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 | 糖

食糖,又稱砂糖,簡稱糖(sugar)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許多會用在食品。

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 ...食糖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醣类、蔗糖或糖果。

食糖白砂糖中國雲南瀘西超市黃冰糖中國雲南傳統手工紅糖中國雲南傳統手工黑糖,可加入玫瑰、桂花、老姜等等香料。

食糖,又稱砂糖,簡稱糖(sugar)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許多會用在食品。

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碳、氫及氧三種原子組成。

單醣是結構較簡單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

日常用的蔗糖則屬於雙醣,在人體中會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

其他的雙醣有麥芽糖及乳糖。

較長鏈的糖稱為寡醣。

有些化學結構不同的物質也有甜味,但不會歸類為糖,有些會用來代替食物中的糖,稱為甜味劑,一般俗稱代糖。

大部份植物的組織中都有糖分,但只有在甘蔗及糖用甜菜中才有夠高的濃度。

依全球性的生產比例來看,蔗糖約占七成,甜菜糖約占三成。

[1]自古在南亞及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都有種植甘蔗,在18世紀在西印度群島及美洲開始開設製糖工廠,其產量大幅增加。

這是首次使糖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之前只能靠蜂蜜使食物有甜味。

糖用甜菜是甜菜的一個栽培品种,在較寒冷的氣候中成長,在十九世紀發現萃取糖的技術後,也成為糖的主要來源。

糖的生產及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人類歷史,包括殖民的形成、奴隶制度的出現、契約勞工的產生、19世紀時因為糖交易控制國家而產生的人民遷徙及戰爭,以及新大陸的民族組成及政治結構。

全世界在2011年消耗了1.68億噸的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的糖(若在工業化國家中,每人年均消耗量則為33.1公斤),相當每人每天從糖攝取了260卡路里。

在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質疑高糖分(特別是精製糖分)的飲食到底對人類是否有益。

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及蛀牙有關。

許多研究都試著找出其中的關係,但結果各有不同,原因是很難找到完全不攝取糖,或是幾乎不攝取糖的控制組族群。

目录1字源2原料3蔗糖3.1冰糖3.2白糖3.3紅糖4製造4.1精煉4.2生產國5醫療用途6風味7糖與健康(建議食用量)8治疗性9成癮性10測量11相關12注釋13參考來源14參考文獻15延伸阅读字源[编辑]螞蟻在搬糖在先秦古籍中出现了飴字[2]。

到了汉代,陆续出现了𩛿、餳、餹等字[2]。

飴、𩛿指软糖,餳、餹指硬糖。

飴读为yí,𩛿、餳讀xíng,餹读为táng(餳多音字亦有táng的读音)[2][註1]。

在六朝時才出現“糖”字。

[2]中国蔗糖的制造始于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一个时代[2]。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傳其法入中國,以蔗準過樟木槽取而分成清者,為蔗餳。

凝結有沙者為沙糖,漆甕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為石蜜、為糖霜、為冰糖。

”醣字始见于民国,为化学翻译而造,在中国大陆的汉字简化过程中被归并简化为糖。

英語的糖sugar[3]源自梵语的शर्करा(śarkarā)[4]及波斯語شکر‎shakkar,很可能是因為義大利商人而進入英國,當時義大利文的糖是zucchero,而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語的糖(azúcar及açúcar),保留了阿拉伯人定冠詞的痕跡。

古法文中的糖是zuchre,現代法文則是sucre,最早希腊语中的字是σάκχαρις(sákkʰaris)[5][6],不過有關譜系詞的傳播方式,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的解釋。

原料[编辑]食糖為重要的農產品,其來源作物可能是甘蔗、甜菜(在日本亦稱為砂糖蘿蔔)、蘆粟等。

[7]蔗糖[编辑]主条目:蔗糖和糖蜜各式各樣的砂糖一般的食用糖是蔗糖,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99.9%)、白砂糖(99.5%)、绵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89%)。

[8]以臺灣糖業公司的產品為例,其所生產以蔗糖為原料的食糖有:冰糖、白糖、紅糖。

[9]冰糖[编辑]糖度:99.999%以上。

[來源請求]精煉白糖經溶解與多次結晶煉製而成,因结晶像冰块,因而得名。
<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