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 能源

能源指能量來源。

使用能源通過控制和適應環境使它在人類社會裡成為一個關鍵的發展。

在任何一個社會都無法避免管理能源的使用。

在工業化國家裡,能源資源的 ...能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8月18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0年8月18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0年8月18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全球能源生產能力圖電力輸送網核電廠加油站能源指能量來源。

使用能源通過控制和適應環境使它在人類社會裡成為一個關鍵的發展。

在任何一個社會都無法避免管理能源的使用。

在工業化國家裡,能源資源的發展在農業、運輸、垃圾收集、信息技術和通訊是成為發達社會的先決條件。

自從工業革命後,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多,同時也帶來一些嚴重的問題,其中一些,如全球暖化對目前全世界有潛在嚴重的風險。

另外由於經濟活動,如製造業和運輸業的密集,能源效率﹑依賴﹑安全和價格等的問題也令人關注。

在人類社會背景下的能源資源:能源資源作為能源的同義詞,一般來說常指物質,例如燃料,石油加工產品和電力。

這些都是可利用的能源來源,因為它們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為其他為特定的用處種類的能源。

在自然界中,能源可以採取幾種不同的形式存在:熱,電,輻射,化學能等。

許多這些形式可以很容易轉化為另一種的幫助下,如利用裝置;從化學能到電能使用的電池。

但我們大多數現有的能源來自於太陽。

巨大潛在的能源闡述可由著名的公式E=mc2所表示。

現代能源一般可分為兩類: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

目錄1能源2能源危機2.1國際能源機構2.2傳統能源類別及其限制2.2.1核能的發展2.2.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2.3能源的來源3參看4參考文獻5外部連結能源[編輯]能源資源的生產與消費對於世界經濟非常重要。

無論是生產商品,提供運輸,使電腦和其他設備正常運作,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需要能源資源,可以說是工業時代重要生產資料之一。

能源危機[編輯]主條目:能源危機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

這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

經濟和政治不穩定也可能導致能源危機,像是1973年的石油危機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

當全球石油開採率達到最高(即石油峰值)可能會促成另一能源危機。

國際能源機構[編輯]1974年成立的已開發國家能源論壇性組織。

由澳大利亞、加拿大、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等23個國家所組成。

成員國政府在發生石油危機中,合作協調能源政策,分享能源供應。

並借發展替代能源,解決能源結構中的供需問題和環境問題。

傳統能源類別及其限制[編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氣、核能等依賴有總量限制的來源可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等接近無限制能量來源核能的發展[編輯]核能發電是核能的主要應用方面,19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是世界核電開始快速發展的時期。

人們利用核分裂釋放出的熱量進行供熱及發電的技術。

核子工業會產生放射性廢料,低階放射性廢料要監測約300年,待其放射性逐漸降低後可以確定其安全穩定性;而放射性較強的高階放射性廢料,則需要搭配較長時間的妥善管理及處置,以待其放射性衰減到與背景輻射相當的程度。

[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編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水能的總稱。

除生物質能外,均為非燃燒能源,又稱為清潔能源或綠色能源。

能源的來源[編輯]廣義上來講能源來自三個途徑:1、太陽光輻射。

該途徑通過太陽光、植物能、化石燃料、地表溫差、月球反光、水汽蒸發循環的方式體現在地球表層。

來自太陽光輻射的能源總量是有限的,目前社會對該類能源的提取超過了能源充能的效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