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心得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一場失控的疫情,讓世界看見了台灣|TingS/祖巴拉的珍珠 ...

... 傘的孩子,只能冒著風雨不停向前奔。

面對這次疫情來襲,不管是超前部屬還是正向防疫,目前為止我們守得還算不錯。

」 ... TingS/祖巴拉的珍珠. 2020/03/16.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主打編輯部原創策展專區CrossingCampus時事現場海外職場專欄作者訂閱季刊頻道人物故事People國際趨勢Trends文史藝術Humanities生活風格Lifestyle觀點評論Perspectives編輯嚴選Editors'Picks換日線X施羅德上架,夢想人生關於我們歷年季刊團隊成員大事記搜尋投書歷年季刊團隊成員大事記首頁觀點評論評論一場失控的疫情,讓世界看見了台灣TingS/祖巴拉的珍珠2020/03/1647563PhotoCredit:外交部10日在臉書上整理了23國外媒對台灣防疫的肯定,製成世界地圖,並寫道:「走在防疫這條泥濘路上,台灣就是個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冒著風雨不停向前奔。

面對這次疫情來襲,不管是超前部屬還是正向防疫,目前為止我們守得還算不錯。

」新冠肺炎爆發僅3個月,目前疫情仍持續延燒,粗估已影響超過150個國家/地區,在世界各地累積超過16萬病例,並造成超過6,000人死亡。

在全球疫情拉緊報的同時,各國除了積極規劃各項防疫措施,也對台灣的防疫成果刮目相看,紛紛開始效仿、參考台灣對這次新冠肺炎的防疫作法。

外交部10日在臉書上整理了23國外媒對台灣防疫的肯定,製成世界地圖,並寫道:「走在防疫這條泥濘路上,台灣就是個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冒著風雨不停向前奔。

面對這次疫情來襲,不管是超前部屬還是正向防疫,目前為止我們守得還算不錯。

」圖/外交部臉書專頁和中國僅一水之隔而且往返頻繁的台灣,在疫情爆發最初時,總是被預測將會成為新冠肺炎的重災區,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台灣在全球病例累積的排名卻是不斷往後掉。

義大利、伊朗至今均有5位數的確診病例數,而西班牙、德國、法國的確診人數也是翻倍地在成長,但同時台灣累積病例卻不超過60人,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病毒為「全球大流行」之後(可參考:《換日線》新冠肺炎數位專輯),這樣的防疫成果確實在國際上非常、非常地亮眼。

而地處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台灣,究竟是如何在這場戰爭中,屢戰屢勝的呢?我認為可以區分為以下3項原因:一、危機意識有鑑於當年SARS的經驗,台灣對於傳染病的危機意識造就了這次一流的防疫工作,而政府的「超前部署」更是替這場防疫戰爭拿下了關鍵的勝利。

時間追溯到去年底2019年12月,當中國向WHO通報27起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時,台灣向北京申請許可,派了一組專家小組到武漢實地調查,隨後帶回「不太樂觀」的消息,為了防止病例境外移入,台灣立刻啟動邊境檢疫、針對武漢班機實施的登機檢疫、加強入境旅客發燒篩檢以及基本的衛教宣導等。

在全世界還沒有任何警覺心,而中國境外也沒出現任何確診的同時,台灣已經啟動防疫,是全世界最早啟動防疫的國家。

政府的快速動員、各公部門以及地方政府之間的完善配合、果斷設置指揮中心、禁止湖北籍人士入境、優先停止口罩出口、統一徵收全台口罩工廠,加上民間公司、公會自發組成「口罩國家隊」,在農曆年間犧牲自己休息、與家人團圓的時間,天天熬夜加班,讓原本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60條口罩生產線,在短短一個月內便完成。

許多國家因供不應求,口罩的價格已飆漲至一片破百元,甚至還有部分國家是完全買不到口罩的,而台灣現今口罩實名制的成功,除了因為有完善的健保制度外,也展現了政府、業者以及民間的完美配合與團結力量。

這些配套措施和相關決策都在疫情初期時就已經制定完成,台灣就像是還沒收到戰帖,卻已經全副武裝完畢站上戰場的戰士,氣場強大,眼神堅定,準備迎接未知的戰爭。

二、公開透明的資訊疫情期間,政府善盡了「說明」的責任,除了保持公開透明的資訊,也要求電視跟廣播電台每小時撥放公共服務宣導內容,教導大家基本衛教以及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行政院發言人表示:「我們認為只有資訊透明,而人們有充分醫療知識,恐懼才會因此減少。

」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更是每天召開例行記者會,有時一天甚至高達3場,記者會現場除了醫師、公共衛生專家,也會有外交、經濟、教育、交通部的專業人員,隨時說明疫情最新發展、病例數更新、感染途徑,回答媒體、社會大眾的疑問之外,也能對疫情相關不實謠言及時提出澄清,這些對人民來說無疑是最強的定心丸,除了安定人心之外,也能避免人心惶惶所帶來的日常必需品搶購潮。

在疾管署的網站上,更是可以看到隨時更新的新冠肺炎相關



2. 名醫陳志金:自己會煮的菜比想像中的多疫情教我們重新生活 ...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讓人最擔憂的,是自己和家人被傳染、被隔離。

... 重症醫療現場》分享他對這場疫情的觀察與心得,理性了解流行疫病帶來的影響。

... 2020年初爆發武漢肺炎疫情,身為醫療人員,我試著以不一樣的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名醫陳志金:自己會煮的菜比想像中的多 疫情教我們重新生活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20,0282020/04/20·作者/陳志金·出處/原水文化出版放大字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讓人最擔憂的,是自己和家人被傳染、被隔離。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多了些猜忌與疏離。

疫情打亂以往的生活秩序,衍生許多不便,但也讓我們停下腳步、換個角度,來檢視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有些應該勇敢割捨,有些則需要好好珍惜。

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ICU重症醫療現場》分享他對這場疫情的觀察與心得,理性了解流行疫病帶來的影響。

因為疫情所引發的諸多社會現象,他也幽默解讀。

2020年初爆發武漢肺炎疫情,身為醫療人員,我試著以不一樣的角度,以稍為正向、輕鬆的方式來分享我的觀察。

有些項目即使沒有疫情,也很適合留意的。

當然,有些可能因為事過境遷,而不能夠完全理解,那大可直接跳過,不必執著於每一個項目都要看懂。

(推薦閱讀:陳建仁預測:未來1年~1年半過著「半正常」生活)即使疫情過後 這些好習慣仍要繼續1.   勤洗手、感冒或有呼吸道症狀要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多的公共或密閉的場所。

這個是全國上下、不分職業、不論年紀,都應該要身體力行的習慣。

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無論是否有疫情大流行,警報解除也要繼續這樣做。

(防疫最重要的是正確勤洗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2.   沒事不要逛醫院。

醫院不是家庭聚會、朋友相見的地方,就算平日也應該要管制出入,留下最少的家屬陪伴患者就好,科技進步,多多採用「視訊探病」。

即使武漢肺炎疫情過後,也要持續推動才好。

(疫情期間,除了必要的看診,應盡量減少到醫院走動。

圖片來源:陳德信)3.   一個自由、民主、公開透明、有執行力、橫向溝通良好的政府,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防疫的事,請交給專業,而且要相信專業。

心存感激,感謝費盡心力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各行各業。

廣告4.   發表公開言論要持平。

名嘴、藝人、各式代理人等公眾人物,如果真的逼不得已,非得公開表態與示好的話,也應該要盡量採取低調與平和的方式,謹慎評估其可能的反彈力道,否則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還有,人的記憶有時不太可靠,捐款收據建議都要留下來。

5.   關懷、信任、正向面對,遠勝過謾罵、負面的情緒宣洩。

假新聞、假消息、謠言無所不在,在發生重大事件的非常時期,很容易引起對立、造成恐慌。

不要轉傳未經可靠單位證實的消息,平日即應留意追蹤可靠的消息來源。

陳志金的30個社會觀察1.讓人耐心排隊的,不只高價iPhone,5元口罩也可以。

2.很多會議可以說取消就取消,根本也不必再補開。

(推薦閱讀:在家也能高效產出打造居家工作環境這樣做)3.醫院出入口管制到剩下1個,也還是很夠用啊。

4.探病,其實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社交活動。

5.即使寒假多放2週,寒假作業還是沒辦法寫完。

6.大賣場人潮銳減,才發現本來有很多人是專程去試吃的。

7.很多人沒發現自己這麼漂亮,直到戴上口罩以後。

8.不敢相信自己肺活量差到講話也喘,直到戴上口罩以後。

9.體會追劇的心情。

每天定時、等待同一個人在電視上出現。

10.不能喝的酒精比能喝的還珍貴,原來也有這麼一天。

11.這是一個「撿到口罩」卻不知道要不要送去派出所的年代。

12.不用評鑑督考,醫院也會主動把感染控制做好。

13.洗手不必稽核,但是很有學問。

廣告(正確的洗手順序:內、外、夾、弓、大、立、腕。



3.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秩序變遷

明年美國的GDP將以5.3%成長,但疫情、變種病毒、疫苗仍是未知變因。

3. ... 預測各國明年皆有成長(2020受疫情影響,幾乎都是負的,尤其如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秩序變遷後疫情時代的美國時間:2020/12/30(三)19:30~21:30地點:總圖團體室–501紀錄:陳委娜導讀人:全體報告與討論 美國國家介紹 地理位置、人口、國旗1.美利堅合眾國(Unitedstate)2.人口數排名第三:3.3億人經濟與社會1. GDP占全世界1/4左右,維持世界超權的地位,因為美國具有領土面積、人口及二戰後的優勢。

2.明年美國的GDP將以5.3%成長,但疫情、變種病毒、疫苗仍是未知變因。

3.種族性別的資產不平等:(1)美國產業中空化,社會就業機會減少,中產階級收入驟減。

(2)全球化週期:製造業轉移(3)二戰結束到70年代,美國收入結構為「鑽石型」,大多為中產階級,此時期就是所謂「美國夢」、「黃金年代」。

(4)80年代雷根總統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5)2008金融危機政府制度1.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憲政聯邦共和制2.立法國會:參議院(上):比眾議院有更大審議權、共100名議員、任期6年無限制眾議院(下):民眾之議院、各州議員數按人口比例而定、任期2年無限制3.司法機關:唯一的制衡方式–憲法4.健保制度:無全民健保(公私共同支付),人民可以選擇由雇主提供的醫療保單或自行加入第三方醫療保險。

問題:仍有一部份人沒有醫療健保。

→間接造成了美國人民生病時通常不會去醫院看病,而是選擇去藥局買藥的習慣。

 疫情下的中東 美國疫情1.疫情現況(1)目前已有1900萬人感染,33萬人死亡。

於12/16達到單日新增病例高峰,每天都以倍數增加,沒有緩和的跡象。

(2)美國大選及感恩節的群聚現象造成大幅感染,令人擔憂聖誕節和新年的染病情形會加重。

(3)反中情緒效應:17%中國餐館倒閉。

2.川普染疫(1)10/22確診、高危險群(2)接受雞尾酒療法、服用地塞米松及瑞德西韋→外界懷疑其病情輕重?(3)尚未隔離結束並出外面對媒體→引起大肆批評3.疫苗(1)核准:瑞輝藥廠、莫德納疫苗(2)首批使用者:醫療人員、長照照護員(3)副總統及其妻已施打4.紓困方案(1)3/27「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提供中小企業融資並放寬經濟法令。

(2)12/219000億美元紓困方案5.疫情缺失(1)醫療存放物資不足(2)疫情初期警覺性不足(川普態度使然)(3)人民防疫觀念不足(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以青少年最嚴重(4)封城令解封太快:造成下一波感染美國大選1.台灣google關鍵字:武漢肺炎、川普、拜登2.美國大選時間表11/3投票日11/8美媒及拜登陣營宣布拜登當選12/8確認投票結果、確認選舉人12/14選舉人推選總統3.選舉人團制度(1)誰可以當選舉人?政治明星、政治世家(2)選舉人一定要投給該州當選總統嗎?無強制法規、但會有懲罰制度(3)疫情影響,某些州採遠距選舉人團會議(4)勝者全拿4.目前情況12/14選舉人正式投票,拜登還是勝選1/6國會計票,確定拜登當選 美國外交1.歷史背景(1)WW1:理想主義(威爾遜總統14點原則)、國際聯盟經濟大蕭條、開始推行羅斯福新政(2)WW2:不干涉主義、在美國軍人不參戰的情形下支持盟軍、珍珠港事變(3)冷戰:「易北河會師」、美蘇關係惡化、馬歇爾計畫和杜魯門主義→進攻歐洲、北約v.s華沙、聯中制俄、蘇聯(4)當代:美國帶動全球經濟文化、911事件後開始打反恐戰爭、金融海嘯後發覺中國崛起、放鬆對日本的非軍事制約2.傳統盟友(1)北約(NATO)(2)五眼聯盟:5個說英語的國家(3)歐洲(4)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歐巴馬時期惡化、川普時期改善(5)日韓(6)台灣是美國的盟友?3.對俄國政策(1)美俄都是擁核大國(2)歐巴馬任內:克里米亞危機(俄國出兵烏克蘭)、敘利亞內戰(空戰)(3)川普任內:和普丁關係不錯、美俄關係可能緩和、但還是將中國及俄羅斯並列為美國頭號敵人4.對中政策(1)1972年與中建交(2)對中強硬已是兩黨共識5.對台政策(1)台灣關係法(1979年與台斷交後)(2)對台六項保證:最近公布書面電報6.對中東政策(1)石油依賴(2)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3)川普任內:以色列和4個阿拉伯國家建交7.川普外交政策(1)國家利益至上、重視短期利益(2)缺乏一套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8.美國霸權地位(1)修昔底德陷阱(2)拜登上台後會重回國際舞台9.拜登外交政策提名安東尼·布林肯為國務卿,對中態度強硬。



4. 後疫情世界:解封後為什麼我們都必須戴口罩

2020年5月6日 ...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肆虐下,人們戴起了口罩防疫,不論是專業N95口罩,或是用 ... 肺炎疫情:醫用口罩能防止病毒傳播嗎?後疫情世界:解封後為什麼我們都必須戴口罩理查德·格雷(RichardGray)2020年5月6日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疫情爆發時,亞洲人戴口罩的比率較高。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肆虐下,人們戴起了口罩防疫,不論是專業N95口罩,或是用圍巾遮掩口鼻,都被認為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很難想象就在幾個月前,如果你戴著口罩出現在公共場合,還會被歐美許多國家的人另眼相看。

起初歐美國家也建議公民不需要戴口罩,而應該加強個人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蔽然後丟棄,他們主要是擔心一般民眾搶購口罩會造成前線醫護人員口罩不足。

但是隨著疫情散播全球,歐美國家公眾也不顧政府建議和亞洲人一樣戴起了口罩,最近一些歐美國家的政府也改變初衷,建議人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肺炎疫情:醫用口罩能防止病毒傳播嗎?肺炎疫情:歐美世衛改口,口罩防疫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肺炎疫情:英國「紳士」沒戴口罩的原因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隨著封鎖措施逐步解除,戴口罩將成為一個新常態傳播途徑要了解戴口罩有沒有防止感染的效果,就要先了解新冠病毒疾病散播的途徑。

人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病毒在體內複製,存在於肺部、口腔和鼻腔的體液之中,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噴出含有病毒的飛沫微粒。

咳嗽一次最多能產生3000顆飛沫微粒,甚至在講話的時候也會從口鼻吐出飛沫。

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我們在講「保持健康」這4個字的時候就會吐出上千顆肉眼看不見的飛沫微粒。

這些飛沫微粒離開身體之後,比較大的就會落到物體表面,比較小的可以在空氣中飄浮數小時之久。

在附近的其他人如果觸摸有飛沫微粒的物體表面在觸摸自己的口鼻就可能會被感染,或是直接呼吸有飛沫微粒飄浮的空氣也可能會感染病毒。

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高本恩(BenCowling)表示,戴口罩有助於降低社區傳染,尤其是在公共運輸上和人潮擁擠的地方。

高本恩和其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戴口罩防止病毒感染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使用一般的外科口罩就能顯著降低感染者呼吸和咳嗽時噴出的病毒數量。

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N95口罩防護效果好,建議讓前線醫護人員優先使用防疫漏洞高本恩說,解除封鎖之後,必須要有大量採檢和嚴密追蹤接觸者等配套措施才能確保疫情不會再次擴大,衛生部門要追蹤感染者的家屬和社交聯絡人比較容易,但要追蹤在公車或火車上誰坐在你身邊就不是那麼容易。

「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戴口罩,或是公車上火車上的人都戴口罩,就能大幅度降低感染率。

」另外一個防疫漏洞就是在確診感染之前,一些帶原者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卻已經帶有病原體而且具有傳染性,據估計有6%到18%的人屬於無症狀病人。

另外就是出現症狀之前的感染潛伏期,短則5天,長則14天,就算是那些最後才具傳染性的病患,在他們生病之前也可能已經傳染給其他人。

在上述的防疫漏洞方面,戴口罩都能有效阻絶這些防疫漏洞的發生。

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口罩短缺之下,人們開始自製口罩口罩替代物現在的一大問題是,口罩的供應不足,如果一般民眾都戴口罩,那麼最需要保護的前線醫護人員,這些原本就急缺口罩等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就更難以獲得口罩供應了。

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政府建議一般民眾不需要戴口罩的背後最大原因之一。

那麼,口罩能重覆使用嗎?如果一般的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沒有的話,用一般布料自製口罩或用圍巾充當口罩管用嗎?未發表的醫學研究初期報告顯示,口罩能夠經過消毒過程重覆使用,但這絶非最佳選擇。

現在坊間出現許多自製口罩的DIY教學,一般使用棉質布料,加上某種材質的過濾層,有的用吸塵器的濾網過濾,也有的用咖啡濾紙或雙層枕頭套充當過濾層。

音頻加註文字,肺炎疫情:DIY口罩用牀單還是毛巾?北京一團隊測試自製口罩可靠性美國西北大學(NortheasternUniversity)的工程師穆勒(AmyMueller)檢驗了自製口罩的效果發現,使用多層布料的自製口罩效果最好,但和N95口罩和外科口罩相比效果仍然差了一大截。

穆勒表示,雖然自製口罩比不上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但還是聊勝於無。

儘管是沒辦法下的辦法,戴上自製口罩還是有差,在人們走出封鎖重新接觸的這個時候,口



5. 台灣疫情:「神話破滅」背後的四個看點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成功阻擋病毒入侵,2020年4月至12月連續8個月的本土感染零確診記錄也讓台灣人引以為傲。

一年多以來, ...台灣疫情:「神話破滅」背後的四個看點2021年5月25日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台灣民眾求神祈福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成功阻擋病毒入侵,2020年4月至12月連續8個月的本土感染零確診記錄也讓台灣人引以為傲。

一年多以來,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大部分照常進行,不受影響,少數幾次社區感染最後也都以清零並解除隔離告終,學校照常上課,各行各業照常上班,演唱會、職棒比賽也都開放觀眾入場。

但是自2021年4月底、5月初以來,受到全球讚譽的台灣「防疫神話」在短短的數周之間破滅,先是有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然後又爆發萬華茶室群聚和多個地方的衍生感染。

為因應本土社區感染連續每日數百確診病例,台灣已經實施並延長了第三級防疫警戒至少到6月中,這距離「全面封城」的第四級警戒只差一步。

一年多以來的成功防疫,為什麼最後會突然爆發多起本土社區感染,曾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又為什麼出現破口?台灣疫情:本土確診新增333例再創單日新高台灣本地單日新冠確診急升至180兩地三級警戒外出需戴口罩外緊內松和安全錯覺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台灣防疫工作新冠病毒一開始在武漢出現的時候,台灣立刻就關閉了邊界,任何入境者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隔離和篩檢措施,到如今入境隔離篩檢措施依然存在。

嚴密的入境篩檢在此前也一直是奏效的,成功地將新冠病毒防堵在大門之外,少數入境的確診者也都能夠獲得妥善照顧和治療。

這樣嚴密的防控措施日子久了就讓台灣民眾產生一種安全的錯覺,誤以為社區是安全的,新冠病毒進不來,這種「外緊內松」的防疫心態也讓人們對新冠疫情失去了警戒心。

尤其是台灣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從最早的居家檢疫14日,逐步放寬為3+11(居家檢疫3日,自主健康管理11日),形成防疫破口,再加上防疫旅館標凖作業流程出現疏失,最終爆發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

經過檢疫後發現,華航諾富特群聚感染的新冠病毒是英國變異毒株B.1.1.7,而後來的萬華茶室群聚和多個地方衍生感染的病毒定序也與之相同。

有分析說,英國變種病毒很可能因群聚案被傳入社區。

抗疫「典範」台灣陷入質疑:航空機師集體染疫,社區案例陡升台灣本土疫情危機:前線醫護人員的心聲及觀察為什麼不打疫苗?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在這波本土疫情暴發之前許多台灣人對疫苗興趣不大台灣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另一個原因是,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新冠疫苗接種率非常低,這裏有幾個層面的因素。

首先,在這一波本土疫情爆發之前,和世界很多其他地方相比,台灣是相對安全的,本土感染機率非常低,很多人不覺得有必要接種疫苗,至少在疫苗生產數量不足,或其他地方更需要疫苗的時候,「台灣不需要跟別人搶」。

其次,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讓台灣許多人感覺到疑慮,尤其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有少數接種者出現血栓症狀甚至死亡的案例,而台灣目前主要到貨的就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另外,台灣政府採購疫苗的速度和其他國家相比也是比較緩慢的。

台灣政府一直到多種新冠疫苗陸續受到歐美國家的批准認證之後才開始向廠商洽購,而這個時候大多數的頭幾批的生產量早已經被其他國家預訂一空,而這些國家在疫苗研發期間可能早就已經投資研發經費,因此台灣拿到的疫苗數量非常少。

僅僅在一、兩個月以前,要不要打疫苗,哪些人優先施打疫苗等問題在台灣還是熱烈討論的話題,現在疫情一下子爆發,許多人都搶著預約排隊,但問題是台灣的疫苗數量遠遠不足。

台灣2300多萬人口卻只有三十萬劑疫苗,而自美採購的約500萬劑莫德納疫苗,還未進入台灣,目前台灣政府已宣佈暫停「自費疫苗接種」,以因應醫療資源及人力分配。

台灣疫情:本地確診持續破百,"疫苗慌"能否盡快得到緩解台灣疫情:40萬劑AZ疫苗緊急運抵台灣但有市民拒絶接種稱"我不想當白老鼠"校正回歸是什麼意思?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對外說明最新情況台灣本土感染確診人數爆增之後,還出現一個新的熱詞,那就是「校正回歸」。

這是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首先提出的名詞,意思是將新公布的確認病例數回溯追加到之前公布的數據上面。

這種說法立刻引發台灣各界熱烈爭議,不少人批評指揮中心校正回歸後確診數瞬間大增,那之前的數據是否涉嫌掩蓋真相,但陳時中



6. 作業成果

疫情心得. 發表日期: 2020 / 04 / 23. 透過簡潔清晰講解,讓我對新型冠狀病毒更深的認識,也對一連串事件,對"疫情可怕的並非疾病本身,而是在自私與恐慌的 ...



7. 作業成果

武漢肺炎防疫心得. 發表日期: 2020 / 05 / 02. 這次疫情不只對台灣,也對全世界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對疾病的誤解與恐慌經常會促使人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透過本 ...



8. 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

2020/3/30 ... 蘇教授於是邀請韓國的精神醫學教授,報告他們照顧病人的經驗,並分享台灣在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上之防疫心得,這也是第一篇由台灣之身心 ... 疫情致死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對於無知的恐懼和無助的癱瘓, ...醫療新聞News首頁醫療新聞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醫療新聞醫療新聞影片專區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2020/3/30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對於新冠肺炎席捲全世界,造成人心動盪不安,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真實進行中的生存危機,對抗的是肉眼看不見的病毒,打一場看不到結局的抗疫戰爭,加上24小時社群媒體不斷報導確診及死亡人數的上升;真假訊息、名嘴專家輪番轟炸,在強烈生理威脅和心理壓力下,很多人都出現恐慌、焦慮、甚至憂鬱的「新冠肺炎壓力症候群」。

為此,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透過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Brain,Behavior,andImmunity)》發表論文、並接受青島大學邀請錄製簡短的衛教短片(https://youtu.be/m2-UvHEgVBc),提供給民眾、臨床工作者、以及學術研究人員做為身心調適的參考。

《大腦,行為和免疫》是由Elsevier出版的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於1987年建立,涵蓋了神經系統,心理學和免疫系統之間關係的研究。

它是《精神神經免疫學研究協會(PNIRS)》的官方期刊,也是這個領域最有代表性的期刊。

蘇冠賓副院長自2018年即開始擔任該期刊的副主編,這次因為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疫情嚴峻,而韓國更爆發嚴重的精神病房院內感染,103位住在同一病房的病患有102位罹患COVID-19,感染率近100%,幾天之內造成七位病逝,死亡率高達7%,喚起全世界對於封閉性精神病房的防疫重視和精神病人感染後的隔離及照護議題。

蘇教授於是邀請韓國的精神醫學教授,報告他們照顧病人的經驗,並分享台灣在面對新冠肺炎的身心調適上之防疫心得,這也是第一篇由台灣之身心醫學的專家主導,邀請國際學者所發表關於防疫的相關論文。

論文中提到,新冠肺炎是一個高感染、低致命性的疾病。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病源的暴露,提高個人的免疫力成為個人防疫最重要的基礎。

很多的研究都發現,正常的生活型態和心理調適會影響免疫反應,對病毒抵抗力最強的人,都俱備下列共同特徵:他們都有固定的運動休閒習慣、正常的作息、充分的睡眠、均衡的營養、他們都有良好而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

蘇冠賓表示,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疫情致死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對於無知的恐懼和無助的癱瘓,所以我們要學會進一步調適不良思緒,解除續發的情緒危機。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減少過多的訊息,減輕心理負擔」,控制每天接收新冠肺炎相關訊息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只接觸最正確的訊息。

再來要「設定讓生活有趣又有益的計畫和目標」,尤其處在日常生活受限時,不妨先從放鬆自己緊繃的思緒開始,嘗試去轉念感謝日子不必再像之前的忙碌,可以修身養性,學習健康的生活習慣。

最後要「刻意練習積極而正確的思考」:不要整天用放大鏡來看負面事件,而要提醒自己常常像是打開手電筒去照亮比較積極的訊息。

把負面壓力的威脅轉為正面進步的挑戰。

蘇副院長在論文中也表示:「我們戴口罩阻隔病毒,但不要讓口罩阻隔了人與人的友善和信任」,疫情或許會帶來短暫的痛苦,但保持更自在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念,可以增強身體和心理更好的免疫力,等疫情過去之後,我們也會具備更好的衛生素質和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回上頁相關文章誤信保健食品錯失治療時機馬國病患跨海搶救成功保肢骨科部李威佑醫師~微創骨折手術+良好麻醉管理幫助99歲嬤戰勝髖部骨折中醫師與營養師聯手~安南醫院慶六周年發表6款圍爐沾醬健康過好年安南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唐慧君呼籲天九年假想「得美」來微整、光療減齡有感



9. 2020/12/8 新冠肺炎之防疫心得

目前疫情趨緩後,精神護理之家已階段性開放會客(預約制)、外出,並持續執行防疫措施。

因為此次疫情的關係,國人對防疫的概念有大幅的提升 ... 2020/12/8新冠肺炎之防疫心得 新冠肺炎之防疫心得 ●本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護理師蘇群智  我們都知道時代在進步,科技日新月異,病毒也跟著在進化,每個世紀都會有新的傳染病出現,例如14世紀的黑死病、2002年SARS、2009年H1N1,以及此次的武漢肺炎(亦稱新冠肺炎,COVID-19)。

每當新的傳染病發生時,總會有大規模的人員受到感染,有些甚至是傷亡,且不只如此;因為需要防疫的關係,相對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金錢,我們都知道這些,但歷史不斷的再發生重演。

  雖然新聞每天都會報導因COVID-19而死亡的人數,值得慶幸的是,此次我們防疫的腳步比多數其他的國家快速,所以未造成重大的傷亡,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曾經遭受到SARS的洗禮;想當初SARS大流行時人心惶惶,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也因為SARS院內感染而遭到封院,讓我們記取上次的教訓,對疫情的警覺提高。

政府也做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像是醫護人員禁止出國、返國人員居家隔離14天、口罩購買實名制等…,雖然剛開始有些反彈的聲浪,但是到目前看來也算是有效的防止了疫情的蔓延。

  我服務於本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防疫期間配合政府相關規定,進出機構均配戴口罩、測量體溫、洗手及詢問TOCC,落實訪客管理及分艙分流作業,照護人員分組固定照護區塊,暫停家屬會客而改以視訊會客,除必要之外出就醫外,限制住民此時期之外出外宿等。

另外,每日衛教住民防疫觀念,示範正確配戴口罩、洗手方式及社交距離;除上述外,配合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拍攝護理之家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感染演練影片,內容包含疑似或確診感染COVID-19個案處理流程、接觸者護送就醫、穿脫防護隔離裝備、環境清潔與消毒、住民就地隔離或是全體住民(含工作人員)至集中檢疫所等處置,拍攝過程每位同仁都盡心盡力地演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透過影片呈現給大家,也達到教育之效果。

目前疫情趨緩後,精神護理之家已階段性開放會客(預約制)、外出,並持續執行防疫措施。

  因為此次疫情的關係,國人對防疫的概念有大幅的提升,且在國際間受到大力的讚賞,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醫療水準,口罩國家隊更是幫助了許多被疫情所苦的國家,現在出門戴口罩的人也比以往多了很多,短時間看來對防疫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目前感染流感的人數是比往年少的,預防總是比治療重要,雖然國內的疫情趨緩,可是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流感的高峰期即將來到,未來還有甚麼傳染病我們不知道,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落實防疫,畢竟防疫人人有責。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