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貴金屬材質特性-銀 | 銀熔點

銀焊料熔點高於450℃者被視為「硬焊料」,反之則為「軟焊料」。

而金焊料屬於硬焊材,熔點溫度於700℃~800℃左右。

焊料的使用體積通常細小 ...銀【Silver】   銀(Silver)是一種化學元素,原子序數47,化學符號Ag,拉丁語名是argentum,原意為「光、白」,是一種過渡金屬。

銀超過90%的反光能力,是一種美麗灰白色澤的金屬,質軟,其延展性僅次於金。

銀化學性質穩定、導熱、導電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價格昂貴。

銀的硬度是2.5,比重是10.5,熔點為961℃,沸點2162°C。

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游離態單質存在,主要以含銀化合物礦石存在。

銀適用於電鍍、製造合金、硝酸銀和其它銀的化合物等。

銀的導熱、導電性能很好,是電子工業上重要的導電材料。

銀質軟,富延展性,常須加入鎳、銅以增加硬度。

銀能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中,且極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SO2),化合成褐黑的硫化銀(Ag2S)。

銀是比金更有化學活性的金屬,在地殼中的存量約為金的15倍,但是以銀的自然狀態出產的不多。

銀的主要產地為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最大的銀礦在希臘。

它的生產有80%以上都是由銅、鋅、鉛之礦產中提煉而得。

銀製品可分為足銀(Finesilver)和紋銀(Sterlingsilver)兩大類,足銀即是99.9%的純銀,加入7.5%銅混合而成,即俗稱的925銀,由於摻了銅,其製成品在打磨後的光澤,比足銀更耀眼美麗,經常以主材被使用。

由於銀極佳的反光能力與金屬特性佳,經常被選擇作為合金配料。

古代,銀除了做貨幣以外還有其他的用途,例如古代常用銀製的杯子。

紀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率軍東征西討,甚至入侵印度;但是行軍部隊為不明病因所困,相對於此,軍官們則安然無事!原因是軍官用的是銀製的杯子,銀微溶於水中,產生的colliod具有殺菌效果,而士兵用的是錫製的杯子。

在中國瓷器尚未進入西方時,古代的歐洲貴族幾乎都用銀製成餐具使用,一般平民則以木製盤器,奠定了歐洲地區生產銀器的工藝水平。

此外,人類最早發現並懂得應用的九大古老元素,分別為「碳、硫、金、銅、銀、錫、鐵、鉛與汞(水銀)」,其中「碳、硫」為非金屬元素。

古代人們以銀測毒,因為古代大多數的毒藥都是硫化物所組成,銀極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化合成褐黑的硫化銀極易辨識,是銀質製品最大的特色也是缺點。

許多君王為了防止食物被下毒,均以銀質餐具盛裝食物,檢驗食物是否有毒,以求性命保全。

早期黃金取得不易,銀其測毒靈妙特性,喻有辟邪祈福的心理慰藉,古人因喜於製飾配戴。

銀的成色l  國際採用的標記是Sterling/925/92.5fine。

l  首飾中也有90%純銀,硬度約為2.5至3。

l  銀器容易失去光澤及變色,海水的鹽更會侵蝕銀的裂縫和失去光澤,可加入適量的鋅改善。

銀焊藥珠寶工藝又有在加工過程中,由於飾品金屬部件形狀結構複雜,不可能一體成型,只能依實際的需要,將各部件分開獨立製造後,再依組合焊接成一件,故有「組焊成形」之說法。

「焊接」成為金屬工藝的基本工。

金屬部件焊接所使用的材料即為焊料(又稱焊藥);其熔點不得高於主體金屬,熔點過低雖然焊接迅速容易,但是低溫焊料可能損傷主體金屬,或是低溫焊料的成色、比重、硬度不足,亦可能形成焊接觸面脆弱。

銀焊料熔點高於450℃者被視為「硬焊料」,反之則為「軟焊料」。

而金焊料屬於硬焊材,熔點溫度於700℃~800℃左右。

焊料的使用體積通常細小,因此製成「片狀、線狀」居多,有的像細鐵絲,便利截取較小體積使用。

最直接的銀焊藥是銀中加入少量青銅或黃銅,(青銅:銅與錫的合金,黃銅:銅與鋅的合金),最常用的是5分焊藥,其銀和黃銅的比例為10:5。

在所有金屬元素中銀的合金焊藥用途最普遍也最廣泛,所涵蓋的範圍包括鐵金屬與非鐵金屬均能適用。

以錫的成份多寡調節熔點溫度高低,錫的比例高,熔點則低,低溫焊料因為錫的含量高則密度低,金屬特性延展性偏差,相對的比較脆弱。

以下資料是有關銀焊藥的成分:   【2分焊藥】熔點820℃,   【3分焊藥】熔點780℃,   【5分焊藥】熔點750℃,   【7分焊藥】熔點720℃,   【快速焊藥】熔點620℃。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