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国债 | 實物國債

实物国债是“货币国债” 的对称,又称“实物公债”,以货币计值,并按事先商定的商品折价,用实物偿还本金的公债。

一般于币值不稳定时发行,以维持债信,方便 ...百度首页网页新闻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文库百科首页历史上的今天百科冷知识图解百科秒懂百科懂啦秒懂本尊答秒懂大师说秒懂看瓦特秒懂五千年秒懂全视界特色百科非遗百科恐龙百科多肉百科艺术百科科学百科用户蝌蚪团热词团百科校园分类达人百科任务百科商城知识专题权威合作合作模式常见问题联系方式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已投票0实物国债编辑锁定讨论上传视频实物国债是“货币国债”的对称,又称“实物公债”,以货币计值,并按事先商定的商品折价,用实物偿还本金的公债。

一般于币值不稳定时发行,以维持债信,方便发行。

苏联政府于1922年至1923年曾两次连续发行实物公债,计4000万普特粮食。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共发行4次。

此种库券,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实物公债。

1949年,广东北江革命根据地北江第一支部曾发行“胜利公债”以稻谷为本位,分为50、100、500斤三种,年利2分,规定在1950年上半年偿还本利。

[1] 中文名实物国债释    义以某种商品实物为本位发行的国债发行时期货币经济不发达发行条件币值不稳定目录1内容2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内容编辑实物国债与实物债券不是同一个含义。

有关实物债券的内容请参考实物债券。

依照不同的发行本位,国债可以分为实物国债和货币国债。

实物国债是新中国刚成立时,陈云为抑制当时的恶性通胀采取的一个措施。

  1950年底,为了不用增加货币供应量弥补当时的财政赤字,陈云决定发行国债。

但当时人民币几乎处于完全崩溃的边缘,物价上涨依然凶猛。

如果发行货币国债,可以肯定不仅价格奇低,而且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买。

为此,陈云想出了以实物为计价基础的实物国债,当时叫“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公债的单位定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等六大城市的大米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平均批发价的总和计算。

此平均批发价总和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每十日公布一次。

公债分5年偿还,年息五厘。

每年付一次利息。

(当时的工资也是按实物发放的。

)  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先例,也不知道这是陈云个人的决策还是某智囊的建议。

不论怎样,最终遏制的人民币的恶性贬值和当时的恶性通胀。

这在历史上也许是唯一的,至少西方没有过,因为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当时或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做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发生过通胀,当时有人到美国经济学大师那里去求高招,得到的回答是西方是从中国学习如何治理通胀的。

这个故事我没有找到准确的依据。

这个做法的历史意义是,实际上将当时的人民币建立在关键物资的基础之上,没有金本位,也没有所谓“虚金本位”。

这段历史似乎已经被人们忘记了。

政府在治理目前的通胀时,或采取行政措施抑制蔬菜价格,或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利率。

前者还有某种“计划经济”的影子,后者则完全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政策。

没有思考当年的成功经验中的合理的,必然的核心。

[2] 实物国债货币国债编辑另外,凭证式国债肯定不是实物国债,只不过是类似大额存单式的国债。

当年的国债就像一种货币一样,面额有100元等。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债属于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已非常少见。

“实物国债”与“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并不相同,“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属于“实物债券”的范畴,而非“实物国债”。

因此证券类书籍在介绍“无记名式(实物)国债”时,多采用“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实物)国债”、“无记名式国库券”等名称,而未采用“实物国债”名称。

参考资料1.  李伟民.金融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12.  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上册,第14章图集实物国债的概述图V百科往期回顾词条统计浏览次数:次编辑次数:18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w_ou(2021-02-02)突出贡献榜lzhjzhl1内容2货币国债为您推荐广告搜索发现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1 Baidu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