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新华网 | 中國未來發展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表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 ...林毅夫: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2021-03-2009:49:13来源:新华网思客 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发表演讲。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经济观察报告会上表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很多挑战,但中国可以继续利用“后来者优势”以及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林毅夫认为,在2035年之前,中国应该还有每年8%的经济增长潜力。

他同时也强调,所有增长潜力不一定要全部发挥,因为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增长,更需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卡脖子”问题等。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因此20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2020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从这个角度谈谈未来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应对。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等。

同时,我们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不断提高的期望,同时还面临着新科技革命、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挑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所以,在讨论如何应对上述挑战之前,我想先谈谈我国未来,比如从2021年到2035年间,我国的发展潜力有多少,发展态势会怎样。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20年,我们平均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达9.2%,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以如此高的增速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

那未来呢?目前在国内国外学界和舆论界,有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不看好,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42年中国发展得太快了,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的,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2019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4129美元,德国与日本在达到该数值后16年的平均经济增速是2.3%与4.4%,所以有些学者推理中国未来增速也应该在5%以下。

二是人口老龄化,中国确实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然后再看其他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增长速度都很慢。

  我个人不太同意上述观点,中国过去40多年能够实现每年9.2%的高速增长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了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所给予的“后来者优势”。

因为我们知道经济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要靠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那就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

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在全世界最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自己发明,投资与风险非常大,进步的速度非常有限。

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来源,这种方式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小,懂得利用这种方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可以比发达国家快。

  因此,看未来的发展潜力不是看我们现在的GDP水平,而是要看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

比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德国人均GDP达到14120美元左右是在1971年,那时德国人均GDP是美国的72.4%;日本在1975年时人均GDP达到美国的69.7%,技术也已经到世界最前沿,经济增长必须靠自己发明了,慢下来是自然的。

我们在2019年人均GDP达到14129美元,只有美国的22.6%。

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国家人均GDP是什么时候达到美国的22.6%?德国是1946年,日本是1956年,韩国是1985年,当然德国、日本、韩国都是发展比较好的国家。

德国是从1946年到1962年,连续16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速达到9.4%;日本是从1956年到1972年,平均每年经济增速达到9.2%;韩国是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还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即使这种状况,平均每年增长9%。

从这些数字来看的话,那我们应该每年有大于9%增长的可能性。

  当然也必须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因素。

不过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多数都是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世界最前沿,这样的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速度下降、增长速度很慢,甚至不增长了。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