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斯塔豆不是不好,但欺瞞消費者就是不行! | 羅布斯塔咖啡豆購買

2019年8月,《食力》編輯團隊在家樂福、好市多(Costco)與連鎖咖啡館等通路隨機購買了9個品牌15件咖啡豆產品,包括星巴克、路易莎咖啡、cama cafe、 ...移至主內容羅布斯塔豆不是不好,但欺瞞消費者就是不行!發表於2019-10-1611:172018年11月「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聯合發起歐盟食安搜查行動「第8次OPSON行動」,查緝至2019年4月,在「咖啡摻混」一項,於奧地利、比利時、丹麥、德國、希臘、葡萄牙、瑞士、英國等14國抽驗共397件標示為「100%阿拉比卡豆(Arabica)」的包裝咖啡豆產品,最終在德國、瑞士與葡萄牙發現共9件摻混入羅布斯塔豆(Robusta),摻混率為2%。

此案目前進入訴訟階段,並調查是否為蓄意摻混,預計將於2019年底公布最終調查報告。

圖片來源:  黑金商機藏黑心!「西雅圖極品咖啡」100%阿拉比卡豆混入低價羅布斯塔豆? OPSON行動:自2011年起,歐盟每年針對不同的食品詐欺現象展開調查,以打擊摻偽假冒行為,2019年的第8次行動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進行,依照不同的調查項目,於各國商店、市場、機場、港口和工業區進行,全球共有78個國家共同參與查緝行動,最終查獲超過1億歐元擁有潛在詐欺風險的食品和飲料。

第8次行動除了調查咖啡摻混外,還包括有機產品摻假、含「2,4-二硝基苯酚」產品的調查等等。

 將半價羅布斯塔豆混入標示「100%阿拉比卡豆」產品賺價差目前世界上最廣泛的咖啡豆品種就是「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羅布斯塔豆常用於即溶咖啡、罐裝咖啡等,價格僅為阿拉比卡豆的一半,價差大讓不肖業者鋌而走險、在標榜「100%阿拉比卡豆」產品中混充羅布斯塔豆銷售,卻賣阿拉比卡豆的價格,賺取價差謀利。

這並不是歐洲第一次查獲咖啡摻混事件,2015年的「第4次OPSON行動」中,也曾於西班牙查獲一家造假摻偽的咖啡公司。

2018年英國食品健康研究機構「QuadramInstitute」也從全球各地採樣的60件標示「100%阿拉比卡豆」產品中檢驗發現有6件摻有羅布斯塔豆,摻混產品則來自於英國、美國、義大利、法國與愛沙尼亞,摻混率為10%。

咖啡詐欺不只發生在歐洲,台灣老品牌也涉入根據全球市調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統計,台灣2018年包裝咖啡豆的零售量為19萬公斤、消費額為1.65億元。

咖啡對於台灣人而言不再只是提神用的功能性飲料,2018年台灣人均飲用杯數已達到每年208杯,已有消費者不滿足於三合一即溶咖啡或濾掛式咖啡,而是追求更加新鮮的品質,購買咖啡豆回家現磨現煮。

在市場持續穩定成長的台灣,咖啡豆是否存在食品詐欺行為?在2019年6月「第8次OPSON行動」公布查緝初步調查結果後,《食力》編輯團隊展開調查,追查國內咖啡豆市場供應鏈,並陸續抽驗國內12個品牌共22件樣品,沒想到真的驗出了唯一的摻混業者:成立22年的台灣老品牌「西雅圖極品咖啡」。

怎麼查?檢驗羅布斯塔豆種獨有的「16-O-甲基咖啡醇」即使一樣都是咖啡豆,羅布斯塔豆種中卻存在阿拉比卡豆沒有的「16-O-甲基咖啡醇(16-O-methylcafestol)」,因此「OPSON行動」及「QuadramInstitute」的調查行動皆是從標示「100%阿拉比卡豆」產品中,檢測這項物質作為判斷依據,只要有驗出、就表示該產品摻入羅布斯塔豆。

2019年8月,《食力》編輯團隊在家樂福、好市多(Costco)與連鎖咖啡館等通路隨機購買了9個品牌15件咖啡豆產品,包括星巴克、路易莎咖啡、camacafe、西雅圖極品咖啡、台灣糖業、進口品牌「Magnum」、「RobertTimms」、「Jose’s」以及家樂福自有品牌,並委託德國騰德集團(TentamusGroupGmbH)台灣分公司「騰德姆斯(TentamusAnalyticsTaiwanCo.Ltd.)」協助將樣品寄送到位於德國、有DAkkS認證且協助過多起歐洲食品詐欺事件檢驗的「騰德QSI實驗室(QualityServicesInternationalGmbH),並採用「QuadramInstitute」調查中所使用的「NMR核磁共振技術」檢驗。

兩批次查驗、抽驗三款標示100%阿拉比卡的西雅圖咖啡豆,全驗出混充羅布斯塔!2019年8月29日,我們收到了第一次的檢驗結果:15件產品中,唯有西雅圖極品咖啡的「極品深焙-特調綜合咖啡豆」被驗出含有495ppm「16-O-甲基咖啡醇」,顯示內容物含有羅布斯塔咖啡豆。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