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台灣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第二次石油危機

第二次石油危機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11月14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加油站外大排長龍的車隊,1979年,美國馬里蘭州第二次石油危機,又稱作1979年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伊朗革命,造成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從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

影響[編輯]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爆發兩伊戰爭,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

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油價才下降到危機前的水平。

參見[編輯]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三次石油危機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閱論編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第二次石油危机&oldid=63844217」分類:能源危機石油政治1979年隱藏分類:自2014年11月缺少來源的條目全部小作品經濟學小作品導覽選單個人工具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命名空間條目討論臺灣正體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查看閱讀編輯檢視歷史更多搜尋導航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說明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工具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列印/匯出下載為PDF可列印版其他語言العربيةCatalà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LietuviųBahasaMelayuनेपालीNederlandsPortuguêsSimpleEnglishSvenska粵語編輯連結



2. 民國62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什麼都漲,蔣經國孫運璿怎麼抗漲 ...

直接觀看文章衛生紙醞釀上漲,引起民眾搶購囤積,許多賣場竟然買不到衛生紙,貨架空蕩蕩,沒有搶到的大驚失色,準備用免治馬桶或其他辦法度過難關!雖然行政院消保處信心喊話,但似乎沒有讓民眾信心恢復。

這讓人想起民國62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當時衛生紙、味精、肥皂,什麼都漲,老一輩仍記憶猶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當時衛生紙、味精、肥皂,什麼都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接近12美元。

這導致那一年台灣的物價也飛漲,嚴重衝擊經濟,當時就任行政院長僅一年的蔣經國,與當時的經濟部長的孫運璿,展開了救危大行動,可謂是一場經典戰役。

●蔣經國6月就已未雨綢繆通過穩定物價11項措施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右),與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左),在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成功穩住物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蔣經國一向對物價十分謹慎,當年6月就因國際物價波動響,已有物價上漲的苗頭,於是他在6月就在行政院會通過「穩定物價十一項措施」,蔣經國發現當時敏感性物資的躉售物價就已較前一年同期漲了37%,幅度已令人咋舌,對許多薪水的軍公教人員與低收入家庭,已經發生衝擊。

蔣經國於是下令,第一、運用財政及金融政策,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

政府的支出減少,公用事業年內不漲價,都市土地現值暫緩公告,並宣布的緊縮信用六項措施。

其次,加強物資調節,規定進口之小麥、黃豆,由政府平價供應,設置「平準基金」,貼補差額;而各種重要物資,由經濟部國貿局主動協助公民營貿易及企業機構增加進口,限制採購地區也暫時解除;他甚至規定,民生必需品之出口,於必耍時加以限制或暫停出口。

其中,對於民生必需品,例如麵粉、黃豆油、豬肉、棉紗、水泥、鋼筋、平板玻璃、液化瓦斯等十五項,都實施價格限制,亦即這些物資的價格,不能超過政府規定的價格,否則依法取締。

●衛生紙帶頭毛巾、肥皂、牙膏都漲1973年台灣物資局為配合經濟部穩定民生日用品價格措施,開始供應味精、毛巾、牙膏、汗衫等日用品,圖為民眾前往購買情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這些強力措施剛開始卻並未完全奏效,9月開始日常用品零售價普遍上漲,以消耗最大的衛生紙帶頭,毛巾、內衣、牙膏、牙刷、肥皂、洗衣粉、文具等,售價都大幅上漲二成至五成之間,有的甚至上漲一倍,已使消費者不勝負擔。

以衛生紙為例,到了10月初,舒潔衛生紙,每箱36包的批發價由390元節節漲到460元,零售價則由每包10元漲到14元;五月花衛生紙由一箱由360元漲到410元,最便宜的金貓牌衛生紙,零售由每包6元小漲到7元5角。

國貿局為穩定國內日用品價格措施,即於10月初決定,決定全面開放日用品進口,並不限制採購地區。

10月7日經濟部的物價督導會報召集有關業者,商訂毛巾、味精及衛生紙等日用品平價供應價格,並決定翌日起由省物資局及各大百貨公司無限制供應。

到10月8日經濟部又要求各工業同業公會列出各項用日品的協議價格,以抑制物價。

●婦女團體發起「少買少用」運動孫運璿親自喊話為穩定物價,孫運璿(右)還舉行記者會親自喊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民間消費者也奮起加入抗漲行列,嘉義地區的婦女團體在10月8日發起「少買少用」運動,以抵制漲風。

呼籲婦女們即日起到那個月的25日止,對日用品少買少用,更不盲目搶購存貯。

並決定印發告全縣婦女同胞書,讓主婦們了解此次物價波動,是不法商人故意藉機哄抬物價藉圖暴利,還請縣婦女會印製日用品平價表,分途主婦們參考。

當時的全國商業總會、台灣省商會及台北市商業會等一百餘個各級工商團體,也在10月初開了一個穩定物價座談會,還簽訂不哄抬價格的自律公約。

孫運璿親自喊話,在10月8日舉行記者會說,根據物價督導會報及工業局的調查分析:國內的生產能力毫無問題,所以這次日用品價格的波動,並非由於供需失調,根究其主要原因還在心理因素,一方面少數投機份子的哄抬價格,囤積居奇,另一方面也由於一部份消費者誤聽謠言,盲目搶購、儲存所造成。

作為閣揆的蔣經國9日則在立法院以斷然口吻宣稱,「囤積居奇是趁火打劫的行為,危害國家社會,也危害民眾利益,政府絕不容許這種現象存在。

」他說,目前日用品漲價,人為因素大於經濟因素,一方面商人想多賺,一方面消費者想多買,因而助長了漲風。

他說,政府已迅速的採取因應措施,目前日用品並不缺貨,也不缺原料



3. 台灣的石油危機在哪裡?|天下雜誌

回首頁English關鍵的時刻訂閱支持好媒體免費訂閱電子報搜尋頻道分類財經貿易戰財經焦點財經週報投資理財產業製造服務金融科技國際兩岸四地東南亞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紐澳管理管理行銷創新創業人才職場競爭力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環境能源教育教育趨勢創新教育親子教養人物大師觀點CEO觀點人物特寫政治社會政治政策社會現場調查排行2000大調查兩岸三地1000大快速成長企業100強CSR天下企業公民標竿企業金牌服務業調查縣市調查2000大調查資料庫健康關係健康醫療兩性關係心靈成長時尚品味時尚精品旅行設計藝文影視運動生活運動生活重磅外媒經濟學人BBCNews中文日經中文德國之聲路透社專欄作者多媒體數位專輯互動專題深度專題品牌專區數據圖表資料新聞數字說話圖表動畫調查報導聽天下重磅封面財經週報國際聚焦天下好讀記者開講好主管的12樣禮物創新突圍軍師四端看天下大數據,熱品牌天下書房天下影音雜誌策展企業突圍傳承接班數位轉型創新突圍經營管理Off學風格文化旅行美食特色頻道未來城市@天下[email protected]天下獨立評論@天下創新學院天下學習我讀網換日線天下影音微笑台灣粉絲專頁官方instagram官方Line天下財經週報疫情衝擊延續,台灣下半年迎來失業潮?政治社會政策台灣的石油危機在哪裡?油價上漲,台灣真正的石油危機在哪裡?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又在哪裡?30297瀏覽數分享其他文宋東天下雜誌331期2011-04-1930297瀏覽數颱風前夕,看到夜裡苦苦在中油加油站前排隊,趕在漲價前加滿油箱的人,總覺滿肚辛酸。

今天省個百元,但明天之後,每天都需任人宰割地繳交讓自己車子的「上路費」。

這種絕對的依賴,讓我對擁有車子的自由感想像,降低許多。

這是台灣人一般對「石油危機」的最直接體會,卻也正是台灣真正的石油危機所在。

石油價格不影響經濟成長?卡翠娜颶風吹起的石油價格上漲,雖然短期已經回穩,但過去八個月,每桶石油已經從四十美元飛速漲到七十美元。

這樣快速的漲法,在一九七三、七九年分別造成兩次石油危機,這次卻像是沒事。

到底油價要漲到什麼程度,漲多久才會引起經濟危機?是讓世界經濟學者搔破腦袋的問題。

但眼前有兩件事卻清楚明顯:其一,人類的交通(海陸空交通),對石油實在太依賴,因此價格波動引起的心理期待效果,更容易炒熱原料價格。

其二,用目前石油的價格,直接與過去做比較,忽略了通貨膨脹因素。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的研究就指出,一九八○年代,台灣能源消費佔GDP的比例,是三.八%;若今年用同樣的比例計算,每桶石油價格應高達一二○美元,因此目前油價對經濟成長還不構成「危機」。

廣告除此之外,能源使用效率的增加,也是最近歐美經濟未受影響的原因之一。

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歐美各國經濟已從耗能源的製造業轉為服務業。

過去三十年,美國平均每美元的GDP成長,消耗的石油都是過去的一半。

台灣服務業佔GDP的比例,雖然已超過六成,但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最新版的《中華民國九二年能源統計手冊》,十年來台灣的能源生產力愈來愈差,且生產每單位商品與服務所消耗的能源數量(能源密集度),卻愈來愈高,顯示十年來台灣能源使用效率愈來愈低。

另外,台灣私人汽機車的成長量也很驚人。

根據能源局統計,一九九三年,私人運具佔總客運量比例,是七三%,二○○三年比例已高達八八%,幾乎達到每人都有一輛車(機車、汽車)的地步。

廣告近幾年高耗油的越野車(SUV)快速成長,更降低了台灣的汽油使用效率。

而且,當歐洲大力推廣柴油引擎車(比同級汽油引擎車燃油效率高二○%,最省柴油引擎車,比最耗油汽油引擎車省七.五倍燃料費)時,台灣直到去年初才開放進口,明年才要推出本土柴油引擎車。

「新能源政策」在哪?當美國人瘋狂搶購豐田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時,台灣只有一部,是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去年底自己辛苦從美國買回來的ToyotaPrius(比同等級汽油引擎車省油四○%以上)。

以上兩件事實,都看得出來,台灣真正的石油危機,出在對節約能源的認知及能源使用的效率上。

除快速提高產業的能源使用效率之外,更具廣泛教育意義的,是降低大眾對豪華「大轎車」的過度痴迷。

廣告但是,這兩天行政院遲遲難產的新能源政策,卻仍陷在「油、電價格上漲,會非常謹慎」上面,完全沒有在效率提升上提出新見解,藉機將社會注意力往提高效率、開發新能源的方向整合共識,讓人為之扼腕。

事實上,在京都議定書的壓力下,未來各國的「能源政策」都以降低二氧化碳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