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 | LED

發光二極體(英語: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为LED)是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透過三價與五價元素所組成複合光源。

此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 ...發光二極管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到导航跳到搜索三顆不同顏色的LED现代化改造(英语:Greenretrofit)LED灯泡,有铝製散热器,光扩散(英语:Diffuser(optics))圆顶,E27螺口的基座,内置市电變壓器。

公共汽车的LED資訊顯示牌街道店舖用作招徠的LED招牌發光二極體(英語:light-emittingdiode,縮寫为LED)[1]是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透過三價與五價元素所組成複合光源。

此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能夠發出低光度的紅光,被惠普買下專利後當作指示燈利用。

及後發展出其他單色光的版本,時至今日,能夠發出的光已經遍及可見光、紅外線及紫外線,光度亦提高到相當高的程度。

隨著白光發光二極管的出現,用途已由初期的指示燈及顯示板等指示用途,逐漸發展至近年的照明用途。

發光二極管只能夠往一個方向導通(通電),叫作正向偏置,當電流流過時,電子與電洞在其內复合而發出單色光,這叫電致發光效應,而光線的波長、顏色跟其所採用的半導體物料種類與故意摻入的元素雜質有關。

具有效率高、壽命長、不易破損、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傳統光源不及的優點。

白光LED的發光效率近年有所進步;每千流明成本,也因為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價格下降,但成本仍遠高於其他的傳統照明。

雖然如此,近年仍然越來越多被用在照明用途上。

2014年凭借「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日本工程學家天野浩与赤崎勇、中村修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

目录1發展歷史2優點3缺點4基本原理4.1白光發光二極管的原理4.2其他顏色4.3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5LED的使用5.1判斷發光二極管的極性5.2推动LED5.3LED光衰6應用6.1視覺訊息顯示6.1.1狀態顯示燈6.1.2交通、道路等的指示燈6.1.3LCD顯示器背光光源6.1.4顯示器6.2LED照明6.2.1手電筒6.2.2緊急照明6.2.3手機閃光燈6.2.4道路及室內照明6.2.4.1照明應用例子6.2.5紅外線夜視照明6.3訊息傳輸6.3.1光通訊6.4窄波段光學感測器7参考文献7.1引用7.2来源8外部連結9參見發展歷史[编辑]1961年,美國公司德州儀器的RobertBiard與GaryPittman首次發現了砷化鎵及其他半導體合金的紅外放射作用。

1962年,通用電氣公司的尼克·何倫亞克開發出第一種可實際應用的可見光發光二極體。

1993年,日本日亞化學工業(NichiaCorporation)工作的中村修二成功把鎂摻入,造出了基於寬能隙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和氮化銦鎵(InGaN)、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藍光發光二極管。

中村修二於2014年因此工作與天野浩及赤崎勇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部分評論認為,諾貝爾獎跳過了紅色、綠色LED的發明者並不公平[3]。

但諾貝爾委員會(物理學獎)委員長PerDelsing(瑞典ChalmersUniversityofTechnology教授)在《讀賣新聞》專訪中提出反駁,他堅稱「仔細研究發明的貢獻度之後,有十足信心決定這3個人獲獎」[4]。

有了藍光發光二極管後,白光發光二極管也隨即面世,之後LED便朝增加光度的方向發展,當時一般的LED工作功率都小於30-60mW(毫瓦)。

1999年輸入功率達1W(瓦)的發光二極管商品化。

這些發光二極管都以特大的半導體晶片來處理高電能輸入的問題,而半導體晶片都是被固定在金屬片上,以助散熱。

2002年,在市場上開始有5W的發光二極管的出現,而其效率大約是每瓦18-22lm(流明)。

2003年9月,Cree,Inc.公司展示了其新款的藍光發光二極管,在20mW下效率達35%。

他們亦製造了一款達65lm/W(流明每瓦)的白光發光二極管商品,這是當時市場上最亮的白光發光二極管。

2005年他們展示了一款白光發光二極管原型,在350mW下,創下了每瓦70lm的記錄性效率。

[5]2009年2月,日本發光二極管廠商日亞化學工業發表了效率高達249lm/W的發光二極管,此乃實驗室數據[6]。

2010年2月,PhilipsLumileds造一白色LED在受控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