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苦日子|天下雜誌 | 1970能源危機

蕭條時代對人類社會而言其實早不陌生,從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到70年代的石油危機,歷史上的恐懼、當時領導者的勇氣、平民百姓的奮進, ...回首頁English關鍵的時刻訂閱支持好媒體免費訂閱電子報搜尋頻道分類財經貿易戰財經焦點財經週報投資理財產業製造服務金融科技國際兩岸四地東南亞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紐澳管理管理行銷創新創業人才職場競爭力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環境能源教育教育趨勢創新教育親子教養人物大師觀點CEO觀點人物特寫政治社會政治政策社會現場調查排行2000大調查兩岸三地1000大快速成長企業100強CSR天下企業公民標竿企業金牌服務業調查縣市調查2000大調查資料庫健康關係健康醫療兩性關係心靈成長時尚品味時尚精品旅行設計藝文影視運動生活運動生活重磅外媒經濟學人BBCNews中文日經中文德國之聲路透社專欄作者多媒體數位專輯互動專題深度專題品牌專區數據圖表資料新聞數字說話圖表動畫調查報導聽天下重磅封面財經週報國際聚焦天下好讀記者開講好主管的12樣禮物創新突圍軍師四端看天下大數據,熱品牌天下書房天下影音雜誌策展企業突圍傳承接班數位轉型創新突圍經營管理Off學風格文化旅行美食特色頻道未來城市@天下[email protected]天下獨立評論@天下創新學院天下學習我讀網換日線天下影音微笑台灣粉絲專頁官方instagram官方Line天下財經週報疫情衝擊延續,台灣下半年迎來失業潮?環境環境歷史上的苦日子蕭條時代對人類社會而言其實早不陌生,從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到70年代的石油危機,歷史上的恐懼、當時領導者的勇氣、平民百姓的奮進,或許都可讓走到今天的我們溫故而無懼。

33461瀏覽數分享其他文天下雜誌天下雜誌402期2011-04-1333461瀏覽數1929年10月 紐約股市大崩盤從1929年10月,到1932年7月,三年內股價縮水了9成1929年10月10日 指數352.861929年10月29日 指數230.071929年11月13日 指數198.691932年7月8日 指數41.22創下最低點資料來源:YahooFinance◎大蕭條時代(TheGreatDepression,1929年-1941年) 1929年,美國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經濟風暴。

10月29日當天,美國股市崩盤。

一個月之後,股市的市值損失近千億,引起全面恐慌。

以後3年中,股市一路破底,1932年尾,道瓊指數距離1929年的高點重挫了90%,共倒了1,616家銀行,一年內自殺人數超過23,000人,創史上最高紀錄。

 1932年的總統選舉,小羅斯福以57.4%得票率,擊敗胡佛當選。

而他所面對的,是有25%的美國人失業,企業、工廠、銀行紛紛倒閉與農民收入下降。

 1933年小羅斯福推行「新政」,迅速通過失業救助法、農業保護法及國家工業復興法案,在他的領導下,美國進入另一個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時代。

 直到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美國加入同盟國對抗軸心國,結束了大蕭條時期。

 「我們唯一該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一種無名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心理,  它能把我們搞癱瘓,什麼事也辦不成,  使我們無法由退卻轉為進攻。

」    —1933年小羅斯福總統在美國經濟大蕭條危機時的就職演說,感性的話使人民消除了恐懼,建立了信心。

1974年台灣物價漲幅飆升到47.5%197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從1973的12.9%掉到1.4%,並連續三季出現負成長。

◎七○年代石油危機(第一次:1973年-1974年;第二次:1979年-1980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3、1974年間,當時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引起了西方國家經濟衰退。

二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到80年代初。

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

原油價格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

 台灣面對兩次危機,1973年12月,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發展重工業、化工業,建立自主經濟體系,進行大規模公共投資以因應時局。

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更進一步率團前往沙烏地阿拉伯,以詳盡投資計劃取得沙王信任,同意列入優先供油名單,台灣因而度過石油危機。

1979年面對二次石油危機,台灣開始轉向發展耗能少、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產業。

於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

 「對於未來的經濟前途,我們不必悲觀,  只要我們了解當前的困難,  採取適當方法,積極努力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