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2020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財經評論】解讀中國去年GDP數據:對疫情下經濟發展兩大啟示

在疫情的衝擊下,中國經濟2020年開局十分不利。

中國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計中國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或將為4%;而中國中信建投 ...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01偵查政情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科技玩物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登入/註冊首頁港聞娛樂生活觀點國際經濟體育女生科技玩物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財經評論】解讀中國去年GDP數據:對疫情下經濟發展兩大啟示宏觀解讀撰文:陳放2020-03-0110:00最後更新日期:2020-03-0110:00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五(28日)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增長6.1%;中國人均GDP為70,892元,較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較上年增長6.2%。

整體來看,中國經濟增速實現了2019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6%至6.5%的目標。

但是,GDP增速持續下行的趨勢沒有改變。

2016年至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還徘徊在6.8%上下,而2019年中國的GDP增速已經放緩至6.1%。

可以說,中國經濟依然面臨着十分嚴峻的下行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對當前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在疫情的衝擊下,中國經濟2020年開局十分不利。

中國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計中國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或將為4%;而中國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則悲觀地預計中國2020年一季度GDP或將負增長。

對於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的中國而言,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同等重要。

此時,2019年中國GDP增長的細節或許能夠給在疫情中的經濟恢復提供兩點啟示。

製造業的復產復工是中國政府近期的工作重點。

圖為年2月9日,一名身着防護服的工人正在為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的一家工廠消毒。

(路透社)第三產業為經濟火車頭首先,第三產業既是經濟的最大支柱,也是增長的主要動力,因此需要儘快恢復其活力。

201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7.1%,按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9%,按年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按年增長6.9%。

可以看出,第三產業是唯一拔高GDP增速的部分。

然而,受到疫情的衝擊,人員外出活動的頻率急劇下降,部分服務業部門遲遲無法正常開工營業。

此外,本次疫情的開始階段正值中國春節假期,導致餐飲、旅遊、住宿、影視等依賴假期的行業受到極大的衝擊。

雖然中國政府正在組織復產復工,但是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大部分第三產業復產復工的優先級要低於第二產業。

鑑於第三產業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以及其對GDP增速的拔高作用,中國政府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應當儘快恢復第三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並對在疫情中受損較嚴重的服務業企業,如電影院、餐廳等,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和財政補貼。

從近幾年GDP的構成來看,第三產業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確保第三產業的發展活力對疫情下的中國經濟尤為重要。

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明顯下降。

圖為2月7日北京的一家商場外門可羅雀的景象。

(路透社)專家料今年增長介乎5.5至6%其次,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需要繼續鼓勵和引導;而投資還有提高的空間。

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1.2%,較上年大幅下降12.8個百分點



2. 2020年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四大因素是關鍵

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本周登場,中國官方媒體於周四起將陸續透漏2020 年中國的主要經濟戰略,其中將包含預期經濟成長率、財政政策 ... 受阻,驅使中國產業結構出現轉型,其中也包含中國半導體業於今年加速發展。

12020年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四大因素是關鍵2019/12/1215:40鉅亨網編譯張博翔2020年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四大因素是關鍵(圖:AFP)Tag中國2020經濟策略預期經濟成長率財務風險財政政策貿易戰產業轉型不動產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本周登場,中國官方媒體於周四起將陸續透露 2020年中國的主要經濟戰略,其中將包含預期經濟成長率、財政政策走向、貿易戰與結構性的改革,以及不動產市場政策共四大因素,由於此會議為中國人民大會的前哨站,因此釋出的訊息將至關重要。

其中經濟成長率方面,由於中國今年成長趨緩,市場不斷質疑是否2020年中國將依舊以保6為預測方針,對此彭博分析師則預估2020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會坐落在6%-6.5%之間,若沒有出現明顯的經濟趨緩,中國當局將不需要太多激勵措施,反之則將會加速中國的財務風險。

然而,在會議舉辦之前,包含國務院參事夏斌等政治顧問曾建議預估經濟成長率應低於6%,且不需要再以6%作為經濟成長率的防線,可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已逐漸沒有硬性的目標與底線。

其次為財政政策部分,為了使中國避免出現系統性的財務風險以及維持合理的經濟成長區間,預計財政政策將會維持不變,其中避免系統性風險已成為中國當局除了貧窮與污染外,新的首要目標之一。

此外,中國政治局於上周的會議提到,未來將會強化基礎建設,期望能帶動經濟成長,對此中國財政部聲稱預計於2020年將挹注1420億美元,並陸續投入於各地的基礎建設。

而貿易戰與結構改革方面,由於美中貿易戰影響,使中國今年成長受阻,驅使中國產業結構出現轉型,其中也包含中國半導體業於今年加速發展。

此外,中國顯然會以外部不利因素來解釋貿易戰所帶來的連鎖影響。

最後一因素為不動產市場政策,由於不動產市場在過去中國經濟的低迷時期中起著關鍵作用,不動產的表現讓中國經濟不至於下滑。

目前不動產政策與法令有諸多限制,僅有非一線城市的法令有所鬆綁,而外界則預計會有相同的政策方向。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延伸閱讀中國11月社融規模、新增人民幣貸款雙雙超越市場預期中國境內債務違約風險將波及境外債券市場相關新聞休息一下,繼續閱讀



3. 中國經濟:去年GDP增速2.3% 或成全球唯一正增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月18日)公布了2020年經濟發展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10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 ...中國經濟:去年GDP增速2.3%或成全球唯一正增長陳岩BBC中文2021年1月18日圖像來源,EPA圖像加註文字,2020年10月工人在江蘇省一家風能發電機製造廠工作。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月18日)公布了2020年經濟發展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10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率超過9%。

去年2.3%的增長率創下新低,但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復蘇強勁,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且增長率超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1%),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1.9%)。

2020年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01.6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首次超越一百萬億大關。

但經濟學家也提醒,中國需警惕復蘇不平衡問題,投資和出口表現良好,然而國內消費需求恢復依舊乏力。

中國管控互聯網巨頭反平台經濟壟斷的三大看點香港經濟陷歷史低谷疫情放大多年累積的結構性困境「經濟幾乎已經正常化」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蘇月向BBC中文表示,從GDP數據看來,中國「經濟幾乎已經正常化」。

雖然北方幾個省份有疫情出現,可能造成一些波動,但這個勢頭將繼續。

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嚴重,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開始觸底反彈,增長3.2%;三季度增速繼續加快,增長4.9%;四季度增速達到6.5%。

單就四季度而言,增速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比2019年四季度增速(6%)還要高。

「出口強勁、基建投資支撐和消費緩慢復蘇推動四季度GDP增速達到6.5%,其中出口的強勁增長對於GDP增速超6%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中海晟融經濟學家張一表示。

圖像來源,GettyImage圖像加註文字,疫情打擊下中國去年一季度經濟大幅下滑,但其後三個季度強勁反彈。

外貿增長強勁出口成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中最亮眼的部分。

受疫情影響,年初中國出口大幅受挫,隨著疫情中心轉移到歐美,中國出口低開高走,年末持續維持在高增長區間。

四季度出口數據開始以兩位數大幅跳漲——10月出口同比增11.4%,11月同比增長21.1%,12月同比增長18.1%。

數據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疫情下中國的製造能力不斷改善,而歐美等發達地區的產能則在疫情反覆下受到限制,供給能力遲遲難以修復。

張一認為疫情控制差異導致中國的供給能力要遠高於國外,出口產生了明顯的替代效應。

換言之,中國過去幾個月的出口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歐美疫情嚴重導致的產能縮減,即「替代效應」;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出口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增長,即「需求效應」。

蘇月也向BBC中文預計,2021年,疫苗推廣下全球需求持續恢復,將有利於中國製造業,外貿領域將繼續為增長做出重要貢獻,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7%。

音頻加註文字,中美貿易戰:白宮易主後,貿易戰是否會終結?復蘇中的問題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學家們多做出樂觀預測,但也同時指出幾個挑戰。

首先是消費需求恢復不足的問題。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需警惕經濟復蘇不平衡,在總需求內部,相對於投資和出口,消費整體疲弱乏力,仍未恢復到常態和均值。

蘇月也提到,個人消費仍是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在目前政府刺激政策下,包括促進農村汽車銷售等,消費恢復將保持目前的態勢,但在就業情況持續好轉之前,消費難以有明顯改善。

其次是房地產金融風險,以及背後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王軍表示,房地產金融風險持續累積,而對房企融資收緊導致的各種風險問題,是現階段中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疫情期間,中國也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抵禦經濟下行壓力。

後疫情時代,勢必逐步退出寬鬆貨幣政策期,出現「錢緊」的狀況。

蘇月認為,中國經濟的挑戰之一是,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對小公司的影響過大,如果政府處理不當,壞賬問題可能會給地方性銀行增加壓力。

更多相關內容中國管控互聯網巨頭反平台經濟壟斷的三大看點2020年11月11日香港經濟陷歷史低谷疫情放大多年累積的結構性困境2020年11月27日9:00



4. 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如何定調?

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如何定調? 今(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各方正翹首以 ...搜尋雜誌訂閱紙本雜誌國內訂閱海外訂閱國內紙本雜誌零買電子雜誌電子雜誌訂閱電子雜誌零買電子雜誌試閱網站付費會員貿協書廊粉絲團加入我的最愛訂戶登入修改密碼會員登出雜誌訂閱貿協書廊粉絲團加入我的最愛訂戶登入修改密碼會員登出 封面故事焦點產業產業新知新興市場先進市場英語補給站海外點將專家解密匯率表More+封面故事焦點產業產業新知新興市場先進市場英語補給站海外點將專家解密匯率表企業掃描樂活線上服務勝經貿易障礙會展直擊活動現場特別報導創意設計  客戶服務訂單查詢更改寄送地址雜誌補寄申請訂閱期間查詢/續訂讀者服務貿協雙周刊 回首頁最新商情2021/05/14臺灣電動車產業夯貿協辦理智能汽車創新聯網線上拓銷團搶攻歐洲商機2021/05/11外貿協會5/13「印度電動車市場研討會」2021/05/11上車沒?今年新南向最重要電動車盛宴「智慧車輛線上主題館」徵展倒數!商情搜尋關鍵字搜尋期數搜尋進階搜尋焦點訊息雜誌目錄封面故事焦點產業產業新知新興市場先進市場英語補給站海外點將解密專家匯率表企業掃描樂活線上服務勝經貿易障礙會展直擊活動現場特別報導創意設計雜誌訂閱紙本訂閱國內訂閱海外訂閱國內紙本雜誌零買電子雜誌雜誌訂閱雜誌零買雜誌試閱網站付費會員客戶服務訂單查詢更改寄送地址雜誌補寄申請訂閱期間查詢/續訂讀者服務貿協書廊最新商情 2020/05/20作者:上海代表處駐南京聯絡點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如何定調?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如何定調?今(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各方正翹首以待,即將召開的今年中國大陸兩會如何為全年發展方向定調。

 一季度,中國大陸生產總值下降6.8%,為有GDP季度核算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在中國大陸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海外疫情蔓延、全球貿易承壓、金融市場動盪等因素,讓中國大陸經濟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

 尤其在兩會推遲召開的背景下,各方圍繞今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目標怎麼定的討論已持續月餘。

中國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建議,將經濟政策主要目標轉變為穩就業和提供失業後的社會保障。

 中國大陸經濟正處於復工復產關鍵期,設定合理目標有利於穩定預期。

在中國大陸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看來,穩就業與經濟成長速度正相關,因此今年仍應制定富有彈性的年度增長目標,以此協調資源配置。

 表面上看,上述觀點針鋒相對,但其內在邏輯卻不乏共通之處。

 在中國大陸經濟從高速度向高品質發輾轉軌的當下,人們談論設立增長目標與否,其實已不再關乎某個靚麗數字,而是如何讓該目標更貼近實際、更惠及民生、更有效指導發展。

而這,也正是中國大陸政府搭建經濟發展參照系時遵循的重要準則。

 事實上,不同於以往的指令性目標,如今中國大陸官方設定的各項年度經濟發展指標更多起到的是預測作用。

翻看過去幾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GDP增長預期目標多以左右的靈活表述或區間方式呈現,其目的在於展望未來一年發展路徑和潛力,而非給自己背上「數字包袱」。

 眼下各方關心全年GDP增長目標幾何,更多因為中國大陸計畫今年實現全面小康,「GDP比2010年翻一番」是重要指標之一,而達到該指標又要求一定經濟成長速度。

 但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看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變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要看「量」,更要看「質」。

 如其所言,「小康」二字反映的是民眾生活水準和狀態。

全面小康包含一整套指標體系,其中既有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量化目標,又有脫貧攻堅這一聚焦獲得感的品質目標,還有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等「軟目標」。

 據此,王一鳴指出,即便部分量化目標在統計意義上略有差距,但這種差距是受疫情影響造成的,不會在總體上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毋庸諱言,此次疫情嚴重衝擊生產生活秩序,抗擊疫情讓中國大陸經濟付出了必要的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一定程度上也打亂了原有發展步驟。

 但用中國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的話說,疫情對中國大陸經濟運行有較大影響但影響總體可控,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大陸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

 面對錯綜複雜局面,繼「六穩」之後,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提出「六保」,凸顯眼下中國大陸經濟政



5. 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看。

2020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发布了世界银行的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5 9%,比2019年实际增速低0 2个百分点 ...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会员中心]  [退出]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搜索首页要闻纵览中宏论道决策要参高端内训资料订阅往届回顾往届嘉宾最新活动政策法规首页>宏观经济>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详情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经济学动态/2020-06-0822:10:35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展望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实现2020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这为判断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从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看。

2020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发布了世界银行的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5.9%,比2019年实际增速低0.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1.8%,比2019年实际增速低0.5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1.0%,比2019年实际增速低0.1个百分点(WorldBank,2020)。

美国和欧元区是中国两大主要贸易伙伴,它们的经济增速变化将会对中国经济增速产生重要影响。

 从近些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政策要求出发,考虑到新冠肺炎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和世界上主要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走势,初步判断,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比2019年有所回落。

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将比2019年同期明显回落,二季度将会比一季度明显回升,三季度继续回升,四季度趋于稳定,与2019年年内经济增速回落的趋势恰好相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可能会比2019年有所回落。

 (一)从生产角度展望2020年经济增长 从生产角度,本文从两个方面对2020年经济增长进行判断:第一个方面是新经济新动能。

前面已经指出,2019年新经济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对于减缓传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可以预期,在有关创新驱动政策的推动下,新经济新动能在2020年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个方面是传统经济。

传统经济增速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对整体经济增速的影响较大。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要依靠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

以上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会起到减缓传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作用。

 (二)从需求角度展望2020年经济增长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民生导向,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从需求角度判断,2020年,消费需求增速可能会比2019年回落,回落幅度有限;投资需求增速与2019年大体持平;净出口需求增速有所回落。

 居民消费需求在全部消费需求中占比大,居民消费需求增速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增速的走势。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增速的变动产生



6. 乘势而上中国经济迈向新发展阶段-新华网

2020年金秋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下一 ...乘势而上中国经济迈向新发展阶段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9日显著反弹飓风“泽塔”登陆美国南部至少6人死亡美元指数29日大幅上涨芝加哥农产品期价29日下跌国际油价29日显著下跌莫桑比克反恐行动打死108名恐怖分子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9日上涨德国失业人数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减少纽约金价29日下跌客户端搜索频道下一篇关注新华网微信微博Qzone评论图集  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乘势而上中国经济迈向新发展阶段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回眸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

  2020年金秋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航船指明方向。

  展望“十四五”,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中国经济将迈入新发展阶段。

乘势而上,奋力前行,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国经济巨轮将乘风破浪,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稳步复苏  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

在疫情阴霾未散和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回眸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过的历程,更能感受其行之不易和成绩可贵。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季度被迫“深蹲”,GDP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到二季度GDP增速跃升至3.2%;再到三季度GDP增速加快至4.9%,多个指标实现年度首次转正……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

  这份特殊时期的发展答卷,彰显了中国经济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坚实力量。

  宏观指标纷纷向好,中国经济大盘稳固。

三季度GDP增速反弹至4.9%,领先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6.2%的历史最高值下降至9月的5.4%,符合6%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截至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426亿美元,比去年末上升346亿美元。

  生产需求逐步恢复,产业循环持续改善。

生产端,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连续六个月保持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4%,连续五个月正增长。

需求端,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实现年内首次转正;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0.7%,年内累计增速首次转正。

  “从这些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走在了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机构也都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跃上新台阶  今年中国经济交出难能可贵的成绩单,既彰显中国经济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具备充足的韧性与活力。

  厚积薄发,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以强大韧性抗击风险,在抗击疫情中崛起复苏的伟大力量,离不开五年来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离不开五年来中国经济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累积的厚实基础。

  五年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续写了成绩斐然的中国奇迹,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达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迈出坚实一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近30%,连续十



7. 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理論-人民網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2020年01月15日08:03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應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改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統籌“穩增長”和化解風險的關系,加快建立健全促進消費長效機制。

2020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測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從定性因素上分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宏觀經濟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

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的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

因此,2020年GDP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第二,經測算,2020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微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

第三,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採取降息、擴表等措施,總體有利於我國外部需求的增加,從而帶動我國出口增長﹔中美雙方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經貿摩擦導致的負面影響有所減緩。

2020年,國家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信號清晰可見,同時,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下,2020年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實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靈活調控政策下,房地產投資總體穩定,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但由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居民儲蓄率下降、居民杠杆率提升、房地產投資觀念發生顯著變化等因素,使得房地產需求逐漸趨於平穩。

對於制造業投資,有利因素是2019年政府推出減稅降費、降低社保繳費率、以國資充實社保、降低宏觀稅負等政策。

從方向上看,這些政策將有效提高企業利潤,激發企業投資熱情。

整體而言,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依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為8.5%,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4.1%,比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3%,比上年減少0.1個百分點﹔總體而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5.1%,比上年略微減少0.1個百分點。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

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

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44.4萬億元,名義增長7.8%,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進一步收窄。

2020年,物價總體運行平穩,前高后低。

物價的推動因素通常可歸結為需求拉



8. 2020:中國經濟關鍵轉折點

2020-06-08 00:35 聯合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 港版國安法 金融海嘯 ... 從宏觀視野及歷史格局的角度觀察,二○二○很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極為 ...快訊【確診地圖】再爆333例!雙北共306例苗栗也有確診者14:45圖表/我確診了、我跟確診者有接觸該怎麼辦?指揮中心列十大注意事項14:20udn評論民意論壇聽新聞test0:00/0:00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2020:中國經濟關鍵轉折點2020-06-0800:35聯合報/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港版國安法金融海嘯一帶一路歐巴馬脫歐川普關閉大陸全國人大閉幕,海內外新聞聚焦於六保、未設經濟增長目標、軍費增長六.六%,以及決定制定港版國安法等議題。

(美聯社資料照片)中國大陸兩會閉幕,海內外新聞主要聚焦於:一、六保(保就業、保民生等);二、未設經濟增長目標;三、軍費增長六.六%;四、決定制定港版國安法。

可以看出,這是北京當局在新冠疫情衝擊及中美關係衝撞下作出的最新的、積極的回應。

但這樣看,只能說是見樹了,卻未必見得了林。

從宏觀視野及歷史格局的角度觀察,二○二○很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極為關鍵的轉折點。

轉折,意味著三大趨勢都正在出現結構性、本質性的巨大變化:一、全球化vs.半球化;二、去中化vs.去美化;三、被動化vs.主導化。

這三大趨勢之間,又存在著相互糾結、彼此連動的關係,以致對中國、對中美關係乃至於對全球權力格局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自二戰結束以來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中國半路插隊,一九七九年宣布改革開放,打開封閉大門與全球接觸;二○○一年中國入世,不僅中國更全球化了,全球化也因中國入世而更全球化了。

但這也是全球化的歷史高點。

進入新世紀之後,因九一一(二○○一)、金融海嘯(二○○八)、英國脫歐(二○一六),全球化即一再受到打擊。

二○一七年川普上任後,認為美國不僅未受益於全球化反而是最大受害者,美國因此一下子從全球化的最大驅動者變成了最大的破壞者,全球化幾乎面臨著崩解的危機。

所幸此時中國羽翼已豐,毅然接下全球化的棒子,但大勢已去,最多撐起半邊天,所以是「半球化」。

美國打擊全球化就是要打擊中國,一則它認為中國因全球化占了美國的大便宜;二則,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成全球老二,是全球唯一能挑戰及衝擊美國霸權地位的戰略對手。

所以,美國之「反全球化」,本質上就是「去中國化」,從貿易、投資、科技、產業鏈到金融資本、政府採購、科技交流等,無所不用其極地切斷與中國的關聯。

中國也不得不在貿易、製造、貨幣及標準各個領域,以「去美國化」作為回擊。

於是,全球化並未瓦解,而是很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地球,兩個世界」的(兩個)「半球化」。

事實上,早在十年前歐巴馬開始針對中國採取「重返亞太」的遏制戰略時,中國即意識到遲早將成為美國最主要的攻擊對象,因而也開始在戰略上展開對沖及抵銷的布局,如一帶一路、亞投行、RCEP、中國製造二○二五,及近年來更化為積極行動的DCEP(數位主權貨幣)、北斗導航、中國標準二○三五等一系列「去美國化」的行動。

換言之,中國正力求將中國在全球中的角色地位,從「被動化」轉變為「主導化」。

所有這一切以及所有以上「三個化」的轉變,二○二○都是關鍵時刻。

一九七九,鄧小平決定換一條路,改革開放,是「易軌」;一九九三,朱鎔基啟動四大市場經濟改革,是「轉軌」;二○○一,中國入世,是「合軌」;二○二○,美中「脫鉤」,是「脫軌」。

今後,中國要走的路,或將是「換軌」──從「美規(軌)」向「華規(軌)」轉換新的軌道。

港版國安法金融海嘯軍費去中化一帶一路亞投行歐巴馬脫歐川普鄧小平鄭永年:中美不會完全脫鉤不會走向如美蘇的冷戰對峙川普為何怒掀中美民航戰美媒揭內幕美對留學陸生祭出禁令人民日報:沒人能開歷史倒車大陸學者看中美關係不能以歷史經驗判斷3層防疫增採檢抑止社區傳播未知感染途徑的社區感染防疫升級,稍微恢復正常的生活又開始緊繃起來,餐廳、會展、婚禮、大型集會的舉辦者都是欲哭無淚。

籌備到...2021-05-1304:41社區多頭感染清零別再剝洋蔥昨天指揮中心一口氣公布了七名本土病例,除一名為華航機師的接觸者外,其餘六名為找不到感染源的本土病例。

顯然台灣已經進入社區...2021-05-1204:08重啟小三通蔡不如扁?日前大陸福建省政府公告,自五月十日起對從台灣、金門及馬祖以



9. 2020:中国经济这一年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餐饮零售到汽车建材,“转正”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高频 ...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分阶段、有 ...首页VIP新闻关注视听正在一财号直播电视图集专题数字报活动退出登录首页>新闻>大政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0:中国经济这一年第一财经2020-12-3023:09:21听新闻作者:祝嫣然▪杜川▪段思宇    责编:杨小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餐饮零售到汽车建材,“转正”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高频词。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分阶段、有节奏、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恢复经济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工业企业生产销售稳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重点项目投资不断提速,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向好,消费需求恢复势头明显,就业物价平稳,民生保障有力。

回眸2020年,奋力突围、穿越风雨的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令人振奋;展望2021年,站在“十四五”开局和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奋勇前行。

转正与转型-6.8%、3.2%、4.9%……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速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V形反转。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餐饮零售到汽车建材,“转正”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高频词,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三驾马车”来看,二季度,投资率先转负为正,同比增长4.8%;6月,外贸进出口增速双“转正”;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除普遍保持较高增速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为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

经济指标转正的同时,民生指标也在不断改善。

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2%,连续4个月下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考验,但形势越是严峻,机遇越会凸显。

中国在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为率先恢复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

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困难,率先巩固持续增长势头,不仅对第一个百年的圆满收官和第二个百年的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对经济全球化战胜逆流也至关重要。

从历史上看,大灾大疫往往会倒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就在传统经济遭遇疫情暴发严重冲击之时,数字经济逆势而上,不仅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对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疫情加速了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以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直播电商、远程办公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强劲,格外抢眼。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

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表示,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对我国整个经济的贡献有可能超过七成。

数字技术正在构建新的产业形态,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告诉第一财经,从顶层设计看,“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将是中国经济规划中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之一。

展望2021年,随着新基建支撑起产业互联网的运行框架,数字经济会迎来革命性创新,具体表现为经济参与主体开启普遍的数字化转型,而数字技术也将成为社会生活质量升级的重要基石,并迎来强劲的需求增长。

政策组合打响经济保卫战今年以来,一系列助企纾困的政策组合密集出台,从减税降费、财政支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等多个方面,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减压释负,为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次疫情与以往经济金融危机不同,直接冲击消费端,冲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而对低收入群体和基本民生带来很大影响。

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国家注重采用市场化手段,集中政策资源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特别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