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通識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來自太陽、地球物理或生物來源的任何形式的能源,它在循環不息的自然過程中產生,而且可以不斷補充,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概念與知識現代中國(跨單元)/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現代中國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能源安全溫室氣體排放AAA一些國家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務求在不放棄現代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損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可再生能源是指來自太陽、地球物理或生物來源的任何形式的能源,它在循環不息的自然過程中產生,而且可以不斷補充,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可再生能源普遍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質能等。

2018至2019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佔全球總能源消耗量11%。

當中以電力生產應用最為廣泛,佔全球總發電量的27.3%。

以產能計算,可再生能源應用首五位國家,依次為中國、美國、巴西、印度及德國。

 以下簡述各種可再生能源的特點和原理:種類特點和原理太陽能太陽能分為「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產能方式。

「光熱轉換」是將太陽輻射轉換化為熱能,例如太陽能熱水系統,透過太陽熱能將水加熱;「光電轉換」是透過裝置(例如光伏板)將太陽輻射轉換為電能,可透過電池儲存能源或接駁電網。

風能風能是以在地球表面流動的空氣產生能源,通過設在陸地、沿岸或離岸的大型風力發電機,將風的動能轉變為機械能。

發電機的尺寸越大和風速越高,發電量越大。

水能水能是利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時的能量,它以流水推動機械渦輪旋轉,轉化動能成機械能,帶動水壩內的發電機,將水力轉化為電力。

地熱能地熱能利用地球內部熔岩所產生的熱能以獲取蒸汽或者熱水,可供直接應用如供應熱水或取暖等;又或利用熱蒸汽的能量,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指利用植物或動物的有機成分,作為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類別廣泛,包括農作物(如玉米、大豆)、動物糞便或都市固體有機廢物等。

目前主要的產能方式是直接燃燒有機物以提供熱能,或轉化為氣體和液體燃料供汽車使用。

海洋能海洋能源自海洋水體的潛在能量,包括潮汐漲退和海浪所產生的能量,推動發電機發電,轉換成電力。

種類特點和原理太陽能太陽能分為「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產能方式。

「光熱轉換」是將太陽輻射轉換化為熱能,例如太陽能熱水系統,透過太陽熱能將水加熱;「光電轉換」是透過裝置(例如光伏板)將太陽輻射轉換為電能,可透過電池儲存能源或接駁電網。

風能風能是以在地球表面流動的空氣產生能源,通過設在陸地、沿岸或離岸的大型風力發電機,將風的動能轉變為機械能。

發電機的尺寸越大和風速越高,發電量越大。

水能水能是利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時的能量,它以流水推動機械渦輪旋轉,轉化動能成機械能,帶動水壩內的發電機,將水力轉化為電力。

地熱能地熱能利用地球內部熔岩所產生的熱能以獲取蒸汽或者熱水,可供直接應用如供應熱水或取暖等;又或利用熱蒸汽的能量,驅動發電機產生電力。

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指利用植物或動物的有機成分,作為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類別廣泛,包括農作物(如玉米、大豆)、動物糞便或都市固體有機廢物等。

目前主要的產能方式是直接燃燒有機物以提供熱能,或轉化為氣體和液體燃料供汽車使用。

海洋能海洋能源自海洋水體的潛在能量,包括潮汐漲退和海浪所產生的能量,推動發電機發電,轉換成電力。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好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緩減空氣污染為實踐《巴黎協定》溫室氣體減排承諾,世界各國近年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提升使用再生能源的比率,藉以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碳排放。

超過七成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134個國家),已設定可量化的再生能源目標。

以歐盟為例,其推出《2030氣候與能源框架》,目標為2030年前將可再生能源的比率提升到至少佔32%。

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能源的生產和消耗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1.5%,相當於360億噸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普遍遠低於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具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潛力,故此廣泛被各國選定採用可再生能源為減排政策方向。

除此之外,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普遍不會產生空氣污染物;相反,燃燒化石燃料會產生環境及室內空氣污染(包括氮氧化物、懸浮粒子等),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2. 化石燃料

因此化石燃料的供應量不足會造成能源危機。

... 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 中電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顧問委員會.化石燃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煤炭,化石燃料之一運載化石燃料的火車殼牌加油站化石燃料(FossilFuel),亦稱礦石燃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天然資源[1]。

其中原油通過石油化學工業精煉生產得到的產品也稱為石化燃料。

化石燃料之間的差異很大,可以從低碳氫比的揮發性物質(如甲烷)、到液態的石油到沒有揮發性的無煙煤。

化石燃料的運用使得工業大規模發展,從而替代了歷史上的水車。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

舊式的發電機是使用蒸汽來推動渦輪機。

現時,很多發電站都已採用燃氣渦輪引擎,那是利用燃氣直接來推動渦輪機。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主要能源來源之一,但是化石燃料屬於耗竭性能源,需要數百萬年才能生成,而消耗速度又遠超過生成速度。

因此化石燃料的供應量不足會造成能源危機[2]。

特別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影響最大。

20世紀下半葉就因為石油供應不足而出現三次石油危機[3]。

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需要解釋]。

每年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約有213億噸,但自然界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因此每年在大氣中約增加107億噸的二氧化碳[4]。

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主來源之一,因此也是加快全球變暖的因素之一[5]。

此外,生物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成份是來自大氣層,因此發展生物燃料可以減少在大氣層上的二氧化碳,從而減低溫室效應[6]。

目錄1來源2有限的化石燃料2.1儲量2.2哈伯特頂點3環境效應4參見5參考資料6外部連結來源[編輯]由於油田僅分布在地球上某些特定地點,[7]只有少數的一部分國家可以實現石油的自給自足,其他國家都要依賴於這些國家的石油產能來滿足需要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來自於數百萬年前海底、湖底大量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有機物殘骸的厭氧消化而成[8]。

隨著地質年代變遷,這些有機化合物同泥土混合,被埋藏在層層的沉積物之下。

由於極高的熱量和壓強條件下,有機物質發生了化學上的變化,首先轉變成存在於油頁岩中的一種蠟質物質稱為油母質,接著在更多熱量條件下,轉變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在任何化石燃料混合物中都有比例相差極大的有機物、碳氫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的含量決定了燃料的化學特性,例如沸點、冰點、密度、黏性等。

另一方面,陸生植物往往會形成煤和甲烷[9]。

許多煤炭都可以追溯到地球歷史的石炭紀。

陸生植物還會生成III型油母質,它是天然氣的來源之一。

有限的化石燃料[編輯]石油是一種全球使用量最高的化石燃料[10],耗盡的時間較其他的較快。

可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例如生質能源、能量高的核能發電和科學不斷的進步都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此外,石油使用量高也因為它是石化燃料的提煉物,用途廣泛。

在供給和需求概念原則的建議下,當化石燃料的供應下降,價格就會上升。

因此當化石燃料價格高的時候,能源選擇性會更多,原先普遍被認為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可再生能源會成為較符合經濟效益而開發的能源之一。

現時,雖然可再生能源的所需要成本及加工技術較普通的石油生產為高及複雜,但在將來的經濟效益較普通的石油生產為高。

儲量[編輯]位於墨西哥灣的一個油井初級能源資源水平是指地下的儲量水平。

產量則是流量。

最重要的初級能源資源是含碳的化石燃料,2002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占初級能源產量的79.6%。

2005-2006年(已探明儲量)水平:煤炭:9977.48億短噸(9050億公噸),[11]702.1km3油當量石油:177.9km3到209.4km3[12]天然氣:6,183–6,381萬億立方英尺(175–181萬億立方米),[12]184.6×109m3油當量2006年(每日產量)流量:煤炭:18,476,127短噸(16,761,260公噸),[13]每日52,000,000桶(8,300,000立方公尺)油當量石油:每日84,000,000桶(13,400,000立方公尺)[14]天然氣:104,435萬億



3. 跨國能源機構

全球能源現況跨國能源機構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個政府與政府之間成立的組織,為29個成員國的能源政策顧問,並與成員國一起協力爲其國民提供可靠及經濟的清潔能源。

國際能源署在1973至74年石油危機期間成立,成立初期,主要是負責協調和應對石油供應緊急情况下的措施。

隨著能源市場的變遷,國際能源署的使命也隨之改變並擴大,加入了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3個E”的均衡能源决策概念。

國際能源署當前的工作重點是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能源市場改革、能源技術合作和與世界其它地區,特別是主要能源消耗和生産國,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等國家展開合作。

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是一個政府與政府之間成立的的組織,1960年成立於巴格達,當時只有5個成員國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

目前共有13個成員國。

其宗旨是協調組織內的石油輸出國,統一會員國的石油政策及價格。

由於該組織成員的總石油存量佔全球總存量81%,它們對於石油的供應及油價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國家十億桶儲備石油輸出國組織比例國家十億桶儲備石油輸出國組織比例委內瑞拉302.2524.8%沙特阿拉伯266.2121.9%伊朗157.2012.9%伊拉克148.7712.2%科威特101.58.3%阿拉伯聯合酋長國97.808.0%利比亞48.364.0%尼日利亞37.453.1%卡塔爾25.242.1%阿爾及利亞12.201.0%安哥拉9.520.8%厄瓜多爾8.270.7%加蓬2.000.2%國家十億桶儲備石油輸出國組織比例委內瑞拉300.8824.8%沙特阿拉伯266.4622.0%伊朗158.4013.1%伊拉克142.5011.7%科威特101.508.4%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8.364.0%利比亞48.364.0%尼日利亞37.063.1%卡塔爾25.242.1%阿爾及利亞12.201.0%安哥拉9.520.8%厄瓜多爾8.270.7%加蓬2.000.2%資料來源:石油輸出國2016統計年鑑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致力推廣和平使用核能的國際組織。

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總部設於奧地利維也納國際中心,至2016年2月共有168個成員國。

主要工作範疇包括安全及保障(SafetyandSecurity)、科學與技術(ScienceandTechnology)及監察與核實(SafeguardsandVerification)。

聯合國的能源組織(UN-Energy)及全球可持續電力伙伴(GlobalSustainableElectricityPartnership)UN-Energy是聯合國內的一個跨部門代辦處,它主要負責三個範疇,包括能源取存,能源效益及可再生能源。

非謀利組織全球可持續電力伙伴則成立於1992,其成員均是世界主要電力生產商,它的宗旨是希望能在國際上,積極地參與有關電力的議題從而在全球致力提倡可持續能源的發展。

兩個組織更一同合作提倡並支持發展一些地區性低碳及零排放電力的技術及建議。




4. 潔淨能源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

... 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已明顯地帶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嚴峻危機,熱浪、 ... 經濟部能源局發行的能源統計手冊顯示民國105年台灣的整體能源供給面,自產能源 ... 藉由基礎通識,提升節能減碳認知,落實能源知識普及化。

Togglenavigation關於計畫計畫介紹執行團隊推動中心中小學推動學校聯絡我們前期計畫今日    活動日Close關於計畫計畫介紹臺灣能          作者:林大惠教授 一、臺灣的能源窘境二十世紀化石燃料的大量開採與消費大幅增進人類的工業與民生發展,惟其衍生的能源短缺及污染排放效應,卻成了二十一世紀人類急需解決的難題。

尤有甚者,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已明顯地帶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嚴峻危機,熱浪、酷寒、暴雨、洪水或乾旱等災害不再依季節而來,不僅規模擴大且發生頻率也急遽攀升。

在人員死傷和經濟損失雙重壓力下,「節能減碳」成為本世紀的全球運動。

台灣是個能資源極端短缺的國家。

經濟部能源局發行的能源統計手冊顯示民國105年台灣的整體能源供給面,自產能源占2.05%而進口能源占97.95%;其中,自產能源包括慣常水力發電(0.43%)、太陽光電、風力及沼氣發電(0.17%),太陽熱能(0.08%)、生質能及廢棄物(1.12%)、及少量的天然氣(0.19%);進口能源則包括煤炭(29.36%)、石油(48.93%)、天然氣(13.47%)及核能(6.25%),其中石油有52.08%用於非能源消費。

維基百科(Wikipedia)資料也顯示台灣曾經是全球第五大煤炭進口國(2010年)及全球第十一大石油進口國(2006年)。

台電資料進一步顯示民國105年總發電量中,火力發電占81.9%(燃煤發電45.4%、燃氣發電32.4%、燃油發電4.1%)、核能發電占12%、再生能源發電占4.8%、抽蓄水力發電占1.3%;再生能源發電4.8%中包含慣常水力發電52.1%、廢棄物能發電25.8%、風力發電11.6%、太陽光電9.0%、生質能發電1.5%。

很顯然的,由上述新近資料得知,台灣逐步走向非核家園,近期內能源的需求將大幅倚靠進口的化石燃料,未來在自主擁有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有重大突破。

維基百科依據歐盟執委會(EuropeanCommission)及荷蘭環境評估局(NetherlandsEnvironmentalAssessmentAgency)資料揭露2013年世界各國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台灣以11.8噸人均排放量排名世界第12名,為全球5噸人均排放量的2.4倍。

全球排碳地圖(GlobalCarbonAtlas)也顯示2014年台灣以11噸人均排放量排名世界第26名,為全球4.9噸人均排放量的2.2倍;值得注意的是從2003年開始台灣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皆維持在11噸微幅震盪,沒有明顯的削減現象。

現階段台灣在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進展有限,大幅倚靠進口的化石燃料,未來將面臨二氧化碳排放減量遲滯不前的窘境。

相較於世界各國,台灣面對「節能減碳」的嚴苛挑戰,不僅需要從技術發展和產業轉型著手,全民化且本土化的能源教育確是刻不容緩。

政府需要正確教育民眾認識台灣的能源窘境與環境挑戰,進而尋得全民共識,齊心投入「節能減碳」全民運動。

二、臺灣能源教育推動的延續依據第8次全國科技會議、第28次科技顧問會議、產業策略會議、全國能源會議之結論及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政策,教育部研擬科技計畫推動策略,其中「促進綠色節能永續」即為重要推動策略之一,而提升人才素養及創新人才培育更是施政重點。

教育部自99年起推動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期能有效呼應節能減碳政策,提升全國國民的節能減碳素養,以培育各界所需能源科技人才。

99-102年教育部「能源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建置大專科技人才培育資源中心、高中職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及國中小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前者著重於跨領域之人才培育,後二者則做為高中職與K-12能源教育推動平臺。

103-106年教育部「能源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接續前期推動成效,持續規劃培養我國下一代學子對於能源的前因後果的綜合理解,提升整體節能環境素養,使未來我國的節能政策得以順利施行,節能減碳策略若有成效,自然環境面臨的衝擊程度將可降低。

本期計畫(107至110年)延續前兩期奠定基礎,調整計畫目標至「潔淨能源系統整合與應用」,既要掌握世界趨勢,也加強本土永續發展之理念,並以應用於產業、社會為標的之能源系統人才培育為發展方向。



5. 自然通識:認識綠色能源

自然通識:認識綠能源 ... 第一部分 溫室效應及能源危機:我國目前能源大多仰賴煤碳及石油等化石燃料,溫室氣體排放量長期以來居高不下,我們身為地球村的一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管理者登入中國文化大學首頁項目本校通識教育理念中心簡介與業務職掌歷史沿革通識中心設置辦法組織執掌自我評鑑實施要點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共同科目與通識課程委員會組織規程歷屆課程委員會委員名單通識領域委員會通識課程規劃推動小組通識課程修習要點通識課程地圖課程地圖課程修習規劃通識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架構及概述通識課程選課規則傑出通識教育教師遴選及獎勵辦法109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108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107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106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105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104學年度傑出通識教育教師歷年傑出通識教育教師跨域專長通識課程計畫1062在地歷史的探索反思與現代實踐1031梅迪奇效應-現代公民素養跨域課群1022梅迪奇效應-現代公民素養跨域課群通識教材書籍通識教材書籍獎勵要點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要點通識課程書籍通識教育活動109-2-通識活動紀錄109-1-通識活動紀錄108-2-通識活動紀錄108-1-通識活動紀錄107-2-通識活動紀錄107-1-通識活動紀錄105-1-通識活動紀錄105-2-通識活動紀錄106-1-通識活動紀錄106-2-通識活動紀錄更多通識活動紀錄通識教育比賽109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海報比賽成果109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海報比賽辦法108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徵文比賽辦法108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徵文比賽成果108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徵文比賽辦法107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公共議題比賽成果107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公共議題比賽辦法107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徵文比賽成果107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徵文比賽辦法優久聯盟相關資訊108-2-承認優久聯盟通識課程對照表108-1-承認優久聯盟通識課程對照表107-2-承認優久聯盟通識課程對照表107-1-承認優久聯盟通識課程對照表106-2-承認優久聯盟通識課程對照表雲端學院109學年度第2學期雲端學院精選通識課程歡迎同學選修夏季學院、暑期線上學院夏季學院相關資訊缺通識學分?快來選修夏季學院通識課程!(109)108學年夏季學院通識課認抵表106學年夏季學院通識課認抵表107學年夏季學院通識課認抵表暑期線上學院【重磅回歸!】SOS!暑期線上學院2021年報名開跑!一起來選課~SOS!暑期線上學院SummerOnlineSchool熱血招生中!SOS暑期線上學院(109)表單下載Recent數據載入中...首頁>通識地圖資料>自然自然通識:認識綠色能源 自然通識:認識綠能源教學目標關懷與省思當代社會議題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涵節能減碳與永續能源攸關人類在地球的生存,所以世界各國把能源教育列為最優先的政策,因為重視經濟與各種產業的發展亦需兼顧環境保育以及發展潔淨能源,全國國民在日常生活與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若能有能源教育的正確認知,同時養成節能減碳、愛護地球各種資源以及永續經營地球的行為與習慣,自能建造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良好環境。

台灣之平均碳排量高於世界平均值,所以我們必須深思如何節能減碳,以盡到身為地球一份子之義務。

值此之故,要能達到上述的目標,推動與深化能源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

課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溫室效應及能源危機:我國目前能源大多仰賴煤碳及石油等化石燃料,溫室氣體排放量長期以來居高不下,我們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而能源又是國家發展及經濟活動的動力,與國家安全及人民福祉息息相關,我國欠缺自然資源,目前能源進口比例高達98%,不僅能源安全性偏低,且經濟發展易受能源價格影響。

如何兼顧則為我們應該知道的課題。

第二部分綠色能源的種類及簡介:此部分為開拓新能源,亦即是替代能源的研究介紹,包括目前研究狀況及其基本原理說明。

在現今狀態,我們應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及降低依賴度,使用較乾淨的能源,開發新能源與再生能源,並鼓勵節約能源等措施,積極進行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技術之發展。

第三部分愛護地球、節能減碳:打造低碳城市、降低發電系統碳排放、推動節能減碳生活的社會運動,以建構我國節能減碳的路徑。

課程概述我國目前能源大多仰賴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溫室氣體長期以來居高不下。

能源又是國家發展及經濟活動的動力,如何兼顧則為重要的課題。

本課程深入淺出的介紹各項綠色能源與替代能源的發展,同時介紹目前的研究狀況和基本原理。

透過這些綠色能



6. 能源消耗

數字看神州環境/能源/能源消耗能源消耗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中國的改革開放環境可持續發展能源污染AAA江蘇省淮安市華能發電廠(圖片說明:視覺中國)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經濟上取得驕人的成績,現時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經濟的發展也令環境、生態受到嚴重破壞。

為改善污染問題,政府多管齊下,一方面改變粗放型經濟的發展,制定法規扭轉「先發展後治理」的觀念;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和開發應用潔淨能源應用,推進能源使用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能源消耗總量變化自推行改革開放以來,能源消耗總量不斷上升,2017年能源消耗總量與1980年比較升幅超過六倍。

能源消耗結構變化除能源消耗總量大幅增加,能源消耗結構自改革開放以來也有所轉變。

1980年至1995年能源消耗總量中,原煤佔比超過七成,至2017年已跌至六成。

此外,其他能源在過去30多年來,比例不斷上升,從1980年不到半成上升至2017年超過一成多。

而天然氣的比例在2005年後也有上升趨勢。

能源消耗總量變化自推行改革開放以來,能源消耗總量不斷上升,2017年能源消耗總量與1980年比較升幅超過六倍。

能源消耗結構變化除能源消耗總量大幅增加,能源消耗結構自改革開放以來也有所轉變。

1980年至1995年能源消耗總量中,原煤佔比超過七成,至2017年已跌至六成。

此外,其他能源在過去30多年來,比例不斷上升,從1980年不到半成上升至2017年超過一成多。

而天然氣的比例在2005年後也有上升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生活能源消費量變化過去26年(從1990年至2016年),國家生活能源消費量大幅增加,增幅超過兩倍。

當中2000年至2010年之間增幅顯著,增幅超過一倍。

生活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在生活能源消費結構變化方面,煤炭以及煤油消費量在過去26年大幅減少。

熱力、電力、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在過去26年大幅增加。

生活能源消費量變化過去26年(從1990年至2016年),國家生活能源消費量大幅增加,增幅超過兩倍。

當中2000年至2010年之間增幅顯著,增幅超過一倍。

生活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在生活能源消費結構變化方面,煤炭以及煤油消費量在過去26年大幅減少。

熱力、電力、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在過去26年大幅增加。

 想一想描述資料顯示的中國內地能源消耗結構變化。

 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中國發展潔淨能源,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最有效方法?解釋你的答案。

相關概念能源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nergy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的報告,可持續發展的定義為「既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

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資源時,既能在當代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同時又能夠為後代創造持續利用各種能源的一種發展模式。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energy可再生能源是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能、地熱能等。

非再生能源non-renewableenergy又稱為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使用過後無法再重新使用的能源,當中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

潔淨能源cleanenergy潔淨能源是指生產(如發電)過程中不會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例如核能、水力能等,又稱為綠色能源。

延伸閱讀雲端產業發展中國仿製藥業發展數據資料全球遊戲產業發展載入更多



7. 油庫遇襲波及全球反思能源供應風險|星島教育網

封面專題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隨着全球減碳愈發迫切,以及能源技術不 ... ... 石油危機議題摘要 ... 載自2019年11月4日《S-file通識大全》.會員登入|教師專區‧教育電子報‧工作紙下載 登入電郵地址 密碼電郵或密碼錯誤請重新輸入!登入忘記密碼會員登記*只限學生報訂戶登入忘記密碼登記電郵請輸入電郵地址!已發送電郵至閣下的電郵地址!提交閣下輸入的電郵不在資料中,請返回再次輸入閣下已在本日提交超過1次的忘記密碼請求返回通識中文ENGLISH新聞專欄教育新聞教育專題2021備戰文憑試讀報學中文  四卷考試攻略‧練習  文言文精讀  中華文化‧文學賞析  語文自學  作家專訪  編輯精選上網問功課熱門專題DSE攻略通識中文English教育電子報我的收藏投稿參加遊戲油庫遇襲波及全球反思能源供應風險2019.11.04封面專題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隨着全球減碳愈發迫切,以及能源技術不斷革新,替代能源佔全球能源比例逐漸提高,但石油在全球交通運輸方面的使用率仍佔近七成,因此石油市場一旦出現波動,仍會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不穩。

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早前兩處主要石油設施遭受無人機攻擊,導致全球石油供給出現缺口,國際油價一度上漲超過一成,中東緊張局勢亦因而加劇。

事件對全球能源供應及經濟秩序造成何等程度衝擊?各地長遠又可採取甚麼措施應對能源供應不穩因素帶來的風險?新聞資訊摘錄沙特一所國營石油企業的兩處主要石油設施,包括位於東部城市達曼附近的全球最大煉油廠及胡賴斯油田,昨日遭到無人機襲擊,並引發爆炸,事件沒有造成傷亡。

西方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是次襲擊導致有關石油設施停運,使沙特每天石油產量減少五百萬桶,幾乎佔該國每日產量的一半,短期或對全球石油價格造成衝擊。

獲伊朗支持的也門叛軍胡塞武裝組織承認派出十架無人機發動是次襲擊。

摘自2019年9月15日《星島日報》國際能源署:正在與沙特政府以及其他主要的原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接觸,目前市場可以供應充足的商業庫存,未來將密切關注沙特的局勢。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嚴厲譴責一切向全球能源供應發動的襲擊,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襲擊元兇是也門,伊朗才是幕後黑手!美國政府會確保原油市場穩定,必要時會動用戰略石油儲備。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伊朗並非今次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背後的策劃者,美國只是尋找對伊朗進行報復的藉口。

俄羅斯總統普京:相信沙特有能力填補因減產造成的原油供應缺口,若有需要,我們願意提供先進防空導彈系統,協助沙特防空部隊維護其領空安全,幫助沙特政府及其公民應對軍事威脅。

影響1:產量受挫油價上漲石油是全球航運、工業生產等行業所依賴的主要能源,對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均起關鍵作用,原油供應短缺、地緣政治等問題引致的風險不容忽視。

近日沙特兩處重要石油設施遇襲,嚴重打擊該地原油和天然氣產量,並刺激油價上升,為全球能源市場帶來陰霾。

沙特遭襲的兩處石油設施中,一處為全球最大的煉油廠,佔全球石油供應百分之七,襲擊引發的大火導致有關生產設施須要暫時停產,降低當地約一半的產油量,即減少約570萬桶原油,佔全球供應量超過5%,另外,沙特每日約二億立方呎的天然氣產量亦因此減半。

受事件影響,國際投資者憂慮全球原油供應不足,以及中東緊張局勢或持續惡化,刺激國際油價上漲近15%,足見是次襲擊對全球能源供應穩定的嚴重性。

影響2:中東局勢緊張衝擊供應量中東為全球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區,但近年該地區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擾亂全球能源生產,令市場陷入混亂。

是次針對沙特石油設施的襲擊,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承認責任,更揚言會擴大襲擊範圍,為沙特經濟封鎖和侵略也門的行為進行報復,進一步加劇中東地區緊張局勢。

事實上,海灣地區月前亦接連發生多國運輸油輪遭到攻擊起火爆炸,例如一艘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所屬的油輪,遭受攻擊起火爆炸,導致國際油價上漲。

由此可見,連串恐怖襲擊事件深化中東地區衝突,一旦發生針對石油設施的攻擊,將造成原油供給短缺,引發市場對中東地區潛在衝突的疑慮,不利能源市場的穩定發展。

應對措施:1.建立石油儲備能源戰略儲備可有效應對石油停產引致供應中斷帶來的衝擊,由於主要能源進口和出口國都坐擁龐大的石油儲備,可制衡國際市場油價,防止油價上升,例如沙特石油設施受襲後,擁有大量石油儲備的美國和日本均先後表示,必要時可協同釋出戰略石油儲備,可見建設石油儲備能有效保障全球石油市場供應穩定。

另外,石油儲備更可成為國家財政來源,一旦遭遇經濟危機,便可出售石油儲備,以解決財政困難,保障國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