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咖啡的故事 | 台灣咖啡品種

台灣精品咖啡專業服務. ... 臺灣從日據時期即為東亞最大的咖啡豆產地,擁有合適的氣候條件、廉宜勞動力與便捷的市場。

明治維新造成咖啡風靡日本,日據時期開始,日本 ...Home»台灣咖啡的故事台灣咖啡的故事921地震震央  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

一場動搖全臺的地震,震出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產業。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帶來想像不到的慘重災情。

從南投集集到古坑華山,滿目瘡痍的災區順著中央山脈蔓延。

災後山區土石鬆弛,緊接而來的桃芝、納莉颱風更引發土石流,造成恐怖的二度災害。

各地哀鴻遍野,地方政府除搶救搶修外,面對毀滅的家園,如何重建災後地方產業,是立刻就要面對的沉重命題。

  於是,「種植咖啡」的想法被提出來了。

  臺灣從日據時期即為東亞最大的咖啡豆產地,擁有合適的氣候條件、廉宜勞動力與便捷的市場。

明治維新造成咖啡風靡日本,日據時期開始,日本人才終於擁有了咖啡生產基地。

  在官方與產業合作下,日人在臺灣各地丈量並尋找合適的咖啡種植地點,派遣專家學者進行土質、雨量、日照、坡度量測統計,有計劃地種植咖啡。

舉凡台東關山鎮電光里、知本、古坑荷苞山、花蓮瑞穗舞鶴臺地、屏東泰武鄉等,皆為日據時期咖啡種植據點,斗六市甚至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咖啡處理廠,可見盛況於一班。

  日據時期結束,國民政府接手拓展咖啡種植,六十年代是臺灣咖啡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當年國府以政策補助經濟農場,收購附近農戶咖啡作物,再行後製加工出口創造外匯,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裡不知造福多少農戶。

  然而,不同於日據時期,臺灣本身缺乏咖啡內需市場,加上國際觀不足、工資提升等因素,如此榮景只維持了非常短暫的時間。

咖啡生產逐漸難以獲利,不久即失去重視,各產地逐步荒廢、改種其他產物,咖啡種植慢慢式微。

  漫長的三十年過去了,臺灣從戰後復興,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都市咖啡館林立,風景區舉目可見行動咖啡車;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駐,咖啡文化全面滲透市場。

過去缺乏的內需市場變成逐年提升的進口量,喝咖啡已是現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因此,面對九二一的災區復興,恢復咖啡種植,似乎是擺在眼前的一條明路。

以咖啡殼生態育苗重生  然而,三十年的荒廢,臺灣咖啡早就斷了根。

原本的農場消失無蹤,只有少數野生咖啡樹在荒草與叢林間結著零星的殷紅果實。

雖有成熟市場,卻無產業配套,想要立竿見影以咖啡種植振興地方產業,尚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路是人走出來的,既有市場,種植作物難不了亞洲水果王國。

從古坑咖啡打響第一砲,古坑鄉「咖啡腳」聚落農民從荒煙蔓草中找回塵封多年的咖啡樹重新種植;隨後南投國姓鄉跟進,在一片土石流的瘡痍山坡地上,種下與檳榔樹共生的陌生種子。

  屏東泰武鄉排灣族人就地取材,拾起滿地掉落的紅色咖啡果實;台東關山的阿美族在沃野稻田水光的倒影中,種下過去「咖啡山」遺留老欉的新苗;舞鶴臺地再度出現咖啡集散市集、台南東山農戶回到山區,尋找當年從楠西帶回的咖啡種苗……  彷彿有著默契,遺忘多年的臺灣咖啡,一夕重新生根。

雨後春筍  重生的臺灣咖啡,開始向國人介紹自己,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古坑咖啡。

日據時期古坑地區種植咖啡面積約80公頃,民國七十年代時僅餘張來恩的2公頃繼續堅持。

古坑鄉鄉長謝淑亞92年大膽決定舉辦臺灣咖啡節,在產量不足、市場知名度尚未打開的情況下逆勢操作,獲得極大成功,連續兩屆咖啡節轟動全國。

古坑咖啡在強力宣傳下變成了臺灣咖啡的代名詞,帶動華山地區觀光與作物的雙重收益。

農民紛紛改種咖啡,卻仍供不應求,甚至還出現農會收購不到咖啡,必須外求其他縣市或者進口替代的窘境。

  南投國姓鄉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國姓鄉本非咖啡產區,九二一地震造成九分二山大崩坍,改變了原有的地貌。

災後農民回到家園,在縣府、鄉公所與農會輔導下開始種植咖啡。

國姓鄉的九分二山海拔從300公尺到1000公尺,日夜溫差約有10度,終年日曬、濕氣充足、排水性好,加上傳統作物檳榔樹遮蔭,形成了良好的咖啡生長條件。

十幾年的默默耕耘,國姓鄉一躍成為臺灣第一大產區。

境內種植面積達80公頃,年生豆產量亦達50噸以上,年產值約四千萬元,是國內最有規模的咖啡產地。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