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一個「人的組織」?|經理人 | 組織管理

公司都希望更有競爭力,為何杜拉克不將「生產效率」列入管理問題中?杜拉克說明,我們常忽略了「人的組織」才是創造生產奇蹟的關鍵,而不是 ...如何管理一個「人的組織」?如何管理一個「人的組織」?2020-10-05T00:59:16+08002009-11-03T08:00:00+0800https://cdn.bnextmedia.com.tw/mt/images/mt-192x192.png經理人Managertoday《經理人月刊》編輯部http://3.bp.blogspot.com/-moWfwR1wgV0/VFGvbY-YcMI/AAAAAAAASHA/QxQVbt5ZLjE/s720/shutterstock_145570369.jpg整理‧撰文/劉揚銘Conceptofthe整理‧撰文/劉揚銘ConceptoftheCorporation《企業的概念》出版日期:1946年中文版出版日期:2000年出版社:天下文化如果你是一個外星人,奉命搭乘飛碟,從外太空觀察地球人的生活方式,再回到母星報告。

你的「觀察報告」中第一個結論會是什麼?它很有可能是「地球人都在上班」。

「每天進公司上班」的確是全世界最主流的生活方式了。

我們甚至可以說,在現代社會裡,公司(包含企業、政府機關、醫院、學校等組織)是聯繫個人和世界之間的一種機構。

那麼,有沒有人思考過,對個人來說,「上班」有什麼意義、是好還是壞?對公司而言,怎樣的上班法最有生產效率?對社會來說,這麼多人在公司上班,會不會讓世界變得更好?有。

那個人就是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

1943年,杜拉克接受當時全球最大、最先進的企業——通用汽車(GM)之邀,花了18個月的時間,完成世界上第一次的企業研究,並在1946年出版《企業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

60年前的老東西,會不會太過時了?請放心,這本書還沒有成為「古典名著」(每個人都知道,卻沒人看完過的書),它到現在仍然賣得很好。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針對現代企業所指出的問題、機會以及疑點,在今天仍然適用。

管理學家說,《企業的概念》奠定了管理學與管理研究的基礎,杜拉克卻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組織」的概念。

意思是說,杜拉克把企業視為「集合眾人努力,以完成共同目標」的組織,它是人的組織,而不只是沒有生命的機器複合體。

在杜拉克之前,眾人把企業視為依循物理法則運作的大型機械,就像電影《摩登時代》裡,卓別林只不過是裝配線的零件之一,而企業是「如果可以只雇用工人的手,我就不需要雇用他們的腦」這樣冰冷殘酷的機構(也許今天還有人這麼認為,他們可得改變了)。

但杜拉克認為,企業組織的運作是基於社會秩序,而不是機械原理。

他把企業組織視為一首旋律,並非由一顆顆個別的音符組成,而是由音符之間的關係所組成。

因此必須從「員工和組織」「員工和工作」「員工和員工」之間的關係,來探討如何讓組織更有效地運作。

事實上,除了探討企業組織的實際工作狀況、挑戰、問題和原則之外,《企業的概念》還把企業視為社會的一個器官(organ),衡量它如何有效運作,也分析這個器官的運作,能否讓社會更健康。

雖然杜拉克在序言中寫道:「本書不準備提供答案,只想提出問題」,但在杜拉克心中,一個能讓員工自主決定、展現潛,能賦予工作重要性和意義,讓員工與社會互相聯繫的企業組織,似乎是理想中能夠有效生存、也能對社會產生貢獻的機構。

至於如何打造出這樣的企業,還有賴我們持續不斷地思考。

管理的三大問題:領導、政策、指標杜拉克認為,當我們說出「公司」這個名詞時,意思其實是:它是組織眾人的努力、以達成共同目標的工具。

任何公司都是人的組織,基於這個前提,杜拉克歸納出所有組織都會面臨的3種問題,若無法解決這3個問題,公司就不可能存續與成功運作:1.領導問題(若需要天才才能管理公司,那公司便不可能生存);2.基本政策問題(沒有基本政策,便無法調適環境變動);3.指標問題(用來評斷行為與決策的客觀標準)。

公司都希望更有競爭力,為何杜拉克不將「生產效率」列入管理問題中?杜拉克說明,我們常忽略了「人的組織」才是創造生產奇蹟的關鍵,而不是生產技術。

很多生產的「技術問題」,其實不全然是「技術」問是,而是「人」的組織的問題,包括人與人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