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什麼成了我退休後重要配置? | 全球型基金

全球型股票基金vs 分散各市場投資. 前面說了,以前我會美國、日本、歐洲、拉丁美洲、新興歐洲、新興亞洲、高收益債、 ...Skiptocontent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什麼成了我退休後的重要配置?今天的分享是作為昨天獻醜公開我的退休「小」資產配置的續集,希望不是歹戲拖棚,文中會來爆幾個料。

先說退休前以基金投資為主,就是用那種很多人聽過的,美國、日本、歐洲、拉丁美洲、新興歐洲、新興亞洲、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各配置一比例,一段時間再平衡,但是退休後我覺得想要慢活、簡化。

評估之後決定轉到全球型股票基金。

文章段落快速聯結退休後資產配置,每個細項都沒達標的現狀全球型股票基金vs分散各市場投資全球型股票基金vs風險性債券型基金下半年的資產配置調整目標退休後資產配置,每個細項都沒達標的現狀昨天分享我的退休後理財與資產配置,我現在是這樣的狀況...除了大分類有差不多達到外,每個細項都有偏差。

今天來補充分享一下有關我的海外基金的部分,其實我的基金部分,在退休後這段時間已經有80%陸續轉到全球股票型基金。

這點我跟我老公意見不同,他以前也投資基金,但現在是100%台股派,因為他說有夢最美,反正我們是各自理財,就純抬槓了。

有說了一下到老萬一誰投資有問題,不要互相拖累,但也不能見死不救,哈哈,說這些也是多說的,互相警告的意味比較重😅。

進入下半年要來再平衡rebalance,說是跟大家分享,其實是自己一邊整理與紀錄,也一邊想第四季要重新做退休資產配置時可以怎麼做,有些調整現在可以慢慢進行。

全球型股票基金vs分散各市場投資前面說了,以前我會美國、日本、歐洲、拉丁美洲、新興歐洲、新興亞洲、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各配置一比例。

先來說為什麼我逐步砍掉美國、日本、歐洲、拉丁美洲、新興歐洲、新興亞洲等各市場投資,轉向全球股票型基金呢?下表上半部是我曾投資過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下半部是個別市場投資。

基金的部分是就我投資過的閃過腦海隨便抓的。

只是有個感覺。

可以看出,如果將這些基金呆呆放著,我投資過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平均,比分散投資各市場基金的加總再平均,並不會比較差,那為什麼不就省事一點直接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呢?個別市場因為上下起伏劇烈,可能有製造買高賣低的機會,像是我有朋友跟我說她是用一支印度基金打遍天下,就低買高賣,看她面露喜悅之色,那時我還在上班但我聽完沒去試,我好像不太愛財,聽完那種很神的也不會去追問或是模仿。

也許朋友真的賺很多,但是日子也可以輕鬆一點過,如果呆呆放著看上表五年、十年下來長期報酬也很不錯了,現在回想以前那種10%-15%停利就跑的做法還真是瞎忙,表上那些長期報酬我根本沒得到,只有每年10%-15%的停利部位小利,還又被基金公司賺第二次、第三次手續費,有時還落到無利可停。

好了,來爆第一個料~爆料時間⚡⚡⚡,我上一篇文章裡面說的買錯蘋果禮盒的得獎基金....請注意上表上半部全球股票型基金中,猜是哪一支?應該一眼就可看出吧,這支我看了某雜誌之後投資的讓該公司「得獎」,而我「中獎」的爛蘋果、喔,也可以說是金酸莓基金,雖然他是收益型股票基金不是成長型基金,但比起其他同類型的基金還是差很多😖,別再說什麼得獎基金了。

不過,即便我把它加進去平均,單買全球型股票基金還是可以的。

我覺得退休後投資和你想要的生活風格也有關係,有人會喜歡研究這些個別投資標的,但現在我想要盡量可以統整比較好。

全球型股票基金vs風險性債券型基金再來是我之前也會配置的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我自己是將這類基金列入「股票類」考量,這類債是有相當的波動度,退休後也重新思考過。

下表上半部還是我曾投資過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下半部換成是我投資過的高收益債基金和新興市場債基金。

上面特別標註一個管理費的部分,這管理費是反映在基金淨值裡面,其中高收益債的部分個基金落差不小,像是聯博那一檔知名的全球高收益債,竟然高達每年1.7%,而績效在我列的三檔當中就敬陪末座了,被管理費吃掉了?雖然大部分人投資高收益債或是新興市場債是以領取配息為主,但是應該還是要以「總報酬率」來看,如果總報酬不夠高,那就有可能配到本金~如果將這類風險性和股票相關度較高的債券基金,和全球股票型基金的總報酬率對比,那我也還是會選擇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

當然,學基金公司,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哈哈這樣我會不會太集中於股票型基金?應該是不會,資產配置中股債的平衡的債,我打算是以和股票相關度較低的投資等級債和政府公債來平衡風險,那又是另一個區塊。<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