磨,導致常常感到不安、消沉沮喪,對工作和生活完全沒有熱情,有人因此患上憂鬱症、心血管等疾病,有人像洩了氣的球,毅然逃離放棄努力得來的事業,有的甚至會以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尋求解脫,於是開始有了酗酒、賭博、偷竊、嗑藥……等脫序行為。

  本書是職場心理學的經典,透過真實案例,深度剖析職業倦怠的文化、社會、家庭病根,引領我們正確認識自己,幫助我們對生活時時進行自我調節,讓內心的動力永不枯竭。

專業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王浩威╱作家、榮格分析師和精神科醫師
 

作者簡介

史蒂芬.柏格拉斯(Steven Berglas)

  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哈佛醫學院附屬機構的成員。他曾為《Inc.》雜誌撰寫「企業家的自我」專欄,常於《紐約時報》、《財富》、《時代》、《華爾街日報》、《人物》雜誌發表文章。長期關注職場人士的心理問題,並為美國眾多著名企業提供員工心理諮詢服務,幫助許多成功人士戰勝職業疲勞。
 

第一章╱這麼成功,那麼失落    
精疲力竭症
為什麼很多人會變成酒鬼?
瀕臨崩潰的模特兒    
自我設限的行為:為失敗找藉口   
非偶然的成功    
忍受成功折磨的超級巨星    
樂團男孩
麥可.喬丹的精疲力竭症
壓力的兩種表現
麥可.喬丹的「痊癒」
重燃鬥志:普羅米修斯的傳奇

第二章╱缺乏鬥志是一種心理疾病    
成功憂鬱症
從名人到無名小卒
良性壓力讓人更快樂?
目標完成了,然後呢?    
企業縱火犯    
成功是「更多讚美、更多金錢、更少選擇」
安可=更多重複
失敗的快樂    
鏡中的自己    
渴望新事物是貪婪嗎?    

第三章╱你為何總是感到疲憊    
渴望贏得戰爭
強烈的個人主義世代    
「你是最棒的」帶來的負擔    
出生就背負的沉重期望
為何會倦怠?
矛盾的激勵效應
自我設限的另一種形式
自我實現的心理
「道」與心理治療
需求的層次
自我實現的障礙
克服精疲力竭症的第一步
你的雄心壯志為了誰?

第四章╱得不償失的復仇:傷害自己,是為了報復誰?    
你的學習成績不理想
誰掌握了控制權?
小愛因斯坦的復仇
偽裝成自我毀滅的復仇:我不好你也別想好
薛西弗斯成就:你給的永遠不夠多
皮洛士復仇策略

第五章╱成功者需要女性思維    
對男性適用的卻不適合女性
女性心理
像女性一樣思考的男性會有精疲力竭症嗎?
軟弱的恥辱
一見鍾情不隱藏
被貼上「成功」標籤後的結果
為何不願承認錯誤?
表現出脆弱是一種羞辱嗎?  
歸屬感
學習女性特點
女性的自我認同
是害怕成功?還是害怕成功帶來的痛苦?
痛苦需要陪伴,你需要嗎?

第六章╱追求成功,謹防走火入魔    
成功是靠實力得到的?還是靠知名度?
成功成為新的精神信仰
成功,而非祈禱
強烈的個人主義
自給自足者的宣言

第七章╱擁抱挑戰、創新和改變    
逃避風險
連續挑戰:從良性刺激到倍感威脅
一帆風順帶來的煩惱
把創新和改變融入生活的三個技巧
盆栽藝術
長期多樣化

第八章╱征服高山,不如征服自己的內心    
自戀還是自欺    
浮士德式交易    
浮士德式交易的後果
找到和社會的連接點
自助心理的危險
突破心理防線
停滯不前與過度緊張
傳遞火炬
讚美失敗
捨棄的恐懼
你能成為好的指導人嗎?
人際關係很重要嗎?

第九章╱真正的幸福是個動詞    
生活快樂了,工作就快樂?    
消極的安慰劑效應    
真的可以隨便說「不爽就辭職」嗎?
以賺錢為動力不對嗎?
憤怒,的確是種錯誤,但不可避免
壓抑情緒的危害    
服從與自我控制    
精疲力竭症:壓抑憤怒的副產品
誰是你的主人?
避免自責
釋放情緒
不擇手段的努力是為了誰?    
忠於自己    
喚起你的熱情    
六十分鐘療法
致謝

 

第一章 這麼成功,那麼失落 若非遭遇人生危機,成功人士很少去諮商心理醫生。實際上,即使正經歷著危機的陣痛,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也不願承認他們需要「退縮」。我的大部分客戶都由第三方轉介而來,他們覺得如果再不接受專業的心理諮商,他們的同事、朋友或伴侶的情況將變得更糟。若想讓一位成功人士來接受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企業教練的輔導,你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勸說。因此,有些人會覺得我的做法很奇怪:每次遇到新病患,我會先指出在他處境中兩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事實。 第一,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每位成功人士都經歷過挫折。職場菁英要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在競爭中堅持自我,在變化中適應環境,在逆境中忍受煎熬。成功人士都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學習一項新技能;(2)磨練這些技能,才更能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3)拋去現有身分(例如企業家、藝術家、投資者等),創造一個同樣優秀的新身分。成功人士都是征服者,當他們來見我時,我都會提醒他們這一點。我希望他們能正視自己的困境,以征服者的姿態解決問題。 第二,每位成功人士都以「危機」自欺欺人。每當遇到那些在人生中開始走下坡路的人,我都會盡力去幫助他們接受事實。我請他們看「危機」這個詞,這個詞包含兩種含義,既有「危險」,又有「機會」。為了幫助這些成功人士擺脫困境,我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專注於「機會」,而不再是「危險」。 然而,要在危機中找尋機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一定要把危機理解成即將到來的災難,可以把它看作一個轉折點,一個選擇點,一個改變的機會。我有一個客戶很沉迷於塔羅牌,按他的說法,「死亡牌」有著相似的兩面性,意味著失去,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畢卡索說過,「沒有破壞,就不會有創造」。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