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面面觀——毒品、人、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多重關係|劉立耕 | 吸毒的禍害社會

✕Menu專題頻道專欄副刊電台商店關於我們SearchMenuWrittenby投稿作者•2018-03-18•17:38•吸毒與用藥,犯罪或成癮?,法案白話文毒品面面觀——毒品、人、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多重關係|劉立耕「我又不碰毒,毒品跟我有何干?」逮捕毒販是警察的工作,查扣毒品走私是海關的工作,將毒販關進大牢加以處罰則是司法、矯正機關的工作。

所以,只要我不碰毒品,毒品就跟我無關。

但真的是如此嗎?這個想法,直觀而言或許並沒有錯,但如果大家都秉持這種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而不多加了解毒品,當面對毒品問題時,可能就會顯得慌張失措了。

毒品是犯罪的開端而非結果一般的犯罪,只要達到目的,就會停止,但毒品犯罪並不一樣,它只是個開端,最可怕的是,它並沒有終結點,會一直持續下去。

吸毒,就會上癮,而需要更多的毒品,就必須要有更多的金錢。

金錢不夠,輕則偷取、詐騙,重則強盜、擄人勒贖,且因為毒品是長期需求品,因此上述犯罪將不斷重複上演。

此外,毒品本身就可能會有讓人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妄想的副作用,而藥頭為了賺錢,往往會在毒品中摻入其他雜質,在純度降低的情況下,副作用多半會更嚴重,因此在吸毒後這種精神異常的狀態下,施用毒品者可能會做出危害他人、社會的犯罪行為,2016年發生的「小燈泡」案件,就是因吸毒過量而幻想殺人的不幸例子。

因此,毒品犯罪就像是個引信,可以引爆更多、更嚴重的犯罪,如果沒有從源頭遏止,由它衍伸出的其他犯罪也可能侵害到身處同一個社會的我們。

因此,面對毒品犯罪,千萬不能有事不干己的錯誤心態。

毒品泛濫的源頭——校園過去大宗的毒品多半是海洛因、安非他命等等,但隨著科技發達,有越來越多新的毒品出現,而現在最容易查獲(或者最容易取得)的毒品,就非K他命莫屬了。

也正因為K他命、搖頭丸等毒品取得上較為容易,所以使用的年齡層下降、使用者分佈更廣,而校園也淪為毒品氾濫的溫床。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年的統計資料,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4.8歲,且有18.3%之吸食者首次接觸非法藥物的地點是在學校;而根據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新團隊的抽樣統計資料,約有1.3%的在學學生有接觸過毒品。

由這個統計資料可以發現,「毒品」不再是大人的「專利」,各式各樣新興的毒品,也在各級學校中蔓延。

藉由校園這個毒品溫床,可以製造出更多對毒品有需求的「施用毒品者」,而這類的施用毒品者往往又不會僅當個「施用毒品者」,他們可能搖身一變成為新的販毒者,也可能成為運毒者或是慫恿他人吸毒的人,因此若不能遏止「校園」這個毒品氾濫源頭,反毒恐淪為空談。

戒毒沒有想像中容易不碰毒品,有這麼難嗎?自己沒有定力,不會去政府設立的「勒戒所」報到嗎?從非吸毒者的眼光來看,戒毒似乎並不是件難事,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上癮」。

上癮是指一個人的心理、生理對毒品產生依賴性,也就是施用毒品者心理上離不開毒品,他的身體也需要毒品。

白話一點來說,生理依賴就像肚子餓了會需要吃飯,上癮的人時間到了也會需要施打毒品,如果沒吃飯,人會肚子餓,如果沒按時施打毒品,輕則流眼淚、鼻水、全身痠痛,重則失眠、焦慮、抽搐、甚至死亡。

而心理依賴則像是工作久了會想要休閒,如果缺乏休閒活動,人就會不開心、工作效率低落,而沒有按時施打毒品,心理上就會覺得很空虛、很憂鬱。

簡單講,一個是不施打毒品身體會不舒服,另一個則是心理會不舒服。

相對而言,又以後者而言比較嚴重。

對於想要戒毒的人來說,戒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其實非常容易理解,理由在於施用毒品者大多身處社會邊緣,他的身邊往往欠缺鼓勵,卻不乏毒友的招呼、毒品的誘惑,走在孤獨的戒毒路上,除了承受生理上痛苦、心理上空虛,還要同時忍受外界歧視的眼光,這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也不是單靠個人意志力就能克服。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完全是咎由自取——沒錯,某方面來說這就像是現世報。

但戒毒後的再犯率,其實高達70%,大家批評、嘲笑施用毒品者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歧視的目光,也推了戒毒者一把,讓他們跌回毒品深淵呢?總結來說,毒品氾濫、戒毒後再犯率高,都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把反毒的責任全部丟給政府機關,並不是件聰明的事,但如果人們還是抱持著事不干己的態度,那任何人也遲早會被毒品的浪潮波及。

嚴刑峻罰有用嗎?——似乎沒有針對毒品犯罪,我國分別在刑法以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訂有處罰規定。

這邊僅針對「施用毒品者」做說明:依現行法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