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融海嘯中國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中國是金融海嘯的最大贏家?(1)

一場由美國信貸危機而引發的金融風暴目前已經席捲全球。

... 飛您能不能比較一下,1997年那場金融危機和現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的地位是 ...首頁>音像>新聞時事>正文【熱點互動】中國是金融海嘯的最大贏家?(1)更新2008-12-132:01PM人氣208標籤:中國經濟,熱點互動FacebookTwitterLine複製鏈接Print【字號】大 中 小正體简体【大紀元12月13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

一場由美國信貸危機而引發的金融風暴目前已經席捲全球。

下載收看美國和歐洲國家紛紛投入鉅資,有的投入了7千億美元,有的投入了5千億美元,都希望能夠挽救本國脆弱的銀行系統。

面對這場危機,投資人恐慌,消費者勒緊褲腰帶。

而於此同時,坐擁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能否平安度過這場危機呢?有的金融專家說中國是這場金融危機的避風港,也有人說中國將是這場金融危機的最大的贏家,實際情況怎麼樣呢?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專家跟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這一位是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陳志飛先生,另外一位是本台的特約評論員橫河先生。

您們好!陳志飛:妳好!橫河:大家好!主持人: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也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來參與討論。

我們看了上一次的節目中,您們兩位討論了這場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影響,尤其對美國三大汽車業巨頭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藉此話題繼續來討論,來看一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我們知道有些金融專家說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有一定的衝擊,但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中國目前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還是牢牢的掌握在國家的手中,所以受波及的程度比較小,還有人說中國是這場金融危機的避風港,實際情況是怎樣呢?陳志飛:我覺得這個話值得推敲。

首先,如果中國真的是避風港,如果這場危機真的沒有波及到中國的話,中國為什麼要出狠手?搞什麼所謂4萬億的救市計畫呢?這個肯定是它也感覺到有些危險了。

其二,最近有報導,大家廣泛的也都看到了,有所謂的「民工返鄉潮」。

這個實際上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這等於是戳破了中國的經濟神話。

因為在過去的20、30年中,中國的發展就是靠著廉價的勞動力,這大家都能熟背的這麼一段,所謂像語錄一樣,對中國經濟的一個經典評論了。

如果民工沒有工作做,民工返鄉,而且民工回到鄉以後,田地已經被占,那麼很可能會造成社會動亂,這就已經帶來中國經濟崩潰的前兆。

這麼大的一件事情,還能說是中國經濟不受影響嗎?再其次,就是中國最近跟美國搞了一個在金融部長級的「戰略經濟對話」,好像中國的態度很強硬。

我們大家都看到,中國還當起美國的老師,說你需要平衡你們的美元,然後不要什麼波及世界經濟。

可是最後你從字裡行間看,中國實際上在求美國,求求你不要讓美元貶值,如果美元貶值的話,我們投給你那麼多的資金、那麼多的財產,都要完蛋了。

所以說,說這句話的人我覺得好像沒有看到現在發生在中國的一些事情,如果他看到的話,他絕對不會說這場危機對中國沒有影響。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的中美的這場會議並沒有達成一致,因為美方一直要求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但是中國沒有同意這樣做。

陳志飛:不但沒有升值,從政治的角度來說它還做了個姿態,還故意讓人民幣罕見的在這幾年當中貶值了,因為這幾年人民幣一直在漲,相對於美元在過去幾年人民幣漲了40%,但是最近中國又讓人民幣貶。

主持人:橫河先生,我們繼續剛才那個話題,因為確實中國牢牢的掌握著這個人民幣的匯率,而且中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沒有完全的對外開放,所以您覺得是不是中國的這些舉措能讓中國更少的受到金融風暴的侵襲呢?橫河:我覺得現在不僅僅是一個金融風暴的問題了,因為金融風暴之後,緊跟著美國最近宣布從2007年12月份經濟開始衰退了,所以這是一個經濟危機了。

甚至有人現在拿這和1929年的經濟危機做比較,經濟危機下來就是牽涉到整個消費的收縮,現在不是通貨膨脹問題了,是通貨緊縮的問題。

所以很多人現在就是勒緊褲腰帶開始減少消費了,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已經牽涉到中國的整個經濟結構的問題,因為中國的經濟結構和一般的大國不一樣。

像美國的話,至少有60%以上是國內消費,但是在中國,現在的情況是至少是60%到70%是靠貿易,就是對外的,也就是說全部的生產能力是依賴於整個西方的購買力。

當西方整個購買力下降的時候,中國的出口就會有很大的問題,那麼中國自己原來30%到40%



2. 金融危機10年祭:世界五大經濟的當年和今日

雷曼兄弟破產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也標誌著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 中國經濟對出口高度依賴,世界需求下降對中國意味著經濟降溫危險。

... 他信心十足地宣稱,美國的金融「海嘯」在巴西頂多就像「溫和的漣漪」 ...金融危機10年祭:世界五大經濟的當年和今日2018年9月12日圖像加註文字,雷曼兄弟大廈轟然倒塌前三個月的日夜被BBC拍成了電視劇。

危機來去洶湧,記憶卻未必清澈如潮水。

華爾街昔日巨頭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10年前大廈傾塌,全球拉響金融危機警報,到處一地瓦礫。

雷曼兄弟破產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也標誌著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哀鴻聲中,繁榮時期不被人注意的致命隱患暴露無遺:金融市場對有毒資產的依賴——房地產市場次級貸款及其各色衍生產品。

惠澤全球多年的經濟擴張期嘎然而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新興經濟2009年急劇減速,增幅只有2.8%,而發達工業國家出現負增長,-3.4%。

美歐政府衝出來拯救深陷困境的金融機構,買單的是各自的納稅大眾。

風浪略有減弱後,20國集團(G20)國家首腦聚到一起開峰會,一致認為世界經濟需要大家協力推舉支持,遂簽字同意採納一系列刺激政策維持和推動增長。

值此危機爆發10週年之際,BBC國際台記者帕布羅·烏卓亞(PabloUchoa)盤點,當年危機大潮劈頭蓋腦砸下來時,世界5大經濟體的逃生、復蘇之路。

亞洲金融危機20年:能下不為例嗎?金融危機十週年:再訪股市動物園歐洲央行震驚市場下調利率擴大寬鬆力度圖像來源,AFP圖像加註文字,危機爆發後的幾年裏,美國數百萬家庭的住宅被銀行等房貸機構收回拍賣。

美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2009年宣誓就職,入主白宮。

他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經濟狀況堪憂,迫切需要我們採取大膽、果斷的行動。

」擔心金融機構過度依賴不良貸款,美國金融業的資產漸次蒸發,一個雷曼兄弟倒下去,更多同行業未能倖免。

美國政府接手聯邦住房貸款抵押機構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花1820億美元的天價贖救美國國際集團(AIG),國會還批准了7000億美元專款用於救助深陷泥潭難以自拔的銀行。

時任美國財長保爾森(HenryPaulson)甚至有了個綽號,「救贖先生」。

聯邦政府開始大舉拋美元買債券,為經濟注入資金,6年內注資總共達4.5萬億美元。

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全球,觸發經濟危機。

就職後頭幾天,奧巴馬總統便簽署了復蘇法案,撥款8000億美元用於拯救行動並投資於基礎設施、教育、醫療和可再生能源。

他說:「我知道此時此刻被視為在幫助銀行有多麼不得人心。

「我是要讓那些銀行為得到的救助承擔全部責任。

這次,首席行政官們將無法再用納稅人的錢來給自己付工資,或者買華麗的窗簾,或者乾脆開著私人飛機消失了。

那種日子一去不返了。

」美國踏上了漫長的復蘇之路:數據公司Corelogic統計顯示,到2017年的10年裏,將近780萬套住宅被放貸公司沒收,專業術語叫「喪失抵押品贖回權」。

2008年1月到2010年2月間,730萬工作職位化為烏有,失業率徘徊在10%上下。

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危機,財政緊縮更加劇了社會底層群體的生計艱難經濟刺激迅速推高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聯邦預算赤字佔國民經濟總產值GDP的將近12%,2015年降到2.5%。

失業率也回落到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2012年,奧巴馬宣佈政府用於援助銀行的「每一分錢」都回收了。

針對金融業專設的執法部門宣佈,迄今為止已經把251人送進了監獄,其中包括59位銀行家,但沒有一個是華爾街的公司首席行政官。

音頻加註文字,金融危機10年祭:人人受害大家有責?圖像來源,AFP圖像加註文字,中國的出口佔GDP的2%,危機前是9%中國中國經濟對出口高度依賴,世界需求下降對中國意味著經濟降溫危險。

因此,中國政府啟動了585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相當於2008年GDP的12%,主要目標是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同時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期刺激私人消費。




3. 「金融海嘯前後中國大陸崛起的變與不變:內部與外部的發展 ...

由2007年起在美國國內逐漸發酵醞釀,到2008年蔓延至全球的金融海嘯,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深刻影響了各國對於全球化以及經濟發展趨勢和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DepartmentofPoliticalScience,NationalTaiwanUniversity簡體|English|聯絡我們本系簡介歷史沿革各委員會系所目標本系法規師資陣容專任教師兼任教師名譽教授客座教師109.2學期教師開課地點表行政人員大學部入學辦法修業規定課程資訊進階課程獎助學金常見問題Q&A跨國雙學位計畫研究所入學辦法修業規定課程資訊學生論文獎助學金跨國雙學位計畫杜賓根訪問學人在職專班認識EMPA最新公告招生資訊修業規定課程介紹學生論文學術研究研究中心出版刊物系友聯誼會最新公告關於系友會系友會訊工作與進修機會學術活動公告學術活動公告「金融海嘯前後中國大陸崛起的變與不變:內部與外部的發展」學術研討會由2007年起在美國國內逐漸發酵醞釀,到2008年蔓延至全球的金融海嘯,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深刻影響了各國對於全球化以及經濟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策略的看法,同時也對於作為全球霸權的美國,在不同國際政經議題上的影響力,尤其是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影響力,帶來某些明顯可見的變化。

事實上,在金融海嘯的高峰期,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持續有可觀經濟成長的,就只有中國大陸。

這樣的顯著對比,其實說明了,在金融海嘯之前已經被舉世公認的中國崛起現象,經過金融海嘯後,不但其崛起更為凸顯,而且使其與全球霸權美國的差距,看來更迅速地拉近了。

如今,雖然金融海嘯似已逐漸退潮,多數國家已開始展露穩健的經濟復甦,但從金融海嘯開始席捲全球至今的這種可稱為「加速度式」的中國崛起,從許多事實來看,似乎更不可搖撼改變。

指標性的事實之一,是中國大陸與美國在2009年7月舉行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以及2009年11月歐巴馬訪問中國大陸,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高峰會易。

在這兩次互動的回合中,基本上在雙邊議題方面,美國對中國大陸採取的是不強調衝突性、零和性議題,而強調合作性議題。

在區域以及全球性議題上,更是如此,美國明顯地將中國大陸視為解決這些問題時,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因此,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社會輿論,將這些互動,稱之為「兩國集團」(G-2),以有別於目前解決全球性問題方面既有的「八國集團」(G-8)或是「二十國集團」(G-20)。

當然,G-2的說法,高度象徵性地顯示了中國大陸幾乎可與美國平起平坐,遙遙領先其他大國的上昇地位。

指標性的事實之二,則是目前全球議題中最重要的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控制碳排放量方面,在2009年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會議進行到最後的關鍵階段時,整個會議能否達成有約束力、可執行的共識和具體排放標準,完全繫於中國大陸和美國的態度與策略。

中國大陸的總體規模、實力、影響幅度,在2009年當中,比過去三十年來任何時候,都更顯著地展現在全世界人們的面前。

不只在國際舞台上,在中國的國內發展層面,也從金融海嘯至今,發生了許多意義重大而將有長遠影響的變化。

就經濟議題而言,其整體經濟發展策略,受到金融海嘯削弱出口績效的影響而開始愈來愈重視國內內需市場的開拓,許多政策隨之接踵而來。

伴隨著這種改變的,則是國內工資的提高與消費市場的擴張,這些因素綜合地改變了產業發展,以及投資與貿易的型態。

結果之一,就是2010年2月起,出現了在規模上比過去龐大得多的農民工春節返鄉後,不再回到原來外出打工,而留在本鄉就業的情況,亦即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難以覓得足夠勞工的「缺工潮」。

就政治議題而言,2007年12月中共十七大起至今,無論在中央高層或省級和省以下的菁英政治方面,都出現了在菁英拔擢甄補、權力關係上更多的重要變化。

同時,在公共治理改革(包括政治改革)上,無論在中央或地方層次,都有許多創新作法出現。

這些政治變遷,雖然多半不是直接來自於金融海嘯的影響,但在時間進程上,是與前述那些變化共伴發生,交互影響,共同呈現了過去三年當中,中國大陸崛起的延續性與變遷性。

而這些重要的發展,在台灣和國際學界,目前還沒有任何集體性學術努力,來進行較有體系的梳理。

基於這些發展的重要性,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將與陸委會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政治學會,進行合作,來共同舉辦「金融海嘯前後中國大陸崛起的變與不變:內部與外部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共同討論、分析金融海嘯前後,中國崛起的內涵與現象,在其國內與對外層面的各種



4. 穿越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應對-財經新聞-新浪 ...

穿越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應對文/張明十二年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政府提供了豐富的教訓與啟示。

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首頁即時政治社會娛樂國際生活旅遊科技體育財經綜合氣象熱門致敬醫護最新雜誌財經新聞>北京新浪網穿越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應對北京新浪網(2020-04-2504:34)分享|  穿越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應對  文/張明  十二年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政府提供了豐富的教訓與啟示。

由於美國政府採取極其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來拯救金融體系,而不顧及這些政策的負面效應,埋下了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的禍根。

  作為美國最大的官方債權人,中國政府發現,在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與外匯儲備管理方面過於依賴美元,蘊含著巨大風險。

儘管次貸危機重創了美國,但拜美元的核心貨幣地位及美國國債市場的「安全帶」效應所賜,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不降反升。

  廉價資金的流入為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提供了融資,而中長期內美元的貶值則將降低美國的實際債務。

換句話說,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處於國際貨幣體系外圍的中國,與處於核心的美國相比,明顯更加被動。

中國不僅要繼續為美國提供融資,還不得不承受未來美元大幅貶值的潛在風險。

  痛定思痛,從2008年年底開始,中國政府在國際金融領域內開展了一系列密集行動,由近及遠可分為人民幣國際化、區域貨幣金融合作與國際貨幣體系重建三個層面。

我們認為,這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政府開始重新構築國際金融戰略,其宗旨是在國際範圍內全面提升人民幣與其他種類貨幣的作用,降低中國、東亞區域與全球範圍內對美元的依賴。

  本文將從上述三個層面出發,全方位探討中國政府的這一重大舉措。

  「貨幣國際化」舊話重提  貨幣國際化,是指特定貨幣由國別貨幣成長為國際貨幣的過程。

國際貨幣是指在全球貿易與投資中扮演著交易媒介、記賬單位和價值儲藏手段的貨幣。

它既可能是國別貨幣(如美元),也可能是區域性貨幣(如歐元),或者是某種貴金屬(如黃金)。

  1986年,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理查德·庫珀指出,一種貨幣國際地位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作為資產持有形式的幣值穩定性。

早在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斯就聲稱,英鎊與美元國際化的成功經驗表明,金融部門發展與金融市場自由化程度,是決定貨幣國際化程度的關鍵因素。

1988年,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凱南也在研究中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自2002年以來,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亞洲化等議題,不少中國經濟學者都紛紛發表各自的觀點。

2006年,任職於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易綱(2018年3月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提出,經濟大國不能放棄貨幣主權,貨幣競爭與國家競爭密切相關,也是經濟大國競爭的最高形式。

他主張利用當前的貿易格局,促進人民幣的周邊化與國際化,並建議採取漸進戰略:  首先,讓人民幣在文化相近、經貿關係密切的周邊國家與地區成為主要結算貨幣后,再讓人民幣成為這些國家的儲備貨幣;其次,應該發展以人民幣計價並開放的國際資本市場,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人民幣資產選擇。

  2007年,巴曙松(現任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經歷自由化、區域化與全球化三個發展階段。

人民幣區域化可以選擇以下路徑:通過邊境貿易加強區域貨幣合作、促進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利用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輻射作用。

人民幣全球化則可以選擇兩條路徑:一是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二是加強人民幣資產的對外直接投資。

  2008年,時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的李稻葵(2010年3月成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等提出了「雙軌制」的構想:一方面,讓中國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田;另一方面,在境內實行定向的、漸進的、與中國金融改革同步的資本項目可兌換措施如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

此外,也邀請高質量的外國企業到中國A股市場發行股票,並允許部分資金兌換為美元后流出境外,改善中國公司的治理水平及資本市場運行效率。

  借勢「出海」多管齊下  一直以來,有四個因素制約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第一,中國尚未全面開放資本項目,人民幣也非完全自由兌換,這限制了中國通過資本項目向外輸出人民幣;第二,人民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