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求存的台灣軟體業】來自旅美台灣工程師的觀察|Meet ... | 軟體業

為讓人們對台灣軟體業的發展有更進一步了解, Meet.jobs 邀請到具有國內外軟體業工作經驗的軟體工程師Ian Tsai 分享自己的觀察。

綜觀國內外 ...趨勢觀點【夾縫求存的台灣軟體業】來自旅美台灣工程師的觀察Oct18,2020IanTsai過去這一周,網路一篇討論台灣軟體產業競爭力的文章在資訊相關專業人士間引起熱議。

為讓人們對台灣軟體業的發展有更進一步了解,Meet.jobs邀請到具有國內外軟體業工作經驗的軟體工程師IanTsai分享自己的觀察。

綜觀國內外軟體業的發展,Ian指出,軟體業未能在台灣大展拳腳、從業人員待遇偏低,最主要原因或與台灣產業的特性、市場規模及台灣過去未給予軟體業應有的關注有關。

台灣市場習慣硬體製造的企業經營概念總結我在台灣十年與在灣區五年的工作經驗,台灣本身與其他國家相較之下,在價值觀上有一個顯著缺點:那就是台灣人不覺得專業人才的服務值錢,台灣企業主習慣了過去幾十年硬體製造帶來的企業經營概念,不論是成本分析、風險評估與產業結構都使得這些資本家難以理解、肯定資訊產業人才的服務可以帶來的價值,造成了非常多的問題。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因為缺乏認識與練習,台灣企業在需要擴大公司規模、走入國際市場時,難以把人用在對的地方並發揮最大的價值,不論在風險投資上、在公司經營上、市場教育上,都造成了台灣軟體業與世界其他小國相較之下,面對更多的困難與失敗。

高科技硬體製造吸走大量台灣最能創新、最聰明優秀的人才非本科畢業,後來透過職訓進入軟體開發的領域,我對這點有著複雜的情感,「可以說我2003年大學畢業之後,能夠在什麼都不會、也不知道的情況下入行,就是拜當時股票分紅還沒費用化,大量資訊領域人才跑去各家ICDesignhouse與硬體廠工作的緣故。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啊,但這也限制了軟體產業能得到的最好發展,我常常在想,如果當年有很多比我優秀的人才進入這行,有許多懂得技術的前輩願意投資,所有台灣敢冒險、勇於嘗試新技術的公司在那十年裡誕生的話,會不會台灣傳統產業所遭遇的各種資訊化困境不會這麼痛苦?會不會台灣產業轉型至少在資訊化的方向上能獲得初步的成功?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所以台灣在訊連、趨勢之後就沒有什麼國際級的資訊軟體產品公司了。

台灣企業的問題規模不足以讓優秀工程師與技術有所發揮台灣市場以中小企業為主,單從系統負載來看,90%的公司,企業內服務的QPS(每秒查詢次數)常常最高不到200,交易出錯通常可以手工在後台修改、維護來解決,不需要技術很好的工程師、或很高新的技術。

可以說企業大小限制了對問題規模的想像,只從台灣企業當下的需求出發,就無法產生更高層次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相對的,國外沒有這種限制,國外的大企業多,國外的企業家更有野心把公司發展成大公司,所以他們會很在乎各種變化,知道各種領域的進展遲早是會量變然後質變的,當許多事物的基礎出現了便宜、快速到10的次方倍以上的變化,一定會有破壞性創新的機會誕生,那他們在美國市場、在歐洲市場這樣的規模下,不想企業被演化淘汰盯上就會拼命追,既使一開始經營這些擺明虧錢也在所不惜。

台灣內部的市場已經夠小了,再加上企業主普遍對資訊服務的價值有嚴重偏差,這導致台灣在企業軟體產品或系統平台服務這塊的企業,在經營上更加困難,連帶使得台灣軟體開發人員總體來說,在待遇上、挑戰上、都沒有辦法與經營海外市場的同類型企業相比,長此以往,專業技術人才會流失,年資到一個程度追求職涯上更進一步的人才,不是去外商就是出國工作。

實際上,外國開發者在知識上不見得總是比台灣開發者優秀,他們主要是勝在面對的市場比台灣大,對服務的訂價與商業創新更具想像力,而且資本市場充滿野心想要找到下一個獨角獸,所以開發者在外國更好賣產品、更有機會找到投資、從業人員薪資也更高,於是軟體業的發展就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回顧2000年以來資訊科技發展的歷史,可以稍稍得出個總結:199x年到2010年,所有的產業都知道網路的重要。

2010年到2015年,所有的產業又都知道了行動運算、知道了智慧型隨身裝置的重要。

2015年到現在,在AI、容器化技術等方面開花結果後,我們真正知道了雲端的價值。

從2020年開始再十年,隨著系統平台化技術的成熟、各種人工智慧運算架構逐漸歸納出可靠、共通的可程式化介面與企業系統銜接,我們現在就可以很確定:無法將資訊科技納入公司核心決策、聘雇、考核、運用各種專業資訊領域人才的企業,將在公司經營上面對策略、行銷、銷售、產品開發等各方面的巨大劣勢。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