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避險策略? | 避險策略

什麼是避險策略? 「避險策略」對於我來說,就是能夠在我帳戶大幅損失的時候,​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當大多數 ...有在使用程式交易的朋友,不知道你是不是曾經遇過:我的策略在景氣好的時候一飛衝天,可是為什麼景氣不好的時候,我也跟著慘兮兮、被打趴在地上呢? 那你很可能就是沒有使用所謂的「避險策略」,到底避險策略是什麼呢?它又為什麼重要呢?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避險策略?「避險策略」對於我來說,就是能夠在我帳戶大幅損失的時候,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當大多數市場上的主流策略績效開始回檔的時候,避險策略的績效幾乎都是正的,主要目的在於降低損失,而非大幅增加利潤。

 我舉個例子,假設我有100萬,從策略組合裡面挑出4個我的主力策略進行交易,因為是主力策略,總獲利很漂亮,但是問題來了,去年八月行情巨烈震盪,我損失慘重,當月虧損超過12%。

看統計數字,這種策略組合績效不錯,但是單月超過10%的虧損,可是會讓很多資金槓桿比較大的交易員頭破血流,上面這個例子是用25萬交易1口大台,如果你使用15萬交易1口大台的話,單月虧損就有20%,一般投資人可是受不了的。

 如果這時候為了降低風險,把桿槓放低(例如改成30萬只做1口大台),那麼總獲利會下滑,而且資金使用效率也會變差。

這時候其實你可以加入一些跟市場主流策略背道而馳的策略進來試試。

 下面我準備加入兩個避險策略,歷史回測(2001~2014年)都跟下面這個圖一樣醜,我相信光看回測報告,這種策略你連看都看不上眼。

 避險策略最近的月績效如下,可以看到績效爛到爆炸。

 看到這裡應該可以發現一點很有趣的現象,雖然這個避險策略績效很弱,紅字也一堆,標準差也很大,但是可以看到當主力策略賠錢的時候,這些避險策略全部都獲利;而當主力策略都賺錢的時候,避險策略恰巧賠錢。

我們把這避險策略加進投資組合,看看原先的主力策略組合會變什麼樣子。

上圖中,我只是單純把四個很強的主力策略,加入2個獲利能力普通的避險策略,可以發現當四個主力策略只要有三個以上當月損益是賠錢的,這兩個避險策略就會大賺,透過這種互相平衡的作用,把整體績效拉高,可以看到每月最大虧損從-12萬,提升至-2千。

 ●避險策略重要嗎?超級重要!!沒有它,我現在已經被抬出去了。

下圖是2009年4月30日,那一天經過連日下殺,市場上一遍悲觀,所有程式策略都偏空,結果隔天政府宣佈大利多,馬上連續漲3根停板,當時我的策略是淨空單,一個反轉把所有空單都停損,還好後來程式翻多單,把跳空造成的虧損補回來一點,不然我那個月就要被抬出去了。

當年在這裡抬出去不少以賣方策略為主的自營商交易員 在那個可怕的年代,如果你的眾多策略中有一隻會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進場作多,把手中的空單抵銷幾口(如下圖所示),我想在當時,你已經幹掉市場上99%的程式交易員了。

 台指期是很容易寫出順勢策略,不管是用價格、型態或是均線,只要稍微有點想法,都可以寫出很漂亮的「回測」,但是問題來了,看到漂亮的歷史回測曲線,就代表永保安康了嗎?如果你不懂得降低虧損,那麼在行情不如預期的時候,你很容易就輸給別人了。

所以我常說,在期貨交易市場「不要想贏,要想不能輸」。

 選擇權的賣方策略勝率很高,但是賣方策略其實也適用「養、套、殺」法則,當你發現行情連續幾年都波動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進來做賣方策略,一開始戒慎恐懼只下小小的口數,結果每賭必贏,勝率超過9成,這個時候你的信心會聳恿你下大注,風險也隨之升高,這種人在市場上很多。

其實賣方策略本身如果加在投資組合裡面沒有錯,只要維持一定的槓桿,縱然有回檔也能是預期中的風險,最怕的就是當風險上升的時候,卻因為貪念而把部位放大。

 ●要如何進行避險?有幾種方式,我個人是習慣利用策略避險,因為程式交易總是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為因子。

避險方式總結如下: (a)交易海外期貨分散風險:通常台指期會大跳空,都是美股大漲,或是收盤之後的反應,如果同時交易海外商品,可以避掉一大段風險,2009年4月那個台指期漲停就是這樣,前一天晚上摩台指數期貨漲了10%,如果這一段有先吃到,根本就不會怕台指期有跳空。

 ●優點:用多商品分散風險,除非遇到系統性風險,否則同一時間所有策略及商品同時賠錢的機會很低。

●缺點:資金及技術門檻高,100萬保證金(台幣)只是低消。

 (b)買選擇權避險(Buyput或buycall):這個策略只有在台股波動率比較高的時候,比較吃香,如果是2013、2014這種低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