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 | 能源危機通識

因此化石燃料的供應量不足會造成能源危機。

... 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 中電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顧問委員會.化石燃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煤炭,化石燃料之一運載化石燃料的火車殼牌加油站化石燃料(FossilFuel),亦稱礦石燃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天然資源[1]。

其中原油通過石油化學工業精煉生產得到的產品也稱為石化燃料。

化石燃料之間的差異很大,可以從低碳氫比的揮發性物質(如甲烷)、到液態的石油到沒有揮發性的無煙煤。

化石燃料的運用使得工業大規模發展,從而替代了歷史上的水車。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

舊式的發電機是使用蒸汽來推動渦輪機。

現時,很多發電站都已採用燃氣渦輪引擎,那是利用燃氣直接來推動渦輪機。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主要能源來源之一,但是化石燃料屬於耗竭性能源,需要數百萬年才能生成,而消耗速度又遠超過生成速度。

因此化石燃料的供應量不足會造成能源危機[2]。

特別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影響最大。

20世紀下半葉就因為石油供應不足而出現三次石油危機[3]。

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需要解釋]。

每年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約有213億噸,但自然界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因此每年在大氣中約增加107億噸的二氧化碳[4]。

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主來源之一,因此也是加快全球變暖的因素之一[5]。

此外,生物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成份是來自大氣層,因此發展生物燃料可以減少在大氣層上的二氧化碳,從而減低溫室效應[6]。

目錄1來源2有限的化石燃料2.1儲量2.2哈伯特頂點3環境效應4參見5參考資料6外部連結來源[編輯]由於油田僅分布在地球上某些特定地點,[7]只有少數的一部分國家可以實現石油的自給自足,其他國家都要依賴於這些國家的石油產能來滿足需要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來自於數百萬年前海底、湖底大量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有機物殘骸的厭氧消化而成[8]。

隨著地質年代變遷,這些有機化合物同泥土混合,被埋藏在層層的沉積物之下。

由於極高的熱量和壓強條件下,有機物質發生了化學上的變化,首先轉變成存在於油頁岩中的一種蠟質物質稱為油母質,接著在更多熱量條件下,轉變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在任何化石燃料混合物中都有比例相差極大的有機物、碳氫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的含量決定了燃料的化學特性,例如沸點、冰點、密度、黏性等。

另一方面,陸生植物往往會形成煤和甲烷[9]。

許多煤炭都可以追溯到地球歷史的石炭紀。

陸生植物還會生成III型油母質,它是天然氣的來源之一。

有限的化石燃料[編輯]石油是一種全球使用量最高的化石燃料[10],耗盡的時間較其他的較快。

可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例如生質能源、能量高的核能發電和科學不斷的進步都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此外,石油使用量高也因為它是石化燃料的提煉物,用途廣泛。

在供給和需求概念原則的建議下,當化石燃料的供應下降,價格就會上升。

因此當化石燃料價格高的時候,能源選擇性會更多,原先普遍被認為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可再生能源會成為較符合經濟效益而開發的能源之一。

現時,雖然可再生能源的所需要成本及加工技術較普通的石油生產為高及複雜,但在將來的經濟效益較普通的石油生產為高。

儲量[編輯]位於墨西哥灣的一個油井初級能源資源水平是指地下的儲量水平。

產量則是流量。

最重要的初級能源資源是含碳的化石燃料,2002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占初級能源產量的79.6%。

2005-2006年(已探明儲量)水平:煤炭:9977.48億短噸(9050億公噸),[11]702.1km3油當量石油:177.9km3到209.4km3[12]天然氣:6,183–6,381萬億立方英尺(175–181萬億立方米),[12]184.6×109m3油當量2006年(每日產量)流量:煤炭:18,476,127短噸(16,761,260公噸),[13]每日52,000,000桶(8,300,000立方公尺)油當量石油:每日84,000,000桶(13,400,000立方公尺)[14]天然氣:104,435萬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