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 | IEA 中文

國際能源署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標誌 成員國 準會員國秘書處 法國巴黎成員30個國家領導人• 執行董事FatihBirol(英語:FatihBirol)• 副執行董事PaulSimons(英語:PaulE.Simons)成立1974年​(47年前)​(1974)網站www.iea.org國際能源署(英語: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縮寫為IEA;法語:Agenceinternationaledel'énergie)是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目錄1歷史2現任國際能源總署執行總裁3調停歷史4成員國5能源效率6可再生能源7針對虛高產量估計的指控8參考文獻9外部連結歷史[編輯]1974年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為應對能源危機設立。

起初國際能源署致力於預防石油供給的異動,同時亦提供國際石油市場及其他能源領域的統計情報[1]。

國際能源總署對28個成員國起到了政策顧問的作用,也為一些非成員國,例如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國進行工作。

該組織目前的委託責任拓展並集中在良好的"3E"能源政策,即能源安全、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2]。

後者致力於減輕氣候變化[3]。

國際能源署在提升可替代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理性能源政策以及國際間能源技術合作等起到了作用。

國際能源署成員國要求總石油庫存保持在至少相當於前一年90天淨進口量的水平。

2009年7月底,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共持有綜合庫存約43億桶原油。

現任國際能源總署執行總裁[編輯]2011年3月11日,前荷蘭經濟部長,瑪麗亞·范·德·霍文當選為執行董事。

[4][5]在2011年9月1日,她繼田中伸男之後繼任為執行董事。

[6]副執行董事是理查·鐘斯。

2015年9月1日,來自土耳其的法提赫•比羅爾接替瑪麗亞·范·德·霍文,成為國際能源署新一任執行董事。

他是一名經濟學家和能源專家,曾在國際能源署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和全球能源經濟主任。

[7]調停歷史[編輯]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

2005年,國際能源總署在颶風卡特里娜影響美國石油生產後,於一個月內每天投放了2百萬桶原油。

2008年8月29日,國際能源總署宣布,如果颶風古斯塔夫對墨西哥灣油氣設備造成嚴重破壞,將會投放戰略儲備。

[8]成員國[編輯]國際能源總署成員國分布圖 成員國 準會員國國際能源署目前有30個成員國,[9]資格必須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成員國。

墨西哥於2018年加入,為最新加入的成員國[10]: 澳大利亞 奧地利 比利時 加拿大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愛爾蘭 義大利 日本 南韓 盧森堡 墨西哥 荷蘭 紐西蘭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斯洛伐克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英國 美國能源效率[編輯]主條目:國際能源效率合作夥伴在2007年6月海里根達姆峰會上,8國集團承認在2007年3月針對歐盟提出關於能源效率的國際新方案進行了討論,同意和國際能源署一起進行探討,這將是一條提高國際能源效率的最有效途徑。

一年後,2008年6月8日,在日本青森舉行的2008年八國集團首腦框架下的能源部長會議上,8國集團成員國,以及中國,印度,韓國和歐洲共同市場決定建立國際能源效率合作夥伴。

[11]可再生能源[編輯]參見: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和可再生能源商業化蓋伊·皮爾斯(英語:GuyPearse)指出,國際能源署一直低估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品的潛力。

[12]能源觀察組(英語:TheEnergyWatchGroup,縮寫EWG),是一個由科學家和政治家組成的聯合體,分析了官方對能源產業的預測,聲稱國際能源署對傳統能源的具有體制上的偏見,一直使用「具有誤導性的數據」來對可再生能源的案例進行削弱,例如風能和太陽能。

在2008年能源工作組報告中比較了國際能源署對於風力發電能力增長的預測,認為它一貫低估風力發電產業能夠提供的能源數額。

[13]例如,在1998年,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風力發電總量將達到2020年47.4萬千瓦,但能源工作組的報告指出,這一水平已在2004年底達成。

[14]該報告還指出,國際能源署還沒有從以前的低估中汲取教訓,去年全球風電淨增長比國際能源總署對1995-2004年預測的平均值高4倍。

[13]由於整個可再生能源部門對於國際能源署作為全球能源管理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