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中國未來的趨勢和必須關注的三個課題|清華EMBA編輯部 | 中國未來發展

這就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社會共識。

鄧小平同志的正確決策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強烈要求。

需要看到,經歷「文化大革命」一代人的痛苦 ...政局中國香港台灣國際教育親子幼兒教育小學中學高等教育國際教育文化文學歷史藝術語言電影財經地產投資金融生活心靈潮流飲食旅遊健康中醫西醫保健運動商業企管創業領袖科技科普科研影片名家榜灼見活動關於我們NoResultViewAllResult政局中國香港台灣國際教育親子幼兒教育小學中學高等教育國際教育文化文學歷史藝術語言電影財經地產投資金融生活心靈潮流飲食旅遊健康中醫西醫保健運動商業企管創業領袖科技科普科研影片名家榜灼見活動關於我們NoResultViewAllResult首頁劉鶴:中國未來的趨勢和必須關注的三個課題劉鶴:中國未來的趨勢和必須關注的三個課題歷史反覆證明,重大的危機推動形成新的社會共識,好的社會共識是歷史進步的強大推動力量。

中國改革開放之前是十年「文革動亂」,那時中國經濟已經走到崩潰邊緣。

如果沒有經歷文化革命的災難,沒有對「文化大革命」災難的反思,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國的經濟增長。

作者:清華EMBA編輯部2017-02-21清華EMBA學堂劉鶴:中國未來的趨勢和必須關注的三個課題劉鶴:中國未來的趨勢和必須關注的三個課題0SHARES2.2kVIEWSShareonFacebookShareonTwitter封面圖片: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衡量,都可以說,中國創造了人類社會大國經濟增長的奇跡。

(亞新社) 撰文:劉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清華經管顧問委員會委員) 接到寫作邀請,我本能地想到兩個題目,一是從中國宏觀經濟周期變化的描述中看經濟發展,二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的客觀描述,因為這都與我多年的工作密切相關。

但又發現這些題目的技術性太強,希望找到一個全景性的話題,可以歸納對過去改革開放的認識和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最近我到上海、廣東、山東、遼寧和甘肅等地區做了一次關於發展路徑的專題調查研究,了解不同地區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認識不同地區未來面臨的各種挑戰,在調研過程中,腦海中突然浮現這一題目,覺得這個題目讓人興奮,足以概括對以往和未來增長的主要看法。

 一、增長的奇跡和六個成功因子 改革初期,鄧小平同志決然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路線,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那時,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這項歷史性決策的非凡意義,甚至到了今天,還有人懷念「文化大革命」帶來的平均主義貧困和那時享有的精神特權,但是中國已經向前邁出了不可逆轉的一大步。

 在30年時間之內,中國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

200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6萬億人民幣,平均增長高達9.75%,經濟總量是改革初期的14.9倍,國際貿易量超過2.1萬億美元,是改革初期的104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幣上升到2007年的1.8萬多元,約合2500美元,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減少到約2000萬人,人均預期壽命從20世紀50年代的四十多歲提高到今天的72歲,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位次也從第10位一路躍升到第4位。

奇跡不僅發生在北京、上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樣的增長奇跡在全國很多地區都先後出現,即便在甘肅的定西地區,這個被聯合國有關專家定義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貧困地方,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其經濟總量在過去30年增長了10倍,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了8.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約6.8倍。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衡量,都可以說,中國創造了人類社會大國經濟增長的奇跡。

 總結發展現像的永恆主題是,為什麼有些國家和地區由窮變富,以及如何實現由窮變富,怎樣防止富國由盛到衰?發展似乎是有規律的歷史現像,但發展的原因有時讓人困惑,發展的結果往往出乎意料。

從中國變化的實際出發,我們看到,準備轉軌的巨大經濟體在最初經歷了危機和重創,受重大歷史事件影響,對傳統思想觀念批判和要求變化的強烈社會共識逐步形成,這使得發動改革的新思想獲得了光電一般的傳播速度。

偉大的歷史人物出現,正確的重大決策使得思想解凍成為發展的實踐。

在正確的戰略方向指引下,成功的案例和各類激勵因素不斷積累,相互激發,鑄就著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持續和超常規的增長現像成為標志性的特徵。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成績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著完全不同的解釋。

 從大的方面來說,中國走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