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2001年中國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出口貿易,2010年GDP總量超過日本。

2019年GDP超過1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0,276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內部連結。

(2020年7月3日)請根據格式指引,移除重複、標題連結以及任何與內容無關的連結。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進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7月3日)參考文獻應符合正確的引用、腳註及外部連結格式。

  「中國經濟」重定向至此。

關於1949年前的中國經濟,詳見中國經濟史、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經濟、清朝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貨幣人民幣(RMB);單位:元(CNY)財政年度日曆年(1月1日-12月31日)貿易組織WTO,APEC,G20,RCEP,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亞投行,一帶一路及其他統計數據國內生產總值▲$14.2萬億(國際匯率2019年估計)[1]▲$27.3萬億(購買力平價2019年估計)[2]-排名:第2名-增長率:▲6.1%(2019年)[3]-人均:$10,153(國際匯率,2019年,IMF)[4]$19,520(購買力平價,2019年,IMF)-按產業分布:農業7.1%工業39.0%服務業53.9%(2019)[5]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2.8%(2019年8月)[6]贫困人口比率0.6%(2019)吉尼係數0.48勞動力▼7.884億人(2018)-按產業分布:農業7.9%工業40.5%服務業51.6%(2017)失業率▲4.42%(2018)[7]主要產業農業;工業(核工業、製造業、航天);交通運輸業、旅遊業、金融業;IT業(行動電話、軟體、網際網路、計算機)等經商容易度第31名[8]對外貿易出口$2.59萬億(2020)[9]出口貨品機電產品、紡織品、鋼鐵、醫療器械等(2020)主要出口夥伴美國日本德國韓國進口$2.06萬億(2020)[10]進口貨品化工製品、機電產品、農產品等(2020)主要進口夥伴韓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外債▲$1.598萬億(2017)公共財政國債GDP總量的47%(2017)[11]收入$2.553萬億(2017)支出$3.008萬億(2017)信貸評級標準普爾:AA-(國內)AA-(外國)AA-(轉讓及可兌換性)[12]主要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除非另外說明,所有數據均以美元表示。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在建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計劃經濟模式,1978年改革開放後,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001年中國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出口貿易,2010年GDP總量超過日本。

2019年GDP超過1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0,276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

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在2020年仍保持了經濟正增長。

[13]目錄1發展過程1.1第一階段(1949-1978)1.2第二階段(1978-1998)1.3第三階段(1998至今)2經濟體制2.1貨幣及匯率政策2.2財政制度2.3區域經濟2.4對外經濟合作3產業結構3.1第三產業3.1.1軟體、網際網路及電信產業3.1.2運輸業3.1.3金融業3.1.4其他服務業3.2第二產業3.2.1製造業3.2.2建築用料生產3.3第一產業3.3.1能源產業3.3.2採礦業4經濟數據4.1數據統計與質疑4.2外匯儲備5注釋6參考文獻7外部連結8參見發展過程[編輯]主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第一階段(1949-1978)[編輯]1951年德國法蘭克福商展中方攤位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中國大陸經歷長期戰亂,經濟波動和受創極大。

中國在1949年的工農業總產值466億元,重工業僅占總產值7.9%[14],而被視為農業國家[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蘇聯式計劃經濟。

1953年到1957年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在蘇聯幫助下開始恢復,以蘇聯援建156項工程為標誌,優先快速發展重化工業替代進口鞏固國防,而輕工業和農業處於一個次要地位。

期間輕重工業投資比例為1︰7.3,嚴重向重化工業傾斜[16][17],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文章說法是:「基本奠定工業基礎」[18]。

又1955年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高速發展,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大陸經濟規模迅速擴大,GDP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上海電機廠500匹馬力電動機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鞍山鋼鐵十一五規劃期間三峽大壩完工十二五規劃期間四縱四橫高鐵十三五規劃期間國產客機上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歷史指中國大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目前的經濟發展過程,目前成為國內外發展經濟學研究熱點。

主要研究論述有二元經濟論、時間序列分析法及發展階段論等。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新的中央政府通過一系手段,結束了長期以來的惡性通貨膨脹,統一全國貨幣,建立統收統支的財政體系,強有力的控制了國家經濟。

1953年開始,在中國大陸實行了類似於蘇聯列寧時期的新經濟政策,被稱作過渡時期總路線。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實行蘇聯式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該體制的弊端隨著經濟發展不斷趨向嚴重。

自1978年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體制由舊有的不適應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的蘇聯式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政府對經濟依然有某種程度上的主導作用,與日韓模式相似。

在這種改革下,在農村實現了第二次土地改革,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取代了農業合作社,工業企業中的企業領導層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國有企業逐漸成為獨立核算的市場主體,允許私人經營服務業以及輕工業,並打開國門,大量引進外資。

這種經濟體制在1992年後被中國政府稱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高速發展,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大陸經濟規模迅速擴大,GDP總量世界第二,人均GDP從1979年的275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79美元,東部沿海部分省市人均GDP已經超過兩萬美元,向高收入國家開始邁進,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對外貿易規模世界第二,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173種製造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居第一,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大發動機,外匯儲備超過30000億美元,2019年GDP總量超過十四萬億美元。

目錄1經濟發展階段1.1第一階段1.2第二階段2歷年經濟數據2.1失業率3人民幣匯率沿革3.1改革開放前3.2改革開放初期的匯率3.3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4中國大陸經濟歷史的發展經濟學比較5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模式轉型6參考文獻7外部連結8參見經濟發展階段[編輯]第一階段[編輯]1952-1976年,計劃經濟時期。

經濟運行軌跡寬幅振盪,計劃調控痕跡明顯,經濟發展大起大落。

可分為四個周期:1959-1961年,1964-1968年,1969-1973年,1974-1976年,後三個周期振幅減小。

1959年創下GDP歷史最高增速,1961年GDP歷史負增長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中國大陸經歷長期戰亂,經濟波動和受創極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蘇聯式計劃經濟。

1953年到1957年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在蘇聯幫助下開始恢復,以蘇聯援建156項工程為標誌,優先快速發展重化工業替代進口鞏固國防,而輕工業和農業處於一個次要地位。

期間輕重工業投資比例為1︰7.3,嚴重向重化工業傾斜[1][2],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文章說法是:「基本奠定工業基礎」[3]。

又1955年出現經濟過熱冒進的苗頭,後來「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成為中國共產黨內政治鬥爭的其中一個主題。

毛澤東在1957年八屆三中全會上表達對反冒進若干做法的不滿,稱:「反冒進掃掉了多快好省,掃掉了《農業發展綱要》,掃掉了促進委員會,使六億人民泄了氣」。

還說「反冒進離右派只有五十米遠」。

並要求要恢復促進委員會,「多、快、好、省」,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文章稱:「這個批評,實際上是後來多次嚴厲批評反冒進和醞釀發動「大躍進」的開端。

」[4][5]但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大面積饑荒和死亡[6],同時中蘇關係大幅惡化,經濟協助完全終止。

經濟在1963年到1965年國家主席劉少奇領導下短暫恢復後[7],後來又受到文化大革命等運動衝擊[8]。

到了文革結束後,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文章說法是「我們才不得不承認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9]。

中國國家統計局稱:「1978年輕重工



3. 中國經濟政策的發展歷史

中國經濟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高速增長,GDP在2010年達到5.88兆美元,超越日本的5.47兆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雖然在2010年 ...中國經濟政策的發展歷史作者股感知識庫收藏文章很開心您喜歡股感知識庫的文章,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股感知識庫字體放大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複製文章連結已複製文章連結區域市場中國經濟政策的發展歷史2020年2月14日作者股感知識庫文章來源股感知識庫中國經濟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高速增長,GDP在2010年達到5.88兆美元,超越日本的5.47兆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雖然在2010年之後經濟成長率呈現放緩趨勢,但截至2018年為止,每年仍然維持在6%以上。

而因為台灣與中國的敏感關係,大家對於中國的崛起不免產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

「中國已經比台灣先進」、「中國經濟會崩潰」這些議題不時在網路上引起討論。

而不管政治立場,我們一定沒辦法避免中國的影響。

了解中國的發展政策歷史,有助我們辨識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機會。

從清朝末年以來,中國積弱不振,滿清政府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等戰爭中不斷失利,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一直被西方列強「吃豆腐」,甚至民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註一)後,雖身為戰勝國,仍然在戰後條約中轉讓德國的山東租界(註二)給同為戰勝國的日本。

而一直被欺負,當然就會想要變強,當時的知識份子普遍對國家有著強烈「救亡圖存」的責任感,許多西方思想如自由民主、科學、馬克思主義(註三)等開始流入中國。

1911年主張革命的孫中山推翻了滿清政府,成立了中華民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歷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193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年)中休兵,國民黨聯合共產黨共同抗日(註四),二戰後兩黨矛盾再次浮現,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1950年),中國國民黨敗退至台灣,中共於1949年建國。

當時,同為社會主義(註五)陣營的蘇聯(註六)在1922年建立之後,短時間內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家,成為了重工業與國防大國。

因此中共建國後,當時掌權的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就主張仿效蘇聯經驗,重點發展國防與重工業,以躋身強國之林。

和民間力量主導的資本主義(註七)國家經濟不同,中共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來規劃一切生產活動、資金分配。

所以共產黨等於國家政府的情況下,「我誰~我說幹就幹」的卯起來發展重工業。

可是發展重工業並沒有那麼簡單。

重工業是資本密集的產業,資本密集的意思是,這個產業是用錢堆起來的!在當時,中國還是一個戰亂後貧窮落後的農業社會,連自給自足都很勉強,哪有什麼錢?更不用談技術了。

因此,共產黨只能透過干預匯率,使人民幣升值來讓外國進口的設備變便宜,以及壓低資金利率和糧食價格,來支持重工業發展,並完全掌控企業來控制資金留在重工業。

到現在,中國仍然看得見利率、匯率管制的影子。

當時毛澤東為了趕快提高工業生產量、以及為了養活工人所必須的農業生產量,實行了「人民公社」的制度,把農民集合起來一起生產、一起吃飯,提出「大躍進」,動員搜集各地的破銅爛鐵,在路邊、田間直接把鍋子、菜刀拿來「土法煉鋼」。

結果因為人民公社制度降低了生產意願、土法煉鋼造成材料和人力的浪費,導致1958-1962年間發生大饑荒。

因為政策的失敗,當時黨內開始出現分歧,毛澤東策動了「文化大革命」,批鬥對手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

結果,以鄧小平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階層勝出。

鄧小平針對當時中國的困境,在1979年提出「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的發展。

鄧小平曾說過:「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

針對當時農民生產意願低落、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問題,提出部分私有化等改進措施,並且開放珠海、深圳、廈門、汕頭為經濟特區,提供優惠來吸引外資進駐。

中國共產黨把這種引入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後的繼任者也都延續著改革開放的路線。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得益於自由貿易,挾帶大量低廉勞工優勢,發展勞力密集產業,成為了「世界工廠」。

中國經濟因為改革與開放而大幅加速成長。

但事情並不只是表面上看來這麼美好。

在經濟



4. 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潛力來自何處--理論-人民網

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體系,勞動力、資金、基礎設施等生產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要聞獨家領導活動時代先鋒反腐評論黨史綜合視頻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反腐雲平台時代先鋒理論評論黨建黨史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潛力來自何處馬建堂2019年10月16日09:44    來源:《求是》原標題: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潛力來自何處在前進的新征程上,我們可能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和困難,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我國的制度是優越的、我們黨的領導是堅強有力的。

綜合分析要素基礎、產業體系、市場規模等支撐條件,統籌考慮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的市場活力、社會創造力,以及日臻成熟的宏觀調控能力等,完全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發展仍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的動能和潛力仍然巨大,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保持長期穩定增長,並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發展潛力來自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完備的產業體系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勞動力、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及其有效組合,這些要素及其組合的演變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機制。

研判經濟增長潛力,需要了解內在機制的運行方式,需要從歷史上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和產業體系來分析。

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體系,勞動力、資金、基礎設施等生產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儲備和較高的質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又能有效地把這些要素調動和組織起來,從而為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不斷形成和釋放出巨大的潛力。

巨大的經濟體量。

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1952年增長174倍,年均增長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長時間最長的大國。

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

2018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9年我國上榜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超過美國。

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體量大穩得住”、“規模經濟效應”等優勢也越來越明顯,能夠有效抵御各種外部沖擊,為經濟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豐富的人力資源。

我國有近14億人口,相當於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有9億多勞動年齡人口,相當於美國、日本、歐盟的總人口。

我國人力資源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每年有大學畢業生800多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500多萬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50多萬人。

2009年以來,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總人數一直高於美國,研發人員規模穩居全球首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培養不斷加強。

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統一高效的勞動力市場,加上不斷完善的創業創新激勵政策,推動人力資源積極參與到經濟發展過程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充裕的資金供給。

當前我國儲蓄率雖然比歷史峰值有所下降,但依然位於45%以上,遠高於美國等發達國家水平。

截至2018年末,我國政府負債率為37%,遠低於國際社會通用的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普遍水平。

資金供給充裕,債務風險水平低,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完整的產業體系。

我國擁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2018年,我國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

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

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是全球產業鏈穩定運行的基石,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大優勢,將始終為我國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強大的網絡化基礎設施。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適度超前、統籌銜接的一體化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建成。

截至2018年末,我國鐵路、公路裡程分別達到13.1萬公裡和485萬公



5.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理論-人民網

然而,經濟發展並不僅僅包括經濟增長的指標,還需要從社會福利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

從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反腐黨建視頻黨建雲領導活動時代先鋒理論評論黨史音頻對黨說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反腐雲平台時代先鋒理論評論黨建黨史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張建平 沈 博2018年05月15日09: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一、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建立在中國耀眼的經濟發展成就基礎上的。

從數量規模上看,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有3679億元人民幣﹔而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已經高達82.71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2.2萬億美元,見圖1),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僅次於美國。

從經濟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均名義增速高達14.5%,刨除年均4.8%通脹率,年均實際增速仍高達9.3%。

按照經濟學家林毅夫所說,“以這麼高的速度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2]。

從經濟結構的角度看,中國工業化進程加快,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結構日趨合理化,第三產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2017年,中國三產結構的比例分別為7.9%、40.5%和51.6%。

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幅已經超過第一、第二產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高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中國近40年的經濟增長確實稱得上是一大奇跡。

然而,經濟發展並不僅僅包括經濟增長的指標,還需要從社會福利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

從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而2017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高達59660元人民幣(近8800美元),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顯然,經濟增長的背后還包括了中國經濟的顯著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前后共計有7億多人脫貧。

英國學者阿塔爾•侯賽因曾指出,中國農村上億人擺脫貧困,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改善人權的巨大成就[3]。

從社會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中國在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科教文衛等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取得諸多輝煌成就。

三、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從經濟增長的質量上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濟發展同樣可圈可點。

在已經過去的40年裡,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包括了不同階段的發展思路。

整體而言,中國的經濟發展思路日趨成熟,逐漸由初始“唯GDP”論的發展思路過渡到可持續發展思路。

改革開放初始,囿於自身發展經濟的困境,中國的經濟發展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

早在199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就曾發表論文批評東亞經濟體的“蘇聯式”粗放型增長模式[4]。

國內不少學者認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屬於“粗放型”的增長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國自身也日益意識到轉變自身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

早在2003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就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而在2017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的新路子”。

以碳排放減少為例,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最近十年間,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了將近41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顯然,中國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升級已經初顯成效。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一、中國對外貿易、投資對全球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中國與世界市場之間的相互聯系和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